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辽河航运的由盛而颓,对盘锦田庄台而言意味着人气的由旺而衰,关内外的行商老客都不再年复一年地如蚁而至。时至20世纪80年代,当大小船只彻底退出辽河航道,田庄台的损失就不再是人气的衰微,而是人员的流失了,有能力离开的人都在逐渐离开,有能力不回来的人也都再未回头。其中又尤以年轻人占了绝大多数。早已习惯了蓬勃的田庄台,就这样被朝气所抛弃,没打招呼,没容商量。  相似文献   

2.
大庆 《今日辽宁》2014,(10):3-3
“顶风张嘴二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这句顺口溜,说的是昔日的辽河,水质恶劣,水土流失严重。风乍起,惊起的不是一泓秋水,而是扑面而来的泥沙、即便是在静谧的晚上,你打了几声鼾,都将“收获颇丰”。辽河是中国第七大河流,是辽宁人民的母亲河,也是辽宁文化的发祥地,这样一个文化的福地,怎么沦落到如此境地,竞成了为害沿岸的祸首。  相似文献   

3.
“福德店”是个地名,在昌图县境,是东辽河与西辽河的汇流处;“辽河渡口”是家餐厅名,在沈阳万象城4楼,是盘锦福德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第8家饭店。就是这样貌以毫不相干的两个名词,实际上却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杨春风 《今日辽宁》2014,(10):38-43
<正>辽河有多少岁了?从踏出"辽河行"的第一步起,这个问号就萦绕在心头,待此行结束,它依然还在。埃米尔·路德维希在他的著作《尼罗河传》里,将尼罗河喻为"土地之父",辽宁人则素喜以"母亲河"来比拟辽河。两者的共同点是都将河流视作一个生命实体。那么辽河的年龄果真是个可推测的数字吗?或许它的经历能多少给人一点启示。辽河源头福德店东、西辽河汇流之处,称"福德店"。"福德"显然是个好名字,据说令大陆人备感亲熟的土地老,在台湾地  相似文献   

5.
晓苏 《今日辽宁》2004,(2):54-56
平实、和善、冲默,这是白国文给人的第一印象。在盘锦市兴隆台区香稻路132 号——辽河文化产业园中,记者见到了这位辽河画院院长,著名的中国画画家。白国文先生正与这里的  相似文献   

6.
张宇硕 《今日辽宁》2014,(10):32-37
<正>辽河自古以来都被临河而居的人们视为母亲河,他们对母亲有着怎样的感情呢?且听辽河人细说辽河水。交通辽河水运输商贾贸易沿辽河一路南下,随处都能品读辽河史诗。"渡口斜阳唤渡船,喧呶车马绿杨边。片帆低挂明残照,柔橹轻摇荡暮烟。三尺夜添新涨水,几人归趁晚凉天。"这是昌图文人们对"昌图八景"之"辽河晚渡"的赞美。在太平自然灾害流域的自然灾害特点是水旱灾害较为频繁,而且一年里水旱灾害不仅单独出现,有时交替出现,在年际间,有的地方连续干旱或洪涝,有时还出现旱涝并发年连续发生。从地域讲,呈现东涝西旱、南涝北旱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下辽河右岸的辽河古埠田庄台,属实是个别致的小镇,越是熟悉它,感受它个性的机会便越多。这个镇子有自己的时间观,不管别人已是如何急火火地在赶路,镇中人却总是慢吞吞的,连笑容都是懒洋洋的;还有自己的价值观,不管世风已把钞票抬举到了怎样的高度,镇中人也不舍得为赚钱而放弃喝茶打唠的乐趣。这导致这个镇子在与时俱进方面逊色了老多,但却也因此留下来许多懒得改变的老铺子、老手艺,以至于在这个镇  相似文献   

8.
古渡田庄台     
在铁路和公路渐次铺就之前。水路一度是人们运用得最频繁的交通手段。在河流水系远不及长江流域发达的东北,作为中国七大江河之一的辽河,也就担当起了东北与中原相互沟通的重要职责。时间长达数世纪之久。辽河沿岸的诸多码头,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辽河古渡。位于辽河下游的古镇田庄台,即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9.
马义  丁铭 《今日辽宁》2007,(1):53-55
大河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纽带。前些年,人们把目光聚焦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带长江、珠江等流域。而今,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人们开始关注东北地区南部第一大河——辽河。辽河,是滋养东北、辽宁万物的生命河,是哺育东北、辽宁地区人民的母亲河,也是承载人们美好未来命运的希望之河。她宛若一条卧在东北、辽宁大地上的巨龙,全长1345公里,流域面积21.96万平方公里,位列中国七大江河之中。中国传统史学观点一向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但随着近年来辽河流域一批重要考古发现,专家们得到十分有益的启示: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比传统的中华文明史还早1000多年。这也就是说,中华民族的文明起源是多元的,辽河流域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辽河流域东临大海,南接燕山,西邻草原,北至松嫩平原,是中国惟一的渔猎经济、农业经济、游牧经济的交汇地带。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这里又成为中国惟一的振兴东北和西部开发碰撞地带。这样一个在中国文明史和区域经济上有着特殊地位和作用的地区,其历史和现状一直鲜为外界所了解。新华社记者马义、丁铭从辽河源头到入海口,对其生态、文化、经济、风情进行了全面考察,将所见所闻撰写成《我从龙河走来》一书。我们将从本期开始选载书中部分章节,供热爱辽河、关注辽河的读者们研读。  相似文献   

10.
"辽河文化",是指以辽河流域历史文化积淀为基础的古今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层叠总和."辽河文化"既不是从行政范围,也不是从一般的地域范畴来演绎的文化,而是特定的辽河流域为人类创造了丰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辽宁地域文化的主干.辽河文化具有特定的民族性、明显的早发性、较强的兼容性、卓越的独创性、频繁的更替性、持续的向心性和不断的赶超型,形成了辽河文化的开放、奉献、和谐和坚韧创业、充满生命活力的奋发向上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