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诸子寓言多是用来表达哲学观点,在历史散文中,《战国策》寓言是时代的折射,它用来传达纵横家的政治看法。本文将《孟子》寓言、《庄子》寓言、《韩非子》寓言与《战国策》寓言进行比较分析,着重论述《战国策》寓言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先秦寓言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晶莹的明珠,它镶嵌在先秦散文中,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保留至今近一千则的先秦寓言中,诸子散文的寓言以《庄子》、《韩非子》为最多,而历史散文的寓言,则以《战国策》较为丰富。诸子寓言多是用来阐明哲理,《战国策》寓言多是用来宣扬纵横家的政治见解,与当时的政治、外交斗争紧密联系着,为纵横捭阖服务的。它内容丰  相似文献   

3.
围绕同一寓意而组织起来的若干篇寓言,即同心圆寓言。在对同心圆寓言作了界定的同时,对《庄子》同心圆寓言也进行了分析,认为《庄子》同心圆寓言可分为平列式、嵌入式和公转式三种类型。《庄子》同心圆寓言,既可以形象地表达思想,也能鞭辟入里地进行论辩,还有利于保存寓言珍品。  相似文献   

4.
庄子是我国战国时代的大哲学家、大文学家。历来谈起先秦哲学,就以老、庄并论,谈起先秦文学,则以《庄》、《骚》并称。自魏晋以后,庄子的哲学思想和文学成就一直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在哲学上,其影响基本上是消极的,在文学上,其影响则基本上是积极的。《庄子》一书包含着大量的寓言,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些寓言是作为优秀文学作品的《庄子》之精华所在。本文即试从文学的角度,对《庄子》中的寓言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庄子》的孔子人物形象论[韩]任振镐《庄子》是体现道家思想的源头之一。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庄子》是与重视现实主义的儒家思想相对立的最有代表性的先秦散文。庄子思想的文学特质,不是通过逻辑论证来阐明,而是蕴含在寓言中随其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展示,正如司马迁...  相似文献   

6.
从修辞学的角度看,寓言乃是比喻,有其本体和喻体,《庄子》寓言自不能外。《庄子》寓言的本体就是他的人性之道、养生之道和治国之道;《庄子》寓言的喻体可分为神话题材、社会题材和自然界题材三类;其寓言的本、喻体之间的逻辑联系方式乃是“一本多寓式”,其优越性则在于寓言主旨可以得到多角度多侧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庄子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而且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的思想丰富、渊博,而且有独见。他的文章有个性,有独特的文风。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庄子的寓言。“寓言”这个词汇始见于《庄子》,可以说,庄子是我国寓言的先驱。所以《庄子》能深深地吸引着历代的读者,其中包括学者、诗人以至政治家。即此而论,《庄子》也就永远埋葬不掉了。  相似文献   

8.
《庄子》之书,以寓言形象说明哲学道理。作为寓言的文学形象,《庄子》已经被后人充分阐发了;但它的寓言形象中的哲理,于今却没有得到充分阐发。本文举出"鲲鹏展翅"、"庄周梦蝶"、"庖丁解牛"三个《庄子》中最著名的文学形象,进行哲学的阐发和解读。  相似文献   

9.
(四)《庄子》浪漫主义的主要艺术手段《庄子》反映现实、反映生活的方式,显然是属于浪漫主义的范畴,有其独自的个性特色。首先,是有意识地广泛运用寓言的形式,以说明抽象而深奥的哲理。《庄子》一书几乎是篇篇有寓言,节节有寓言,有不少篇则全由寓言连缀而成。运用寓言之广,在先秦诸子之中绝无仅有。《寓言》篇说:“寓言十九,藉外论之。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  相似文献   

10.
《韩非子》是一部议论文集。作者为了议论的需要,征引了很多的历史记载,收录了丰富的传说故事,创造了不少令人回味的寓言。《韩非子》所用的历史传说、故事、寓言,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1.
先秦寓言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战国时期出现的群落型寓言故事则是其发展到高峰的标志。本文对从《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为代表的先秦诸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群落的结构做初步的探讨,从寓言故事与主旨关系以及寓言群落中各寓言故事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其丰富多彩的结构特色。  相似文献   

