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符号学析公孙龙子的《指物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符号学析公孙龙子的︽指物论︾朱前鸿“公孙龙子对于先秦名辩,颇多贡献”,①“他终竟建立了纯逻辑的正名实理论”,②但长时间来,人们对《公孙龙子》的发掘不够深刻,尤其对《指物论》的演绎显得更为突出。《指物论》“是《公孙龙子》中最难读的一篇”。③究其原因是...  相似文献   

2.
《通变论》是阐明公孙龙的逻辑分类理论的一篇著作,在《公孙龙子》一书中占有重要地位,且是《公孙龙子》中最难读的一篇,素以文句奥衍、譬喻繁复、晦涩难懂著称。伍非百曾对此篇作了这样的批评:“前辞未晓,更以后辞释之;正喻未明,复以旁喻解之,以致读者昏然如入五里雾中。”(《<公孙龙子>发微》)正因为如此,历来注家对《通变论》的解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这里略谈我们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指物論》是《公孙龙子》全书中义蕴最为丰富的一篇,其理論的应用貫通于其他各篇。“指”是《指物  相似文献   

4.
现存公孙龙子六篇,除了《迹府》一篇系属一种“别传”性质以外,其余《白馬論》,《指物論》,《通变論》,《坚白論》和《名实論》等五篇都是有关邏輯学上某一項問題的著作。其中《指物論》一篇实包涵着全书中全部邏輯思想各种基本理論的因素,其应用貫穿到其他各篇。  相似文献   

5.
对《指物论》篇的解读,可划分为传统和西学两种诠释理路。而吊诡的是,本来截然相对的这两种诠释理路却共有一个相同的思想预设,即皆以事物诂物。这个预设实际上是有问题的。在先秦语境和《公孙龙子》文本中,物字实有两个意义:一是可感知的具体事物,二是可感知的具体事物之名称。指字的意义是指谓,但亦有广狭之别。故《指物论》篇所论的指物关系,具体分为两大类:一是具体可感的事物与其指谓之间的关系,二是此类事物的名称和其指谓之间的区分、统合关系。公孙龙的这一思想,已超越了白马论、坚白论诸论所达到的思辨高度,体现出综合和辩证的新特点。公孙龙从语言、事物和主体这三个向度来论析指物关系问题,这对现代语言哲学的相关探讨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孙龙(约公元前320—250年),姓公孙,名龙,传说字为子秉,战国末期赵国人。生平中,他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寄居在赵国宰相平原君赵胜门下,过的是门客生活。《公孙龙子》一书,是他的著作。原有十四篇之多(见《汉书·艺文志》),现仅存六篇。而且,其中的《迹府》篇,还是后人辑录有关记载,给他作的传略。只有《白马论》、《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名实论》等五篇,是他自己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指物关系被称为中国古代逻辑的指称理论,指物之间既存在本质的区别,又具有密切的联系。伍非百先生在《公孙龙子发微》中将“指”阐释为“能指”、“所指”、“指所能指之指”三种涵义,“指”、“非指”正反两个层面;而将“物”阐释为具体存在的个体,具有其独到的见解。研究伍非百先生的指物思想对于挖掘民族优秀逻辑文化遗产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白马论>、<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和<名实论>五篇,在思想内容上与<墨经>具有密切的关联.在对"名"的认识、"正名"的标准、名与名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上,<公孙龙子>和<墨经>不仅基本主张相同,而且在语言表述上也极为相似.而<指物论>则明显是针对<墨经>的指物观而作.  相似文献   

9.
指”无定诂 ,对公孙龙子《指物论》的解读历来疑点纷呈。本文运用现代逻辑的观点 ,对《指物论》进行了分析 ,认为《指物论》内蕴丰富的逻辑哲学思想 ,是我国古代指称理论的专论。  相似文献   

10.
公孙龙的正名理论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对于公孙龙正名理论的解释却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公孙龙关于指 -物关系的论述是理解公孙龙正名理论的关键和难点。《公孙龙子·指物论》中的“物莫非指”表明了公孙龙对指—物关系的基本看法 ,在此基础上 ,公孙龙的正名理论是一种语言意义理论 ,是先秦思潮的名辨产物  相似文献   

