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力钧 《浙江学刊》2003,(1):195-197
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创生和存活于人们具体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之中 ,并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与时俱进 ,自我更新。由此 ,“拨浪鼓文化”同样也需要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 ,在各种文化的比较中完善 ,更需要在实践中创新 ,在融合的基础上超越。1、“拨浪鼓文化”必须应对时代挑战。应该说 ,义乌人在走南闯北 ,披荆斩棘的经商活动中 ,确实磨练、培育了一些与市场运作规则相适应的精神素质和行为方式 ,但严格地讲 ,这种精神素质和行为方式毕竟没有经受成熟、规范的现代市场经济的洗礼 ,没有经受经济…  相似文献   

2.
厉佛灯 《浙江学刊》2003,(1):193-195
开放性是“拨浪鼓文化”最显著的特征 ,开放性特征的最主要表现形式 ,是“走出去”。义乌民间流行一句俗语 :“天上有金子掉下来 ,也要你自己走出去捡。”在义乌 ,能够离开家乡走南闯北的人 ,往往被人们看作是能吃苦、有本事的人 ;反之 ,不敢走出去在家里受穷的人 ,却往往被人们看不起。在这种社会传统观念的作用下 ,义乌人对“走出去”有一种内在的动力 ,这种动力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义乌人走出家门、经商创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改革开放的大潮刚刚涌动 ,义乌人就凭着其特有的悟性和勇气 ,重新挑起货郎担 ,走南闯北。当时的义乌县委、…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从文化语言学和符号学的角度,通过对汉语“意译”现象的描述,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同化”外来文化的内在机制。第一部分大致介绍汉语中的意译现象:译词的存在、意译的定义以及类型。第二部分以英语作为参照系,说明意译是汉语所独有的语言现象,并从符号学角度论证其原因。第三部分从汉字的表意特征和部首所代表的宇宙分类图式说明汉语的意译现象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第四部分以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佛典的汉译和佛寺的中国化为例,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同化和上述汉语“意译”现象之间存在着一种“异质同构”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自2016年李庚香提出“中原学”命题以来,中原学研究在河南哲学社会科学界已形成了广泛共识,开枝散叶,成果斐然,在社科界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原学不仅研究中原传统文化的内涵、发展历程与特质,研究中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实现中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研究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推进中原发展的理论创新,引领社会思潮,推动中原学与当代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构建有机互动体系。  相似文献   

5.
1991年10月31日,由中国孔子基金会、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和衢州市政府三家联合主办的“儒学与浙江文化研讨会”,在衢州落下帷幕。研讨会进行了4天,有50多名学者出席。与会者向会议提交了关于儒学与浙江文化研究的新成果,并就儒学与浙江文化之关系、浙江文化之特点以及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两宋至明清的浙东学术等议题展开讨论。会议开得圆满成功,有力地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学术发展。为了反映这次会议的一些内容,本刊组织了部分学者的笔谈,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6.
张鸣宇 《社会工作》2008,(11):40-40
在浙江义乌,有这样一个特点:到处都是外国人。这里有来自一百多个国家的八千多名外国商人在这里淘金,加上家属,共有一万多名外籍人士在这里长期居住。他们有的已经买了房、车把家安在义乌,有的租住在义乌的居民家中,就拿义乌江东街道的鸡鸣山社区来说,这里长期居住着二十多个国家的四百多名人员,鸡鸣山社区被称为“联合国”社区。他们与当地居民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一、哲学对文化的态度是哲学思想史贯穿始终的题目,也是当代哲学思想问题的中心。哲学是通过它对文化的态度而自我确立的:和文化自我区分与自我同一,对文化进行批评或辩护。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这种或那种哲学流派对文化的态度各不相同,但是这种态度既是哲学的也是整个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最近的一些著作中文化被看成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和“课题”,但是哲学本身就是文化体系中具有自己特殊功能的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哲学中既包含了直接产生该哲学的相应文化发展的总成果,也包含先干它的各种文化发展的总成果以及未来文化的萌芽。因此,文化固然是哲学研究的课题,但哲学本身也是文化的“课题”,是文化存在、文化自我变化的“课题”,是各种历史类型的文化交替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日本的传统与现代化》’一文中曾强调,日本现代化的历程表明,日本在坚持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西方文化成果,对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的转化,逐步实现传统自身的完善,建立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冲突·井存融合”的模式,以推进现代化。本文则试图从文化模式的抉择,来探讨“日本的传统与现代化”这个总课题。  相似文献   

9.
试论“浙学”的基本精神──兼谈“浙学”与“浙东学派”的研究现状吴光(一)“浙学”的渊源及其定义浙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和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则有所谓吴越文化或日越文化。但这主要是指古代浙江的物质文化与风俗文化,而非...  相似文献   

