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一个与时俱进的老人,说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也不容易。一个人经过几十年工作生活,造就了自己工作的习惯、个性、品行,以及处事待人的方式方法,其中有适合时代的成功经验,也有不分时令的老观念老方式。一个老人要“老马识途”,舞好“龙头”,及时调整思路,总结正反经验,与时俱进,摒弃悖行违为的陈词滥调,保持人际、家庭、社会的和睦相亲、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2.
江玲 《老年世界》2009,(3):30-30
老人总是对儿女无私奉献,尽心尽力地关照儿女以及孙辈的生活,不给自己留半点退路,结果,很多老人把自己逼进了困境,晚年生活在经济上穷困潦倒、精神上痛苦不堪。“人无远虑,则有近忧!”老人一定要学会给自己留后路,在健康上、老窝上、金钱上都要留一手,自己给自己“留”出一个幸福的晚年。  相似文献   

3.
樊发稼 《老年世界》2006,(16):23-23
子女对老人不孝.原因有三:(1)攀比心理。许多事实证明,越是子女多的老人,出现子女不孝的可能性越大。原因就是子女之间互相攀比。有的是比谁对老人孝顺,而有的是比谁对老人不孝。(2)依赖心理。子女多了,相互之间有某种依赖心理.也就是平时说的“踢皮球”。有人针对这一现象感叹:“一个儿子是个儿。两个儿子半个儿,三个儿子没有儿。”(3)嫌弃老人。父母老了,病也多了。在有些子女看来,老人不但不能帮助自己做事。  相似文献   

4.
彭国梁 《老年人》2009,(9):30-31
长沙市作家协会主席霍红曾经在省动力机械厂工作过。她有一个该厂的老同事,外号吕“博士”,当了一辈子的“文学青年”,很是有趣。霍红说我写了那么多的老年人,不妨也写写这位吕“博士”,因为他很有老人缘。虽然他年过七十了,可他的心态特别年轻。他的大名叫吕良文。最近,他印了一张别出心裁的名片。  相似文献   

5.
在北京很多小区,推着婴儿车天天转悠,或是大包小包拎着新鲜蔬果准备回家煮饭的老人里,不少是“北漂族”。这些来跟儿女团聚安享晚年的外地老人,往往家乡人羡慕自己儿女有出息的满足感还没消退,就陷入完全陌生的异乡生活。惯于“熟人社会”的他们,在北京会遇到哪些难题?  相似文献   

6.
老人一生历经数十年的风霜岁月,饱尝人生的酸甜苦辣,各自有不同应付现实社会的想法,他们对社会的各种问题,必然也有很多反应、想法,甚至对于如何安度晚年,也有他们的需要与排斥。老人应在晚年做好“五要”与“五不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日本很多老人独自居住,“孤独死”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不少老人开始担心:如果自己突然辞世,自己的物品、财产等如何处理?一些日本老人希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到来前,能将自己的物品整理好,不给其他人添麻烦。于是,以“断舍离”“生前整理”为主题的讲座和活动应运而生;帮助老人整理物品的公司、卖二手货的手机软件也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  相似文献   

8.
何炳堂老人是浙江省桐庐县城的一个普通居民,他做了十多年的好事,媒体也跟踪报道了十多年。与我们长期崇尚的“做好事不留名”的行善方式有所不同:他每年做好事后,常会提出给他“宣传一下”的要求。为此,曾有人说他做好事是为了“出风头”。 老人对此并不在意,好事照做不误,老人说:“我曾说过我‘做好事要做到做不动为止’的话,这是我面向全社会作的承诺啊!做人要信守承诺,我就是希望通过媒体告诉大家,老头我可没‘食言’……”  相似文献   

9.
老太太有才脾气“坏”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给家庭能带来很多欢乐。陆光华喜欢竖起大拇指对人说:“我脑瓜好使,我特有才!”老太太确实是个“人才”;过去,方圆十几里的老人寿衣都是由她亲自剪裁、缝制的;一家五代人的棉衣裤、鞋子也都是她一手操办。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档“鉴宝”类节目的现场—— 只见节目中.一位老人提着一个鸟笼子似的东西,虔诚地来到专家席前。请专家们鉴定手中的宝贝。老人自我介绍说,今年82岁.一生酷爱收藏。为此耗费不少财富、精力和心血。也从中找到了很多乐趣。  相似文献   

