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怎样拓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积极拓展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拓展信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因此,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人文学科,学生品德的学习和养成过程是多种因素起作用的结果,所以我们不能全用自然学科的标准来衡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有多大,生活有多大,品德教育的范围就有多大,因而,品德教育的范围不仅仅存在于课内而且存在于课外,触角还要延伸到家庭、社会;其教学目标不仅在于掌握书本上关于道德和社会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从而积累生活技能、养成良好品行。《课程标准》对课程开发做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如何开发这些课程资源,学生怎样才能学得生动活泼呢?本文想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4.
5.
“班班通”的迅速推进和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有效地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课堂教学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引发了教育教学环境及方式的重大变革。作为身处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顺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运用“班班通”来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将其系统、有效地应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之中,做到现代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深层次、科学地整合,提高信息化教学的实效性,最终全面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自主探究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自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好这门课程对儿童的一生一世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好这门课程对儿童的一生一世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由于农村的小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多。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增强本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呵护与关怀。那么,如何增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呢?笔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在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发并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清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应该从“一切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再回归于孩子的生活”这一理念出发,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从生活中来,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到生活中去,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最终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品德和社会>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和社会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证明:<品德和社会>课只要做到课前.四准备,课中四突出,作业四力争,考核四个只的话,就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由于农村的小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多。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增强本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呵护与关怀。那么,如何增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呢?笔者谈几点体会。一、教师要不断学习,丰富知识,投入教改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与城市教师相比,多少 相似文献
14.
15.
16.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人的实践离不开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更是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教育的内容更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真实的社会生活成为最好的学习内容.教学时,我们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近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是一门育人课程,培养学生学做人,做一个对生活"有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有爱心和责任心有良好行为和个性品质的人."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但事实上这门课的很多教师对活动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迷惑.《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就如何上好小学《品德与杜会》课,笔者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
社会呼唤诚信,人们的内心更是渴望诚信。诚信是当今社会中各行各业都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也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通过《社会呼唤诚信》一课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社会中不同侧面的各种承诺,引发学生思考约定、合同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也通过了解调查的方式与方法,从内心的深处感知人们应每时每事以诚为本。 相似文献
社会呼唤诚信,人们的内心更是渴望诚信。诚信是当今社会中各行各业都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也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通过《社会呼唤诚信》一课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社会中不同侧面的各种承诺,引发学生思考约定、合同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也通过了解调查的方式与方法,从内心的深处感知人们应每时每事以诚为本。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社会课程肩负起塑造学生灵魂,使学生明理,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重要使命。然而,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面临诸多困难,教学落实到位不佳,影响学生的成长。要想解决存在的问题,需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并且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科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把学生的品德教育落到实处,使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课程。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教师,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新课程实施对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我曾任教小学<思想品德>课十余年,现改任<品德与社会>课,下面简要谈谈作为思品课教师如何转型成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课教师,从而适应当前新课改的需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