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贯通培养项目语文课程从四个层次和步骤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文本解读,培养语言能力;文本思辨,培养思维能力;文本鉴赏,培养审美能力;文本感悟,增强文化自觉.在教学模式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卓逢 《生存》2020,(5):0052-0052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然而,目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应试化、模式化、唯分数论、教学随意等问题。为了改变这些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激发初中生对生活的热爱与表达愿望,建立清晰的写作思路并且注重写作教学的连贯性,针对本班初中生的学习情况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3.
李春雪 《生存》2020,(11):0108-0108
现阶段教育教学工作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已经成为教师的教学指导共识,需要重点探究核心素养培养质量问题。文章主要围绕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深化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方法展开探究,详细介绍了增加演讲比赛,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开展主题辩论,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转化诗文内容,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举办文化实践,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等几种深化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翁燕芳 《生存》2020,(12):0181-0181
新高考评价体系下,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受众面广的小说阅读单靠传统意义上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教学,已不能满足其需要。教师在小说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逐步养成对文本进行自主阅读、自主探究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让学生掌握阅读文章技巧和手段,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维和感悟,从而提升自我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5.
陈世元 《生存》2020,(13):0089-0090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是一个重点任务。因为审美 能力的高低直接关乎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关乎学生的成长发展。以文学艺术、语言文化的艺术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价值理念、心态个性、美学眼界的发展进步,这是语文学科教育的使命所在。本次研究对初中语文阅读审美教育进阶措施进行分析,对培养初中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谢旭彬 《生存》2020,(5):0101-0102
经典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同时也是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基于此,本文就从利用经典阅读提升学生语言建构能力、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培养学生文化传承和理解能力等多个方面论述了经典阅读对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陈良才 《生存》2020,(5):0068-0068
2011 版语文课标早早指出要“读整本的书”,2017 版高中课标明确把“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任务群。这就标志着“整本书阅读”实现了课程化。特别是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 “整 本书阅读”无疑可以成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阵地之一。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要充分利用 统编课内名著导读,重视整本书阅读规划,重视阅读兴趣的激发,引导学生重点掌握整本书阅读 方法,通过“整本书阅读”专题探究活动,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李琼 《生存》2020,(10):0131-0131
初中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可以将阅读与写作完美地结合到一起,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起到推进的作用。并且在初中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下,可以增加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传承与理解。使学生得到全面性的发展,使其成为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9.
丁万庆  张文兰 《生存》2020,(5):0161-016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版)》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为主线,必将推动课堂教学实践的大变革。在此背景下,厘清“学习任务群”概念,深化理解认识,整理总结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做法:任务设计的方法串联法、群文阅读以及读写结合的言语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雷岩岭 《社科纵横》2006,21(9):109-110
小说教学是中文系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现当代文学课上让小说教学更加富有价值:既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和潜能,又通过对小说的鉴赏和批评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准,是文学课老师所要面临的新课题和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刘霏雨 《生存》2020,(12):0026-0026
将英文名著阅读引入高中生阅读视域,既是对传统阅读方式、路径、手段的拓展和延伸,又是对教材阅读内容的有效完善,学生阅读视野的无限开拓。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指导时,应该加强对英文名著阅读的融入与应用,让学生在英文名著中汲取养分、提升能力、增强素养,并实现对于英语科学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与切实塑造。一方面,通过对英文名著功能和作用的发挥,使学生在思维、视野、意识等方面得到全面拓展,为英语科学核心素养提升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借助对英文名著的使用与融合,让学生不断丰富其知识储备、提升其理解能力、完善其认知构架,为全面塑造英语核心素养而给予保证。  相似文献   

12.
翟延钦 《生存》2020,(3):0135-0136
初中语文是一门核心科目,在教学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帮助学生树立主动探究的意识。在新时代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考虑到素质教育的全新理念,采用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语文核心素养,推动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从加强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推动学生审美与鉴赏能力的提升、拓展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初中语文课堂上推动核心素养的渗透。  相似文献   

