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王甲成  王建华 《河北学刊》2003,23(2):189-193
直系军阀研究在北洋军阀三大派系研究中相对比较薄弱,而对直系曹、吴集团专题更是鲜有研究。曹、吴集团是如何形成的,它和皖系、奉系两个军阀集团相比具有那些特点,本文根据大量历史资料对此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迄今为止 ,尚未发现西北马家军阀与侵华日军从事军火交易的材料。幸运的是 ,近年笔者在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图书馆查询资料时 ,发现了四条抗日战争爆发前夕青海军阀马步芳、马步青与日军进行秘密武器交易的史料 ,为我们研究“二马”为扩充自己的势力 ,暗中与侵华日军进行秘密接触的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弥足珍贵。这里就以上几条史料进行一下介绍 ,以供治西北回族史的同人们参考。涉及二者武器交易的史料 ,笔者发现的共有四条 ,题目分别为《马步青武器购入件》、《对马步青、马步芳售出兵器件》、《相关给中国出售兵器件》以及《给中国出…  相似文献   

3.
田旺杰 《青海社会科学》2005,(1):124-127,134
本文叙述了近代天主教在青海的传播 ,论述了马步芳家族与天主教相互勾结给青海人民带来的灾难 ,并揭露了二者的侵略本质。  相似文献   

4.
吴志远 《中州学刊》2012,(2):148-151
武安商帮是明清时期形成的典型商人集团,在明清时期的河南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形成商帮有多种因素,武安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的资源与物产,使这一地区具备了发展商业的物质基础,明初大量的移民,又使这一地区生齿日繁,而与之四方相邻的市镇的发展,集市的兴盛,社会经商观念的转变等因素,也使当地民众具有了一定的经营商业的理念,正是在这种复杂的自然、历史、地理、社会等因素的多重冲击下,武安人才走上了商业贸易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西北诸马军阀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诸马军阀是近现代西北地区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在民国时期长期统治青海、宁夏和甘肃的部分地区,因而加强对他们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分三个阶段对诸马军阀的研究成果作了总结和评述。认为改革开放前对诸马军阀的研究几乎付之阙如;到了20世纪80年代,诸马军阀的研究有了明显进展;20世纪90年代之后,无论是从研究成果的数量看,还是从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视角的转换看,诸马军阀的研究都明显深入了。尽管诸马军阀研究仍有许多薄弱之处,但是研究的前景还是很乐观的。  相似文献   

6.
论伊斯兰教在新疆兴起的社会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荣织 《西域研究》2001,(3):102-107
本文比较翔实地论述了伊斯兰教在新疆兴起并最终在天山南部地区取代佛教,成为这一地区居民信仰的主要宗教的政治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7.
易斌 《重庆师院学报》2009,(5):81-87,123
直系军阀的地方主义不是典型的、单纯的省区主义,省区籍贯只是形成直系地方主义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这种泛地方主义是地方主义概念外延的扩展,其实质没有变化。它既是直系军阀维系其内部团结的凝聚力,也是其操纵国家政权的工具,同时也反映了省区与省区、省区与中央的利害关系。  相似文献   

