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日本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刘凤嵩在日本,除了少数现代化大企业以外,还存在着众多的中小企业。两者之间一方面相互竞争,另一方面又相互协作、互相补充,从而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中小企业的产品上市量占整个制造业的一半以上;与此同时,日本的中小企业还在轻工、...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我国民营经济的构成主体是大 量的中小企业,而目前限制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问题,日本的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对我国有效解 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作为民营经济较为发达城市的南京,也应结合自身实际,认 真学习日本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先进经验,加快和促进南京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信息咨询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对目前我国信息咨询业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探索提高我国信息咨询业服务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笔者于97年8月随上海计委研修团赴日考察,对日本的金融制度、证券市场、投资信托业(国际称“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等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本文主要就日本的投资信托业和投资顾问业的情况作一简要的分析,并从比较分析的角度谈谈其对我国发展投资基金业和投资咨询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二战后日本的中小企业所占的比例最大,国民经济的二重结构特点最为显著。但是,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不仅没有阻碍日本经济的发展,而且到70年代初,日本中小企业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形成了日本式的中小企业现代化模式。而在这一过程中,有关中小企业的一系列立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它们从法律上确立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引导着中小企业良性发展机制的培育,最终促成了日本中小企业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学术研究新领域中的探索──评《中国咨询业发展研究》信欣进入80年代以来,中国咨询业盎然兴起,现已初具规模,并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产生深刻的影响。新的社会实践为学术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如何认识咨询业的存在与发展,南开大学青年学者杨永志副教授的新著《中国咨...  相似文献   

7.
日本中小企业理论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推行中小企业扶植政策最为成功的国家,其政策背后有丰富而深刻的中小企业扶植理论。从产业革命时期的原有产业振兴论,经战前的中小企业扶植论和战后的中小企业发展论,到20世纪80年代的中小企业优势论,日本经历了中小企业理论不断演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日本中小企业涉足高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其启示肖文尽管新古典经济学对分配效率表示了超过一切的关心,但人们广泛认为,从提高分配效率中取得的潜在社会利益,远不如通过提高技术效率所得到的社会利益。基于这一理论,日本中小企业对高技术产业的参与程度,可以说大大高于其...  相似文献   

9.
在发达国家,作为第三产业的咨询业以其雄厚的智力优势和高水准的专业服务成为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在我国,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政府和企业决策越来越科学化和民主化,这呼唤着各类咨询服务的诞生和发展,为咨询业的形成和壮大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展现出极其广阔的前景。本文重点阐述了农村咨询业的概念、产生背景及作用,运用逻辑推理和实证材料说明农村咨询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潜力,剖析了影响这一产业发展的六大因子,最后描绘了这一产业的格局及前景  相似文献   

10.
日本中小企业政策与结构调整及对华投资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乃丽 《东岳论丛》2005,26(3):56-60
日本中小企业是2 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长期萧条中受冲击最为严重的群体。2 0 0 3年以来,尽管徘徊在低迷中的日本经济复苏迹象明显,但中小企业的复苏步伐依然缓慢。因此,日本政府及企业界正竭尽全力针对中小企业的“结构性危机”进行全面调整,其中在应对经济全球化问题上,提出了“以亚洲为重点,放眼世界”的方针政策,在此框架下,日本中小企业对华直接投资战略也正悄然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1.
当今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尤以日本为甚。日本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日本经济的一个台柱。据1990年资料,日本企业总数的99.2%、国民经济中就业人数的80.6%、加工工业销售总额达51.6%和零售商业销售总额的80.4%为中小型企业所占有,而且,日本的中小企业的破产率是世界上最低的。了解日本中小企业的发展,借鉴它的成功经验,对于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尽快参与全球化竞争,搏击国际市场很有启示。  相似文献   

12.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中一个显著的事实是,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与中小企业的稳步发展同时并存。中小企业在1960—1978年的18年内,由354万家增到581家,增加64%。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4%。这正如一位日本经济学家所指出的那样:“中小企业象野草一样有顽强的生命力。”战后30多年来,日本中小企业之所以获得稳步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小企业实行了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了解日本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情况,对于加强占我省企业99%以上的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加速四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实于家充任领导,实现“自主经营”。战后日本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企业经营者(企业主或是资方代理人经理、厂长)都是实干家,他们中间技术人员的比重日益增加。战前日本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很少有专业特长,最多只不过是学过一些法律或经济专业的人员,而技术人员只占少数。在战后,中小企业中技术人员出身的经理不断增加,1956年占33%,1959年占42%,到了  相似文献   

13.
刘辛元 《理论界》2009,(6):55-57
美国、日本、中国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法律保障、机构设置、金融支持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从中获得对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国中小企业数量及其从业人员数量在企业总数和从业人员总数中都占有绝大比例,其发展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具有重要作用。但中小企业受其自身经济实力的制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时刻面临着倒闭、被兼并甚至破产的危险。因此,通过立法保护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无论是对壮大中小企业的实力,还是对社会安定、保障就业和再就业,对国家科技总体水平的提高,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适应我国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借鉴他国尤其是日本和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的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立…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是美国、日本和欧盟跨国经营的重要主体,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跨国中小企业的异质性存在区别,但都推动了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中国跨国中小企业同样存在突出的异质性,但也暴露出一定的不足,发达国家跨国中小企业的异质性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6.
“二重结构”是日本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所谓“二重结构”,就是在日本经济中,既存在少数技术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的、规模巨大的企业;又存在大量分散的、技术较陈旧的、管理相对落后的中小企业。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是一对相对的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日本划分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标准也不断变化。战前,日本把从业人员100人以下的企业称为中小企业,而把100人以上的企业称为大企业。战后,中小企业的划分范围几  相似文献   

17.
陈小玉 《理论界》2011,(4):43-44
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在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中小企业的发展道路也是异常崎岖的,在诸多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中,首当其冲的是融资问题。在克服融资瓶颈的实践中,不乏成功的经验,日本作为中小企业管理最为成功的国家,融资模式的成功之处也是为大家所津津乐道的,本文试图通过对日本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探析,以为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日本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同中介组织的有效指导密切相关,建立在立法和政府上下一条线的管理基础上,中介组织对中小企业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这些经验对发展中国的中小企业很有借鉴意义。中国应加强立法、行政管理和中介组织建设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2年6月12日,新疆咨询业联合会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来自全疆各行业重点企业和自治区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负责人等178位代表参加了会议。自治区经信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贺晓江代表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新疆咨询业联合会名誉会长王永明讲话。在此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审议通过了由沈柏亮代表第一届理事会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新疆咨询业联合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新疆咨询业联合会第二届理事会及其领导成员。新疆财经大学MBA学院院长马洁教授当选为会长,沈柏亮当选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鸣等9人当选为副会长。  相似文献   

20.
一、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各个国家或地区对于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就业人数、营业额、固定资产数量、生产能力中的一项或几项)及其掌握的宽严程度不同,各种统计口径不尽一致。根据《日本中小企业基本法》的规定,中小企业的范围大体包括:资本额或出资额为1亿日元以下的公司及平时雇佣雇员为300人以下,经营范围主要是工业、矿业、运输业以及其他行业的公司或个人;资本额或出资额为1000万日元以下的公司以及平时雇佣雇员50人以下,经营范围主要是零售业或服务业的公司与个人;资本额或出资额为3000万日元以下的公司以及平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