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方人》2008,(6)
到曼哈顿的一位朋友家做客,刚好他那上初中的女儿安娜在家。我与安娜聊起了她未来的选择,她非常明确地告诉我,她希望将来学医,而且希望学儿科。初中生就把自己的未来想得这么清楚!我有点儿惊异。  相似文献   

2.
贝内特是英国爱德华时期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五镇的安娜》是其成名作。文章通过安娜宗教意识的转变、安娜对父权制度的反抗以及她和威利的恋情,多方位地表现了女主人公从麻木到抗争的过程,反映了其女性意识的觉醒,并结合爱德华时代背景开拓了对作品的深层解读。  相似文献   

3.
姜雯雨  Anna 《中国农村》2011,(10):142-145
<正>安娜是一位发表过许多园艺及旅行文章的自由作家,也是一位狂热的摄影爱好者。在其丰富的旅行生涯中,她用相机记录下了旅途中的见闻和令她难以忘怀的美景,将经历与感悟写成一篇篇文章,见诸于多家报刊与网站。  相似文献   

4.
论安娜之死     
安娜是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宁娜》中的重要形象 ,这部小说最后以安娜卧轨自杀而结束。长期以来 ,关于安娜之死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 ,即安娜之所以选择死亡是因为她在同当时的贵族集团的斗争中遭到了失败。但本文作者从安娜本身的性格特点入手来分析她的死因 ,进而得出结论 :一手把安娜推向死亡深渊的不是别人 ,正是她自己  相似文献   

5.
1986年的一个傍晚,伦敦的安娜夫人回到家,刚打开门就发现一个“陌生”女子站在她面前,安娜以为自己眼花看错了,赶忙打开灯,但那个女子还在她面前站着,并没有走开的意思。那女子穿着与安娜一样的上衣,戴着与她一样的帽子,蒙着一样的面纱,看上去竞与安娜一模一样。安娜有些惊慌,她尽力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摘去帽子,  相似文献   

6.
李希贵 《可乐》2008,(3):64-64
到曼哈顿的一个朋友家做客,刚好他上初中的女儿安娜在家。我与安娜聊起她的未来。她非常明确地告诉我,希望将来学医,并且学儿科。  相似文献   

7.
以往人们评论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名著《安娜·卡列尼娜》 ,在同情安娜、赞美安娜的同时 ,往往将批判矛头指向她的丈夫卡列宁和情夫伏伦斯基 ,仔细研读作品 ,作者认为安娜悲剧的造成除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外 ,性格因素也是重要的诱因。文章试从性格方面对安娜的婚姻和爱情悲剧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8.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杰出的小说家,她在代表作《金色笔记》中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剖析了女主人公安娜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变化历程。作者通过女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分析了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9.
胡兰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待"钩沉"的女作家,也是中国近现代留德史上仅有的几位女性之一。她曾两赴德国留学,与作家安娜·西格斯等德国名流展开交往,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报告文学作品《在德国女牢中》为她赢得了世界声誉。论文将她置于中德文化交流的视野之下,讨论她在中德文化关系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相似文献   

10.
托乐斯泰笔下按娜,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女性。作者在描绘她在舞会上的情形时这样称赞她:“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带着手镯的丰满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是一个充满着精力和热情的少妇。然而她第一次与渥伦斯基相遇,吸引渥伦斯基的并不是她的美貌,而是在她美丽的背后似乎掩藏着一种压抑的神情。“仿佛有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身心,违反她的意志。”安娜的丈夫卡列宁为人虚伪,一心向上爬。安娜在其眼中只  相似文献   

11.
年轻美丽的安娜卧轨自杀了.她残忍地熄灭了自己的生命之火,这无疑是一出悲剧。其原因何在呢?仅仅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吗?我们认为,安娜的死除了客观外界原因外,还有其自身原因,这就是她的性格所具有的悲剧性.安娜的性格过于矛盾,思想过干偏狭自’(,精神十分空虚贫乏,这就使她在坎坷中不能正视生活,无法从困境中解脱自己而最终走向毁灭。一、安娜勇敢,敢干追求,却又软弱无能,性格过于矛盾。安娜出身贵族家庭,受过良好教育,上流社会的传统道德、习俗,从小就融入她的思想里。但是,她生活的又是一个新旧交港的时代,农奴制废除…  相似文献   

12.
女人安娜     
安娜几岁?有人说40,有人说45,还有人说,其实是50啦!这些小道消息每每晴天霹雳似的让我们惊骇不已。其实安娜在我们眼里,和所有的数字都无关。完美身材和无敌活力使她的年龄成了千古之谜,而惊世骇俗的着装让我们总看不出那条裙子或者外套究竟值五十块,五百块还是五千块。我们喜欢安娜的口语课——还好校长够国际化,心胸开放,不然恐怕会气急败坏地将她丢到西湖里去。  相似文献   