12.
《周易》取象思维方式对《庄子》寓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受《周易》的影响,在散文中采用取象思维方式创作了大量寓言。这些寓言意在婉曲地表达深刻的哲理,给人们以某种启示,并具有不确定性、歧义性和跨越时空的特点。所取之“象”较《周易》更加鲜活而独具艺术魅力,其取象艺术对后世的语言和文学发展也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庄子·列御寇》内有一则著名的寓言,录如下: “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殚)千斤之家。三年枝成,而无所用其巧。”自唐代成玄英《疏》谓其寓意为“虽大无益”以来,几无异议。然而,如仔细考察,这则寓言似有其更深的内涵。《列御寇》隶《庄子》杂篇,当作周手笔,但必然代表着庄子学派的观点。“屠龙”的寓言前,有一段庄子后学祖述庄子的话: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接受学角度认真考察了《孟子》、《庄子》中的孔子形象,并与历史上的孔子加以对比,认为《孟子》对孔子进行了“圣化”,《庄子》则进行了“寓言化”,尽管两者中的孔子都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但他们那种不拘泥于历史、主动拿来、为我所用的态度却是一致的,在治学方法上对后代亦有较大影响,可谓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5.
<正> “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这是《庄子·天下篇》对庄子学说的基本估价,也可以看作《庄子》其书风格和庄子其人性格的简要概括。《庄子》书中,庄子本人形象出现在一定情节或故事中凡25次,大多见于外杂篇。所记庄子言行,有的也许是真实的,有的很可能是作者所编造。其目的在假借庄子之口以表达某种思想观点。因此,庄子的形象,大多带有寓言性质。和《庄子》中的老子、孔子形象一样,都是作者有意塑造的产物。其中所反映的思想皆属庄周学派,然而形象的客观意义却往超出作者的主观意图,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独立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鲲鹏寓言作为脍炙人口的故事,在《庄子·逍遥游》中出现了三次。每次的细节和意蕴不尽相同。以《逍遥游》篇为中心,细致解读鲲鹏寓言的深层内涵和意旨,以期深化人们对于庄子逍遥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论《庄子》寓言结构艺术的功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子》一书的思想核心是“道”。作者以多种结构方式相互交错、相互补充,使得这一主旨得到充分的展示。《庄子》独具匠心的结构艺术,不仅造就了容纳大量寓言的便利条件,而且连用寓言的格局,更加有利于对寓言主旨的多侧面多角度论述,从而使其寓言文学表现出较为完整的艺术美。这种结构艺术带来的巨大功效,对寓言文学及后世学者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汉赋是汉代最有影响的文学体式,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注意到策士文学和楚辞对它的影响。实际上,《庄子》对它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文章研究《庄子》对汉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 汉赋学习了《庄子》寓言式的手法;2 汉赋中的一些艺术形象取源于《庄子》;3 汉赋的语言受到《庄子》思想和作品的影响;4 汉赋艺术风格的变化受到了庄子思想的推动。  相似文献   

19.
《庄子》与中国小说起源的关系密切,"小说"和"小言"等小说概念出自《庄子》,概括中国古典小说审美精神的"志怪"一词出自《庄子》,《庄子》寓言中含有《山海经》"奇说"式的小说内容,这些使《庄子》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重要源头。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小说》、《志怪》为名的第一批小说专著,是《庄子》对中国小说起源深远影响的必然结果。从出土的先秦小说可看到《庄子》小说内容的历史背景,也显现出《庄子》的独特之处,它是中国小说的理论源头。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的名著《小逻辑》 ,是恩格斯推荐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读文本之一。学习《小逻辑》的目的 ,在于训练思维 ,培养创造性头脑。青年大学生学点《小逻辑》 ,对于提高认识能力 ,学好专业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