10.
李英武 《唐都学刊》2004,20(1):19-23
近几年在中国掀起了韩国热 ,而在韩国又掀起了中国热 ,这种现象分别被称为“韩流”和“汉潮”。“汉潮”和“韩流”相辅相成 ,共同促进了中韩两国经济、文化的全面沟通和交流。在日益扩大的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领域的发展过程中 ,两国应努力加深对彼此文化的了解 ,致力于促进“韩流”和“汉潮”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使两者成为 2 1世纪中韩合作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经济哲学语境中的文化理论,可以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战略学建构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总框架是物质生产的“生产力一生产关系”,在此框架下有关文化的两个分框架是:“经济基础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框架和“必要劳动时间一剩余劳动时间”框架。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出的剩余产品(剩余价值、自由时间),乃是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创造这种物质条件的物质生产体现了“物的生产性”,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创造则体现了“人的生产性”。“生产性”与“意识形态”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战略学的两大柱石,其中,“生产性”理论对于探讨在当代社会和产业转型中作为符号经济的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之间、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与非产业化发展之间的财富配置关系及相关核心价值观等文化战略学问题,有重要理论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工业企业规模结构与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工业企业规模结构与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杭州大学经济系课题组浙江工业结构具有“轻、小、集”的显著特征,企业规模结构小型化和分散化问题非常突出.本课题旨在运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浙江省工业企业规模结构和主要行业的规模经济进行实证描述,分析不...  相似文献   

13.
我叫陈圣兴,是兴国县长岗乡的一名退伍军人,人们说我是“禾镰王”。我怎么与小小禾镰结了缘?说来有段故事——那是1988年,我到浙江义乌的一位朋友家做客,住了半个月时间,跟着他走亲串友,发现这里个体经济发展迅猛,户办工厂随处可见。我的朋友问我,“看了这么多,今后有没打算也做点生意或者学门技术?”这话正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形势下 ,日本文化正经历着一场严峻的考验。在即将到来的 2 1世纪 ,日本文化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 ,发生怎样的变化 ?是日本研究者必须给以关心和解答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深入把握和更好地解答这一课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与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在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事务所的支持和部分资助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于 2 0 0 0年6月 2 2日共同举办了“2 1世纪日本文化的课题——全球化时代的日本”学术研讨会。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高增杰、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徐远和及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事务所所长助理野田昭…  相似文献   

15.
<正> 鸦片战争前后,封建王朝吏治腐败,社会和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以林则徐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开明的建封官僚,尚能爱国忧民,力图改革弊政,挽救民族危亡。这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优良部分哺育的结果。然而,腐朽的封建专制主义却窒息了我国传统文化优良部分的蓬勃的生机。鸦片战争的失败,是腐朽的封建专制主义的失败,但并不意味着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彻底败落。林则徐的“禁烟”抗英史迹及其归宿,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文化现象。本文拟就林则徐“禁烟”抗英和他所崇奉的“民本主义”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扬这一主题,探讨“民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自然经济走向商品经济,以土地维系着的“家族”在逐步淡化,而近些年来,“家族”现象却又在企业界悄然兴起,呈现出一种令人费解的逆向运动。由70年代初在企业兴起的“顶职”、“内招”、对口安排等,使成百上千万“子弟兵”涌入企业,加之部分企业成员之间的相互联姻、攀亲,使得这种以血缘和亲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化倾向,在企业内部显得愈益突出起来,并以其巨大的能量幅射于企业的各个角落,其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和纠葛,不仅使企业领导人困惑,而且还产生了一系列的企业问题。因此,探讨企业“家族”现象产生的原因,寻求对策,应当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7.
“立德树人”与“以文化人”之间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以及大学“立德树人”的价值理想与实践效果之间的鸿沟,都需要对大学“立德树人”进行文化省思,需要以文化“观”教育,以教育文化“读”教育现象,以文化逻辑解读教育价值.以是观之,当代大学教育存在“虚无的”教学文化、“自在的”课程文化和“钝化的”教师文化等问题,应建构“充盈的”教学文化、“自觉的”课程文化、“激扬的”教师文化,以为“立德树人”创设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18.
温岭市场经济发育较早 ,股份合作制经济发达 ,这给扩大基层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民主恳谈”正是在这种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由温岭人民自主创造的一种基层民主治理新模式。认真研究、深入探讨“民主恳谈”这一新生政治事物的生成与发展的内在机理和一般规律 ,对于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 ,发展基层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指导意义。为此 ,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牵头组织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部分同志共同参与、合作组成的“温岭基层民主实践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课题组 ,多次到温岭实地调研 ,在广泛调查温岭基层民主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上 ,把温岭独创的“民主恳谈”确定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现已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本刊以笔谈的形式 ,摘要刊登“温岭基层民主实践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的部分成果 ,以期引起广泛关注 ,推动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考试社会学”是介于考试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是一种运用社会学原理和方法探究考试这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揭示考试活动与社会其它现象之间关系的新兴学科。开展“考试社会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考试社会学”的专门研究,目前在国内尚未有闻,当属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根据对“考试社会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对象、目的和任务的初步分析,我们认为“考试社会学”专著的基本理论框架,可由下列各部分组成:1.考试社会学概述。探讨这门学科研究对象的性质、范围和任务等,揭示该学科的基本特点和内容概要,阐明考试社会学与相近学科的区别和联  相似文献   

20.
要深化“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一定要深化对“文化”本身的研究;但“文化”概念和“文化”现象之过于广泛,往往使理论讨论流于空泛。故本刊打算从生活着眼,由小及大,动员各方面的同志从自己所看到的具体文化事实出发,用自己有所体会的分析概念,来剖析有关的文化问题,提出一、两点关于发展文化的想法出来。“草鞋没样,边打边象”,依靠群体力量,逐步使我们的文化研究粗具规模。这个想法便导致本期“文化面面观”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