13.
布鲁克纳的小说《欺骗》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在实现心理成熟和精神顿悟时已年过半百,这种成长的滞后性使该作品成为一部特殊的成长小说。文章结合传统成长小说模式和主人公安娜的性别、阶级和时代特征分析其成长延迟的原因,发现她在成长空间、引路人、寻找职业和走进婚姻几个成长关键点上陷入困境,困境背后是传统社会观念对女性成长的种种束缚和英国20世纪下半期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给人们造成的道德模糊和价值体系混乱。安娜最后的精神突破得益于她作为知识分子的反思和自我认同能力。主人公安娜的特殊成长历程颠覆和改写了传统成长小说的模式,丰富了成长小说的内涵,给当下女性成长以警醒和启迪。  相似文献   

14.
梦是一直困扰着人类的难于破解的斯芬克斯之谜。《安娜·卡列宁娜》中主要写了两个重复出现的梦:一个是安娜梦见弗龙斯基和卡列宁两人同时是她的丈夫;一个是安娜梦见胡须蓬乱、身材矮小、肮脏的农民。前者反映了潜意识中安娜对婚姻与爱情统一,丈夫与情人一致的渴望;后者预示着安娜"生命的未来际遇"。与弗龙斯基结合前,她是平静的;与弗龙斯基结合后,她就生活在烦恼、羞辱、背叛和苦痛中。  相似文献   

15.
安娜在一家证券公司当秘书。她一天的工作开始于早晨7:30,上班路上她要为老板打好早饭,上班时要替老板回复顾客的电话、安排会议地点、拆看各种信件并将其归档分类,以便老板阅读。中午,她要为老板预定午餐——如果老板因病需要忌口,她还得把老板从家里带来的饭菜热好了送上来——然后,安娜才能有片刻的闲暇。如果老板  相似文献   

16.
王超峰 《社区》2005,(3):28-29
天刚蒙蒙亮,詹姆士就起床了,打理完自己的个人卫生后,他便直奔厨房,先是在面包片上抹上黄油,放在微波炉里加热,然后又煮了两杯牛奶,榨了一杯鲜橙果汁。煎了两个荷包蛋后,他便哼着小曲来到卧室,叫醒正在熟睡的妻子安娜:“喵!喵!小懒猫,该起床了,太阳晒着尾巴了。”安娜睁开惺忪的眼睛,朝丈夫做了个鬼脸:“讨厌,你这又早起的狐狸,快把衣服拿过来”。安娜已怀孕六个月了,今天,她要在社区的统一安排下,去生育中心体检。安娜用完早餐后,8点钟,詹姆士扶着妻子来到楼下,楼下已经有七八位孕妇在等候,不一会儿,一辆中巴车开了过来。社区生育保健负责…  相似文献   

17.
从心理学角度论述了安娜自身的精神气质、性格等方面内在原因造成了安娜的悲剧;并指出相对社会原因而言,这些内在因素在安娜的悲剧中占更大的比重;认为安娜的武断和任性、激情与偏执,是其性格中的巨大缺陷,并最终导致她的自毁倾向。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托尔斯泰的论著中,关于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有一种流传已久的看法:托尔斯泰一方面同情安娜对于爱情和幸福的追求,另一方面又因为安娜背弃了神圣的家庭义务而谴责她,最后残酷地惩罚了她。这里不一一列举五、六十年代我国报刊上的有关论文和目前正在使用的各种高校教材,就拿最近一篇研究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的论文来看,上述看法作为一个重要的论点,表达得极其完整、明确:  相似文献   

19.
电影《安娜与国王》是好莱坞据安娜·利奥诺温斯的自传体小说改编拍摄的反映19世纪泰国(当时称作暹罗)宫廷的故事。电影讲述了英国安娜在暹罗宫廷为暹罗王蒙库的58个王子和公主担任老师期间发生的故事。文章以爱德华·赛义德的“他者”和钱德拉·塔尔佩德·莫汉蒂的“第三世界妇女形象”等后殖民概念为理论基础,从安娜与暹罗国男性的抗衡及安娜与暹罗国女性的形象塑造差异等方面,对该影片折射出的西方后殖民文化霸权进行剖析,得出东方暹罗国只是作为西方英国存在的一个“他者”.东方男人暹罗王蒙库只是衬托西方白人女性安娜的一个“他者”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一个也不能少",意味着高智商孩子和普通孩子必须享有同样的教育机会,这是美国现在教育制度的严重缺失安娜莉茜·布雷泽尔(Annalisee Brasil)不仅有一副美丽的外表,而且还是14岁同龄人中最聪明的一位。3岁时,母亲就发现她可以用单词卡片组成完整无误的句子;6岁时,母亲带着她去做了一次智商测试。安娜莉茜发现那些题目简直太容易了,就和出题人开起了玩笑:她不仅按正常顺序把一个小方块排好,而且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