11.
公孙龙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初探王永祥自侯外庐和其他几位先生合著的《中国思想通史》论定公孙龙为“绝对主义”的唯心论之后,这个结论便一直在中国哲学史界据于统治地位。然而以此来解释其《名实论》,则显系牵强,故而近些年来有人已提出异议,但是多数人对其《指物论》仍...  相似文献   

12.
王琯《公孙龙子悬解》《叙录》云:“刘孝标《广绝交论》曰:‘纵碧鸡之雄’辩,‘碧鸡’一义,即出本书。”王琯以为刘孝标“碧鸡”一语,出自《公孙龙子》《通变论》篇。《通变论》曰:“与其碧,宁黄。黄其马也,其与类乎!碧其鸡也,其与暴乎!”  相似文献   

13.
《公孙龙子》在中国哲学典籍中是一部很特殊的著作,篇幅虽小,索解为难。前人在这方面做过很多工作。周昌忠先生的《新论》,另辟蹊径,对此书作了富有启发性的阐释,读来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顷读贵刊今年第二期所载闻一多先生《论.形体——介绍唐仲明先生的画》,以及黄延复同志的。《关于闻一多佚文<论形体>》,颇觉诧异。黄同志的文章说:“《论形体》是闻先生专为‘唐亮西洋画展’所写的一篇说明书”,“最近于清华大学档案材料里发现。”事实上《论形体》一文当年已经正式发  相似文献   

15.
无愧于港人的中国心———读《明清人物史事论析》□易宗礼在香港回归祖国的喜庆日子里,偶得港人马楚坚先生著《明清人物史事论析》的长篇大作。顾其书名,不难知其是一部专而又专的史学著述,难逮众多的读者。但,开缄细读之后,顿觉豁朗与贯通,深感楚坚先生在通熟明清...  相似文献   

16.
《潜夫论》校读札记刘文英东汉王符《潜夫论》为中国古典名著之一,清人汪继培《笺》和前辈彭铎先生《校正》在校勘整理方面做过重要贡献。但现通行《潜夫论》汪《笺》、彭《校》合刊本,仍有不少地方难以解读。余于前年撰有《潜夫论·梦列》校补,见中华书局《文史》第三...  相似文献   

17.
"假物取譬"是指假借某具体事物作比喻来说明和揭示一个道理。在《坚白论》、《白马论》和《通变论》三篇中,公孙龙都采用了这一独特的论说方式。因此,具体掌握并切实遵循"假物取譬"的论说特征,不仅是我们开启《公孙龙子》"潘多拉盒子"的一把钥匙,而且是正确理解公孙龙名学思想,准确把握其理论特质和研究风格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热门课题“通论”一类著作 ,最易人云亦云 ,最难后出翻新。然而钟如雄先生所著的《说文解字论纲》(以下简称《论纲》 ,四川人民出版社 2 0 0 0年 4月版 ) ,是热门课题的通论 ,却能通而不同 ,后出转精。纵览古今有关《说文》的著作 ,大多集中在对《说文》编纂体例即“六书”的研  相似文献   

19.
<正> 《涅槃无名论》是《肇论》中的一篇,《肇论》则是我国东晋时代著名的佛教理论大师僧肇的论文集(后人编辑而成),历史上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但在本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的佛教史专家汤用彤先生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下两册,中华书局1944年出版),于其中提出了质疑,认为《涅槃无名论》不是僧肇的作品。以后,石峻教授撰《读慧达〈肇论疏〉述所见》(载1944年国立北平图书馆《图书季刊》新第5卷第1期),补充了汤用彤先生的看法。观其  相似文献   

20.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名家虽然不能算是“显学”,但也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派,经过秦王朝“播《诗风书}),百家语”的劫难之后,到了汉代,竟然转眼间后继无人,销声匿迹了。所幸的是,经西汉王朝对散失旧籍的多方搜求,到东汉班固撰写《汉书·艺文志用十,尚能列出邓析、尹文、公孙龙、成公生、惠施、黄公、毛公等名家的七位代表人物和他们的遗著36篇。后来经过历代战乱,这些遗著又大都散失,流传下来的就只有《邓折子》、《尹文子》和《公孙龙子》三部了。其中《邓析子》和《尹文子》被人疑惑为伪作,而《公孙龙子})一书,由于从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