13.
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的元小说特征体现在该部作品的语言、结构和叙述策略上.通过精确、生动的语言描述,自我影射性结构的构建,精妙的叙述策略的运用,纳博科夫创造了一个亦幻亦真的小说世界.该小说世界的创造,体现了该部作品浓厚的自我意识,使读者认识到纳博科夫一贯的创作思想-艺术性是他文学创作的唯一标准.同时也说明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作者是由读者发明的,作者在作品中寄寓意于读者,而读者自己也是作者,在作品的创作中探讨小说理论,通过严肃的自我探索,借助语言创造更符合主观心理现实的小说世界.因此,<洛丽塔>的元小说特征反映了该部作品的独特性及其文学价值所在,同时也展现出<洛丽塔>是一个具有双面性的文本,正是由于该文本的这种特性才使得很多对<洛丽塔>的评论都体现了一种双元性,特别是在审美和道德问题上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14.
梁丽清 《生存》2020,(7):0008-0008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依据课程标准,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借鉴语文学科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将课文、课后练习和单元训练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和完整的语言学习和训练系统。阅读因写作而升华,写作因阅读而渊博,阅读和写作是一个天然的、有机的统一体,他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以写促读,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感 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以读带写,增强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全面提高了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谷晓飞 《生存》2020,(13):0032-0032
作文水平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直接体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听、说、读、写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四大基本功,也是语文教学的四大板块。而作为需要动手的“写”,一直是学生的难题。中学存在的问题是会“写”,但是写不“精”,如何让学生摆 脱写作的难题,是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思考 和探索的问题。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承好文化,更 要扎实基本功,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  相似文献   

16.
李渔小说:程式化和个性化的审美张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话本小说书面化的新的时期的代表,李渔以自己的审美个性,包括自己创造的描写模式、叙事体制和喜剧性语言风格,投入到了被当时正统文坛视为“末技”,而他不以“末技”待之的话本小说领域,在至为程式化和个性化的两个极点上,架设起了推进话本小说革新的杠杆,使这种文学体式的内在文化素质和审美体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也使他自己成为以生命和才华革新我国话本小说的最后一个革新家。木文发表时作了删节。  相似文献   

17.
吕国艳 《生存》2020,(10):0073-0074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这一教学理念下的语文学科教学活动已经不再仅仅是单纯的语文基础知识教授活动,而是一个建立在核心素养培养基础上的审美能力、文化传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活动,大语文概念得到了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广泛认可。但是新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在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路途中也产生了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自己对网络资源开发意义及其方式的理解,以期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寸兴芸 《生存》2020,(7):0048-0048
无论是在日常阅读还是语文考试中,小说是经常要面对的一种典型文学体裁;而准确把握小说的行文脉络,是解读鉴赏好一篇小说的前提与基础。此文笔者以《清卫兵与葫芦》和《在桥边》两文为例,具体谈如何在解读鉴赏中充分把握小说展开的线索以及小说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准确把握其行为脉络。  相似文献   

19.
黄红丽 《社科纵横》2006,(10):101-102
新的课程标准已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批评性思维是逆向思维的一种形式,就是指在接受外界的信息时,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打破常规思维模式、经过仔细分析和筛选,大胆提出质疑,最后得出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看法的过程。小说通过塑造典型形象的特殊方式让读者受到思想教育,从中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写作技能,这一点,是教和学的师生在阅读小说时有共识的。因此,运用批评性思维进行小说阅读教学,通过小说阅读鉴赏培养学生创造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蔡彩燕 《生存》2020,(6):0024-0024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升文化素养。阅读兴趣是学生广泛阅读提高阅读能力的源头。本文主要是深入了解学生对阅读存在问题及原因,然后从教师的角度通过教师导读、活动激活气氛、提供阅读方便、读书方法引领等四种方法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形成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