8.
地缘关系是军阀间的基本政治关系。北洋政府时期军阀间的地缘关系呈现出犬牙交错的分布格局,多边临敌的被动战略位置和矛盾交织的地缘利益关系等特点。由于地缘关系的影响,军阀派系陷入了一个难以自拔的内部战争泥潭,从而严重地消耗了军阀的整体实力,客观上为国民革命的兴起提供了机缘。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军阀幕府作一系统的研究。第一部分 ,分析近代军阀幕府产生的时代背景、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 ,分析近代军阀幕府的成员结构及特点 ,指出它们基本上是由血缘、地缘、业缘构成的 ;第三部分 ,对近代军阀驾驭庞大幕府及维持其运转的手段作了分析 ;第四部分 ,对近代军阀幕府中幕主与幕僚的关系作了探讨 ;第五部分 ,分析了近代军阀幕府的致命缺陷及无法克服的局限性。笔者认为 ,这正是近代中国社会政局四分五裂、动荡不安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192 7年四川美丰银行从中美合资转为华股独资的一般商业银行之后 ,其前景十分暗淡。当时 ,整个国家金融制度、金融环境以及金融秩序和管理极其混乱复杂 ,为了生存和发展 ,美丰银行不得已走上与四川地方军阀合作的风雨历程 ,并积极地参与军阀所布置的各种金融活动。本文较为详尽地描述了 1 92 7年至 1 935年四川美丰银行与地方军阀合作的历史面相 ,以期以个案形式分析并总结近代中国一般商业银行在军阀控制下生存发展的独特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珠江三角洲"自梳女"兴起背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梳,又称梳起,是指女子自行异辫而髻、宣布独身不嫁的仪式,经过这种仪式的不婚女性被称为“自梳女”。这种风俗于19世纪中叶以后兴起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与该地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密切相关。终生“不落夫家”婚俗的存在,是自梳女产生的历史根源;珠三角特有的桑基鱼塘的农业生产模式、女性特殊的经济角色,是自梳女兴起的经济背景;19世纪珠三角地区剧烈的社会变革,西方价值观念的传入,是自梳女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2.
由于普通法的僵硬体制无法满足社会需要,英国法上发展出了衡平法制度,这也是神权、王权、贵族和法律阶层之间斗争的产物。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的兴起,大法官身份的世俗化转变,促使衡平法的管辖权逐渐发展起来,最终实现从良心裁决到法律规则的转型和发展,成为英美法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地考察这一制度的形成过程,可以为当前推进我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西方哲学的革命变更和现代转型的社会历史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和西方哲学家实现的现代转型有着原则区别,但都是对西方近代哲学的根本性超越。这两种变更各有自己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但又处于同一社会历史时代。历史时代发展的基本趋势,决定了19世纪是西方哲学酝酿并发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思维方式变更的世纪。这种革命变更和现代转型都是在这一基本趋势下发生的,因而它们在某些方面必然相通,即存在共同之处,但它们又是在不同的阶级背景下发生的:西方近现代历史时代变更的基本背景,决定了整个西方近现代哲学变更的基本趋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西方社会变更的不同要求,决定了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和西方哲学家进行的现代哲学转型具有不同方向。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特别是政治结构发生巨大变迁,皇统政权、道统文化、族统社会的三维体系发生裂变,中央权威日渐式微,军阀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逐渐上升为政治斗争的主角。军阀政治的崛起极大改变了中国近代的政治生态,使得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经历了深刻巨变。军阀政治具有七点特征:一是拥兵自雄干预政治的称霸性。二是政治行为的投机性和无原则性。三是利权的攫取性与排他性。四是政治伦理取向的封建性。五是政治面目的虚伪性。六是对外关系中的严重依附性。七是军阀政权更迭的频繁性。  相似文献   

15.
满文为繁荣中华民族的文化起过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满族逐渐改用汉语、汉文,到清末已基本放弃满语满文.而奉命西迁至新疆伊犁的锡伯族军民一直将满语满文作为其交际工具使用到解放前夕.1947年锡伯族学者将满文改革为锡伯文,锡伯文即满文的继续.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的实施,对锡伯族继续使用满语满文起到了促进作用;清代新疆锡伯族所处的社会组织和地理环境为他们继承和发展满语满文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和谐的社会阶层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良性的社会阶层分化对和谐社会构建有积极意义;当今中国阶层分化中出现的阶层分化不平衡、贫富悬殊等现象,使得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增加,它们对和谐社会构建构成潜在威胁。消解这些不和谐因素,必须在社会整合机制、流动机制、利益统筹和表达机制、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郑如  孟飞 《北方论丛》2018,(1):103-107
审视库诺夫对唯物史观的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历史地"回到库诺夫",回到当时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格局中的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在萧条中实现增长,开启"资本的民主化",走向以垄断组织为主的资本规模化发展态势,其阶级结构、 政治意识形态和世界格局等方面随之呈现新情况;比照俄国,德国在尝试崛起的进程中选择了改良式的"有组织的资本主义"道路.库诺夫由此阐释唯物史观,他的尝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知识的背后往往对应着特定的认识方法.就社会知识而言,无论是理解阐释还是经验实证,都无法真正把握"真实",它们的对立是时代框架内的对立.社会知识是现实和时代的确认者而不是超越者.从知识走向智慧,是破解社会学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进入转型期,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由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这一时期,美国社会暴露出许多问题,如"美国式的认知失调"、政治实践与原则二者间出现裂痕、社会道德与政治日益腐化、社会问题频发和经济发展无序等等。由此引发了一场影响深刻的进步主义运动,使美国的政治理念发生转变,提出了新个人主义、政治与行政两分和新国家主义的思想观点,进而推动了美国的政治与行政改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众审美意识是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迅猛发展而强势崛起的。其中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消费意识的短期形成、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推行、国际文化的多方位对接和个性文化需求意识的自主觉醒,是我国大众审美意识强势崛起的重要社会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