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黑龙江省位于祖国东北边睡,是一个多民族杂散居的边疆省份。有48个少数民族,人口约200万,占全省人口的5.6%。在这些少数民族中,世居黑龙江省的有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10个民族,其总人口198万,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9%,除锡伯族外,其他世居民族均建有行政村,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大分散、小聚居,居住在农村的占70%,居住在城市和县镇的占3O%。全省建有三个自治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个民族区(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70个民族乡(镇)及920个民族聚居村。1998年…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的边疆省份,建有一个蒙古族自治县一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69个民族乡镇,680个民族村。有53个少数民族,人口近200万,其中满、蒙古、回、朝鲜、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锡伯、柯尔克孜等10个民族为世居少数民族。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这种杂散居的特点,使全省少数民族的双语  相似文献   

3.
一、筹建黑龙江省是我国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有48个少数民族,其中满、回、朝鲜、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锡伯、柯尔克孜等10个民族为世居民族,总人口为200余万,主要聚居于1个自治县、1个民族区和69个民族乡镇、920个民族村。这些少数民族历史悠久,不仅为开发建设黑龙江省、保卫祖国北部边疆做出了贡献,而且还保留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虽然有少数爱好者对此曾有研究和搜集整理,但终因没有专门研究机构系统而有计划地去研究和整理,许多研究领域还处于空白,有…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2004年年会暨少数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研讨会于2004年在哈尔滨市召开,有68人出席了会议,有35篇涉及黑龙江省10个世居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论文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对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人口较少民族、自治县县域等范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提出了理论性的指导,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了可行性的论证。  相似文献   

5.
正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的边疆省份,聚居着全国56个民族中除德昂族以外的55个民族。2010年,少数民族人口138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 59%。世居少数民族有10个,其中,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锡伯族、柯尔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的边疆省份,共有48个少数民族,以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等10个世居民族为主。长期以来,他们在开发、建设和保卫祖国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他们自己民族特点的产业经济类型。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下,各民族经济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地区,共有蒙古、达斡尔、回、朝鲜、满、鄂伦春、鄂温克等21个少数民族,近2.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5%。全区辖有两个民族乡,即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和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鄂伦春族为大兴安岭地区的世居民族,占全区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6.9%。 多年来,地委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文件精神,按照省委《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党干部五年规划》以及《黑龙江省2000年前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规划》的要求,认…  相似文献   

8.
按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全省第二届三级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要求,黑龙江省民族志办公室积极落实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开展《黑龙江省志·民族志》的撰写工作,特别是重点抓第一篇黑龙江省世居少数民族的撰写工作。将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锡伯族、赫哲族、柯尔克孜族等章分别落实到人,并将其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资料是搞好撰写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黑龙江省民族志办曾组织8名承编人员赴海林、宁安、鸡东、杜尔伯特、肇源、双城、讷河的朝鲜、蒙古、锡伯、鄂温克等民族地区和民族乡镇调查、收…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古籍的抢救、整理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和积累了独具魅力和神韵的优秀文化,以繁荣灿烂的文化艺术和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对世界文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各民族传统文化及其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的相互交融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少数民族古籍就是这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84年,大陆成立了首个抢救、保护民族古籍机构——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确立了由国家民委牵头,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少数民族抢救、整理、保护单位,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对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搜集、整理、出版、研…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1984]30号文件和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要求,为搞好我省少数民族古籍的搜集和整理工作,省民族研究所于一九八五年四月,召集哈尔滨市有关同志,召开了第一次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会议,会后初步拟定了汉文、满文及部分朝鲜文的民族古籍的整理规划。八月份,召开了回族古籍收集、整理工作座谈会。九月  相似文献   

11.
满族是黑龙江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与黑龙江省朝鲜族、蒙古族、回族、达斡尔族、锡伯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等世居少数民族的关系是比较和谐的.  相似文献   

12.
辽宁是多民族的省份,55个少数民族成份俱全,少数民族人口共计664.3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5.2%,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在全国排第五位。辽宁有满、蒙古、回、朝鲜、锡伯5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满族和锡伯族发祥于此。满族人口近534万人,占全国满族人口的50.4%。  相似文献   

13.
廖明 《中国民族》2013,(7):36-39
辽宁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人口664.3万人,占总人口的15.2%,全省有55个少数民族成份,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5个世居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99.54%。辽宁省有8个民族自治县、两个在省内享受民族自治县待遇的市、65个民族乡。多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紧紧抓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在推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上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是综合性的民族学和宗教学研究机构,目前设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少数民族经济、民族学、宗教学等4个研究室。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挂靠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管理.承担全省少数民族古籍的整理、保护和出版工作。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及其9个下属民族研究会和1个民族研究部挂靠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管理。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主办的《黑龙江民族丛刊》是中文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5.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指导下,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直属机关紧紧抓住团结、建设两大主题,采取具体措施,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 黑龙江省是个多民族杂散居的边疆省份,有48个少数民族,二百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相似文献   

16.
黄冈市属典型散居少数民族地区,全市有世居少数民族44个、4708人,广泛分布于该市11个县(市、区)125个乡(镇、办、场).同时,随着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来黄冈务工经商的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逐年增加.近年来,黄冈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城市民族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提升少数民族服务管理水平为切入点、以保障和改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条件为落脚点,积极探索城市民族工作新模式,推动了黄冈城市民族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2万多满族、朝鲜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外省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黑龙江省务工和经商.在黑龙江省,涉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突发事件,主要集中在经济纠纷、文化差异、风俗习惯和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出现偏差等方面.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进一步改进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方法,切实维护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头20年,是黑龙江省加快发展、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全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的省份,有53个少数民族、200 万少数民族人口,有1个民族自治县、1个城市民族区、69个民族乡 (镇)和680个少数民族聚居村,民族工作在全省工作中具有重要地  相似文献   

19.
作为黑龙江乃至东北地区第一部研究回族文化的专著,《黑龙江回族文化》具有如下四个特色,即资料翔实、突出特色、以图释文和彰显现代;通过深挖黑龙江回族文化的特质内涵,对我们深刻把握黑龙江省10个世居少数民族文化、实现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互通共融无疑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琤 《中国民族》2010,(12):8-13
198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民委关于抢救、整理少数民族古籍的请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正式展开。1985年,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1996年,第二次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确定编纂《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2006年,《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正式列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这一项目将全面汇总近30年来少数民族古籍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0年,第三次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即将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