11.
魏琦 《老年世界》2006,(21):18-19
不少老年朋友受“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认为儿子才有赡养自己的义务,而“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即使来赡养自己也是尽孝心而不是尽义务。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普法的深入,这种观念得到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明白儿女都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不仅如此,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除了亲生儿女外,在特殊情况下,还有些人对老人有赡养义务。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仿佛天下所有的女孩儿都希望能够找到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女孩子们在过了25岁以后,婚姻就成了父母嘴里时常唠叨的头等大事。现代社会,女性在择偶的标准上已和以往有所不同,很多人都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人品好、有修养、学历高、家室好、长相好的“五好”型男,似乎真挚的爱情对很多已经步人社会的女性来说不再是她们在择偶时最重要的标准了。我今年25岁,正要步入而立之年。在面对择偶时,我也变得有些茫然了,不知道自己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到底是该物欲、还是横流了。  相似文献   

13.
我在《伴儿》(载本刊1996年第1期)一文中说过,既然“伴儿”对于老年人如此不可或缺,那么老夫老妻就要互敬互爱,在家庭里创造一种和谐、充好、融洽、和美的小气候,当好“伴儿”。对于孤寡老人来说,就要从观念上、舆论上、实际行动上支持这样的老人再婚,帮助寻找理想的“伴儿”,寻找自己晚年的幸福。并且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有人形象地说,再您再婚,是老年人生交响乐中的一曲美妙乐章。社会是谱,家庭是键,老人是乐手。在现实生活中.能把这部乐章演奏得完美的人很少。其中有一大忧虑:丧偶后想找个老伴以慰…  相似文献   

14.
老年家庭空巢化已经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空巢化带来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是“空心化”,很多老年人患有孤寂、恐惧、无助、无奈、失望和痛苦交织在一起的“空巢综合征”。孤寡空巢老人普遍存在心理危机。笔者曾提出过“老年丧失理论”来诠释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源头是因为老年期的丧失冲击。概括说,老年期是一个典型的丧失期,包括了老年人工作角色的丧失、社会地位的丧失、物质基础的丧失、理想追求的丧失、社会关系的丧失、配偶亲朋的丧失、健康功能的丧失、个体情感的丧失和人生价值的丧失。  相似文献   

15.
李峰 《老年世界》2007,(10):27-27
有一则广告,大概是这样:一家人吃完饭以后在看电视,电视播放的是京剧。这时,儿子说:“看这个干嘛,看足球吧。”女儿说:“听唱歌吧。”小孙子嚷着要看动画片。过了一会老人悄悄的离开了座位。然后,儿子突然问:“噢,爸爸呢?”广告最后有这么一句:关心老人.要从细微处做起!  相似文献   

16.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爷不叫自己去。”这阴森恐怖的民谚,常让一些临“坎儿”的老人惶惶不可终日。也让家人陪着揪心!其实,老人要过的两个“坎儿”。不过是个误会,据生物学家研究:人类的正常寿命应在120~150岁之间。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导刊》2011,(11):18-19
如果说老年人是弱势群体,那么,失能老人则是弱势中的弱势。 刘起钎,95岁,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名誉学部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大学者,有一独生女儿。这样一位有身份、有地位,有孩子,也有退休费和国家津贴的老人,在失能老人照料呈现“有钱也做不到”的当下。在自己高龄失能.女儿年老体衰的时候,也只能蜗居在缺乏专业人士照顾的“托老所”。得不到有效的照顾,晚景凄凉。而在江西吉安县,我们看到更多的失能老人和失能老人家庭的无助。“一人卧床全家忙”成为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与老作家冰心,曾有过一次关于婚姻的经典对话。那是1991年5月的一天,铁凝冒雨去看冰心。 “你有男朋友了吗?”冰心问铁凝。 “还没找呢!”铁凝回答。 “你不要找,你要等。”90岁的冰心老人说了这句充满禅机的话,也许是老人近一个世纪对婚姻人生的感悟。  相似文献   

19.
博闻 《当代老年》2009,(3):54-54
做寿庆,过寿诞,是人们表达良好愿望的一种祝福,也是一种尊老敬老的好风俗,这种风俗在我国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如在我国古代民间装饰艺术中,有很多表现寿字的作品,如“八仙祝寿”、“麻姑献寿”、“松龄鹤寿”、“五福捧寿”等,都表达了儿女对父母老人的敬意和孝心,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古人对仙寿长生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记得富兰克林说过:“老儿童象小儿童一样也有自己的玩物;所不同的只是价格差别。”当今小儿童的玩物,从电动小汽车、游戏机到“小霸王”电脑学习机,这“电“那“电”的名堂极多。那些白发满头、吃盐务于吃米的老儿童呢?这甜那甜,同样有多种爱不释手的玩物。第一号“玩物”当然是孙辈。督食喂饭啊,幼托接送啊,陪小太子小皇始谈bpm讲大灰狼啊,花样百出,许多人看到老人这种“含在0里怕化了,放在河上怕碰臼”的小心劲儿,无不惊诧:“瞧,当年疼爱子女还没达到这档位的一半呢!”可也是。老人们大半辈子忙事业忙工作忙谋生,决始拍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