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功能翻译理论在对外宣传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忠生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1):77-79
本文回顾了功能翻译理论的发展历史,以该理论的的目的法则以及另外两个原则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为理论阐释,探析了对外宣传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刘著妍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342-345
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科学指导意义不容忽视。实用性文本应用范围广、文体类型各异,更需要有针对性的理论的指导。目前翻译理论随着不同的转向与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呈现多元化倾向。新译论、热点的出现为文本翻译提供了一个又一个阐释的空间与视角。但研究现状不容乐观:新译论的应用过程往往缺乏创新、推陈出新不足,相关理论并未成为译学体系的一部分。文章通过回顾梳理多元化译论的发展脉络以及其对实用文体翻译的阐释,重新审视翻译理论系统的构建及文本翻译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翻译行为理论是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翻译行为理论的出现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向,即由原先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以及侧重形式的翻译理论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理论。这使得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此理论不仅对国外翻译界产生巨大影响,也给我国翻译界许多启示。本文对翻译行为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其主要观点进行综述,以便我们进一步了解翻译行为的本质,促使翻译实践的衡量标准多元化,从而提高翻译水平和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4.
杜志峰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84-86,90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策略和方法与文本类型相关,并由译文预期的目的或功能决定。电影片名属于呼唤型文本,其主导功能就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为观众提供信息,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中文电影片名翻译成英语时,必须考虑中英电影片名各自的命名特点以及电影片名的感染功能,恰当运用音译、直译、增减译法、改译、重新拟定等各种翻译方法,以达到吸引英语观众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5.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宇明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121-124
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摆脱了自古以来的语言形式对等的局限性,把翻译定义为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它是对传统“等值”观的一个重大突破和重要补充,并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在概述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形成阶段及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文章着重例证了它在翻译活动中的应用,旨在说明它对翻译实践活动的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肖平飞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6):70-72
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出发,以宏观翻译目的、文本功能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法律语言的特点和翻译原则,主张把翻译从原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指导法律翻译的策略和方法,突出功能翻译理论对法律翻译具有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最活跃生动、最生活化的主要人物之一.尽管许多学者对王熙风这个人物从多个侧面进行研究,然而对这么重要的人物在英译本中再现的评价却非常稀少,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文章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分析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在<红楼梦>英译本中的再现.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尝试填补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金美玉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1(2):117-119
功能翻译理论对汉英颜色词翻译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目的法则"可以使译者摆脱传统"对等"的束缚,积极发挥译者能动性;"连贯性法则"可以指导译者在充分理解原文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基础之上,根据译语读者文化,采取直译、转译或意译等不同的翻译策略,增加译文的表达效果和可读性;而"忠实性法则"则强调了不同的翻译策略都是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的,译文必须尽可能达到传达原文内涵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9.
文学翻译比较灵活,是翻译研究领域中比较特殊的一类。传统的研究者一般从形式语义学理论角度研究翻译现象,而文章尝试从认知语法的射体一界标理论角度来探讨文学翻译现象。通过阐述该理论的内涵、英汉和汉英翻译中存在的一词多译的原因,提出射体一界标理论可以应用到文学翻译研究中,并进一步地探讨了把该理论应用到文学翻译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功能翻译理论与文学翻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文安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6):46-50
本文论述了功能翻译理论及其核心目的理论的源流和发展 ,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特点、主要内容以及在译员培训中的应用。本文还着重阐述了文学翻译当中如何运用功能翻译理论 ,最后还提到了功能翻译理论的作用、前景和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游丽琴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73-75
结合对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原理的探讨,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从译语读者的角度出发,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汉译英的旅游资料翻译的实践活动,对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译者在把旅游资料从中文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英汉两种语言有娴熟的驾驭能力,而且要有认识和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译者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删减、改译、补充说明等翻译策略,使译文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起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3.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对外宣传材料汉译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对外宣传在促进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融合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外宣材料英译对于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增强我国与其他各国在政治上、文化上相互了解,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起着关键作用。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外宣材料英译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译文中的中式英语(Chinglish)严重影响了对外交流,削弱了对外宣传的效果[。1]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实质是有目的地跨文化交际,译文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为目的。作为对传统的以源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重大突破,功能理论对外宣材料的英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功能翻译理论在女性主义翻译批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梅霞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3):171-175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存在的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达到提升女性社会身份的最终目的,过于夸大和强调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作用,忽视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也必须遵循适度原则;另一方面,忽视了翻译活动是原作者、译者和读者的互动,对译文接受者未给予足够重视。这两方面问题严重阻碍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健康发展。在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目的论以及“忠诚”原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女性主义翻译应当遵循顺应差异性的翻译策略,在明确翻译目的的同时,根据译文接受者的文化意识进行翻译。此外,译者在翻译时应当尽可能洞察原作者意图,并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在不违背原作者写作意图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李佳楠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178-180
文学作品翻译的目的性不同,翻译的具体方法策略也会随之转换。随着功能翻译理论的出现,这种以目的论为准则的多元化标准,从一定意义上为文学作品的翻译方面提出了较为可行的翻译程式,因此对文学作品的翻译有着很大的影响和指导作用,使译者的翻译行为更具有目的性,更加的规范,并且更有据可依。 相似文献
16.
王盈秋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3):125-127
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看作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强调目的文本在其文化中的功能。本文尝试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研究商务广告的翻译,探讨功能翻译理论及其相关原则在商务广告修辞翻译中的适用性,并在其指导下提出了具体的翻译策略来实现商务广告修辞翻译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对德国功能派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从而促进了其思想在世界学术交流中的传播。本文将简要介绍该书的主要翻译思想,并对功能派翻译理论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功能翻译理论对广告翻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翻译理论与广告翻译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为译者灵活地进行广告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广告翻译的实质、目的和译文预期功能进行了分析,提出实现广告翻译的预期功能,要注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审美心理;摆脱原文束缚,提取所需要的实质性内容,发挥目的语语言优势;把握不同文化差异,有时要作适当的文化转换。 相似文献
19.
徐琴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137-139
以电影《霸王别姬》为例,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电影字幕翻译及其分类,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如:增译法/减译法、化暗示为明示、归化法、异化法等。 相似文献
20.
程亚丽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110-112
随着涉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提高汉译英水平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文化的巨大差异,传达含有文化因素的信息成为这类翻译工作的难点。艾克西拉采用了面向目标系统的描述性态度,其针对文化差异所提出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分类比较全面细致。对其策略在旅游宣传资料汉译英实践中的应用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