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致力于减少沉重感"是卡尔维诺对其小说理论"轻逸"的一种诠释。在具体的创作实践里,卡尔维诺通过讽刺手法直指人性的阴暗面,对人类生存的精神困境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和卡尔维诺比较类似,王小波在创作中也坚定地反抗着所谓的"庄严滞重"。但王氏小说风格的特殊性就在于,他通过对"文革"这一历史事件的讽刺以及边缘化的人物塑造,表达了他小说写作上的"追求有趣"与游戏化的创作主旨。  相似文献   

2.
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对王小波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王小波在观赏达利绘画时产生了强烈共鸣和写作的冲动,王小波小说经常呈现达利式图像,达利对于权力话语的戏谑,他的柔软的历史观、对性的意识与情感也对王小波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的小说让读者有一种特别的听觉感受。这是因为张爱玲从小接受了专业的音乐培养,再加上她自身具有良好的音乐天分。这两方面的结合,使张爱玲进行小说创作的时候,受到了音乐思维的影响。音乐艺术在其小说中有显性和隐性两方面表现:显性方面,张爱玲直接套用音乐术语、音乐活动,来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渲染环境氛围;隐性层面,她将音乐织体结构嫁接到小说的形式中,丰富了小说的表达技巧。另外,其小说语言还具有别样的音乐美。这些都是张爱玲小说的风格所在。  相似文献   

4.
作家王小波先生於4月11日在寓所病逝,享年44岁。王小波创作的小说《黄金时代》获第13届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大奖,《未来世界》获第16届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大奖。他还在小说创作之余发表了大量杂文随笔,他的作品以其幽默、反讽、抒情与丰富的想像力,形成了一种极具个人特色的文化风格,他的小说系列《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三部曲充溢著对宽容、理性和人类的良知的呼唤。小波曾是数万海外留学生中的一员,他尝过他们这一代人所应尝的所有艰辛。或许,这正是他成为同代人中的便使者的原因。小波去了,为了寄托我们的怀念,特…  相似文献   

5.
王小波的小说大多以黑色幽默风格表现20世纪那个黑暗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失去自由的生存状态,显示无知统治有知的社会秩序的极其荒诞与可笑,具有很强的政治反思与文化批判的意义.但他局限于个体人生经验的思维方式,由此而来的人物结构的二元对立模式,又造成他的反乌托邦小说的根本缺陷.  相似文献   

6.
虽然我读书不多,也一直没多少长进,但我经常尝试着读各种不同风格的书。王小波的书我前两年就买过,也读过一些他的杂文,但那时还不怎么喜欢。最近我又迷上了王小波的文字。比如最近看过的: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杂文集《思维的乐趣》。不但从书上看,也从网上阅读。如果要我谈谈读王小波的感觉,我认为用两个字来概括很贴切,那就是:有趣。由此我几乎可以断定,他必定也是个有趣的人。因为只有有趣的人才能写出有趣的文字。此外,王小波本人也把有趣当作他一生不可动摇的信念,还说假如这世界上没有有趣的事他情愿不活。他的妻子李银河评价他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一向觉得他有两个东西比较突出,一个是他的那种已经形成了的个人的写作风格,我觉得这个并不简单。另外,就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思路,这从他的杂文里可以看出来。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评论界,伊塔洛·卡尔维诺被公认为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意大利作家。在小说的诗化方面,他将诗歌艺术运用于小说创作,打破了二者间的界线,实现了二者的交叉与融合。这一创作追求对中国作家王小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诗歌中富有音乐感的节奏、韵律运用于小说创作;二是语言的诗化;三是让诗歌直接进入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8.
潘颂汉 《百色学院学报》2014,(2):119-121,125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对中国作家王小波影响颇深。文章以人物塑造为切入点,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视域观照王小波小说对卡尔维诺的接受与重构,在作家自我诉求、知识结构以及"投射作用"等因素作用下,王小波的创作体现出受卡尔维诺影响下的启发、认同与接合,更呈现独具个性的再造、重构与偏移。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评论界,伊塔洛·卡尔维诺被公认为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意大利作家。在小说的诗化方面,他将诗歌艺术运用于小说创作,打破了二者间的界线,实现了二者的交叉与融合。这一创作追求对中国作家王小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诗歌中富有音乐感的节奏、韵律运用于小说创作:二是语言的诗化:三是让诗歌直接进入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10.
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是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最有声望、最有影响的小说家。他的声誉经受住了一个多世纪不同读者和变化着的文学标准的检验,他的作品有许多成为美国文学的经典,至今仍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本文试图结合霍桑的生平,既论述他的短篇小说,也论述他的长篇小说,从他这两方面的成就,来探讨这位盛名经久不衰的大作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韩少功既是文体意识的自觉者,也是文体实验的先行者,其代表作《马桥词典》和《暗示》,作为中国当代文坛小说文体实验的范本,充分显示了韩少功小说文体观念与其文体实验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2.
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在其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中以无意识的追忆再现了丰富的情感和自然 ,形成一种独特的文体风格和文学流派 ,对现代文学流派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通过作品对作家的风格和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少年心思写歌——评曹文轩的小说《细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文轩近年来所取得的文学成就,不仅在于他独树一帜的美学追求,还在于他探入了一个新的表现领域--少年情怀.<细米>格调优雅浪漫,以细腻的笔致描写了敏感多思的少年心思.<细米>有美的内容,也有美的形式,是当代文坛不可多得的美的收获之一.  相似文献   

14.
二月河对康雍乾三朝盛世的书写是极为独特的,将身体与三朝圣君的文韬武略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小说文本体现出新的审美趣味和风格,刷新了读者阅读的视野,与当下文化有许多脉息呼应之处.近年来评价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说的文章虽然如雨后春笋,但很少有人关注二月河在小说中着意设置的生命压抑和身体狂欢这一重大命题,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削减了二月河创作成就的考量.二月河小说文本对这一问题的阐释,既是对生命压抑的颠覆,更是文化多元背景下的一种写作策略.他对历史小说在契合市场规律和读者需求方面所做的审美探索,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学术空间,值得学界及时深入地去总结.  相似文献   

15.
徐成淼的<爱海情潮>是一部散文诗体内心独白长篇爱情小说.作者以其对爱无限幽深丰富的心理体脸,以饱蘸情感的艺术笔墨对真爱的内涵进行了一番诗意的阐释.在物欲横流和精神匮乏的时代症候中,作者对真爱的重新思索,对精神之爱的执著追求,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小说在诗性叙事方面也作了一次较为可贵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刘克 《南都学坛》2003,23(6):58-61
二月河对康雍乾三朝盛世的速写是极为独特的,将身体与三朝圣君的文韬武略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小说文本体达出新的审美趣味和风格,刷新了读者阅读的视野,与当下文化有许多脉息呼应之处。近年来评价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说的文章虽然如雨后春笋,但很少有人关注二月河在小说中着意设置的生命压抑和身体狂欢这一重大命题,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削减了二月河创作成就的考量。二月河小说文本对这一问题的阐释,既是对生命压抑的颠覆,更是文化多元背景下的一种写作策略。他对历史小说在契合市场规律和读者需求方面所做的审美探索,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学术空间,值得学界及时深入地去总结。  相似文献   

17.
马车夫巴基思是狄更斯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狄更斯通过对其言语特征的临摹和复制,用简洁、明快的手法,深刻揭示了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将这个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有力地渲染、烘托了小说的主人公,凸显这位小说大师的人物素描艺术。  相似文献   

18.
从《汤姆·索亚历险记》看马克·吐温的幽默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默是人类语言中最复杂的机制之一.在<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中,幽默大师马克·吐温以幽默诙谐的笔调塑造了汤姆·索亚这-著名的文学形象,再现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现实.作者幽默的语言特色在小说中发挥的淋漓尽致.本文从<汤姆·索亚历险记>出发,解读马克·吐温的幽默手法.  相似文献   

19.
老舍作为一位杰出的作家,以描写北平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小说为其所长.1941年前后老舍经历了抗战中期的一次重要的文学转折,他开始放弃通俗文艺、宣传文艺的写作,重新接续被抗战打断了的小说写作之旅,从写作风格、写作题材、写作体裁三方面完成了向新文学的回归,为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构思和写作提供了深远的心理背景.  相似文献   

20.
韩少功视写作为奔赴精神家园的途径,纵观其三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他不断地在学习、创新、运用各种创作方法,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的小说作品,从"知青文学"到"寻根文学",再到文体探索与世纪初的"新乡土文学",韩少功创作道路发生的转变引导着文学界的思考方向和写作热潮,探析韩少功小说的创作道路成为了解其个人和整个文学界发展轨迹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侧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