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董仲舒"天"的哲学是对先秦原始儒学宗教化提升,他的"天"之观念是超越性的最高力量.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是带有原始思维痕迹的神秘力量,孔孟原始儒学将"天"与人的伦理道德相比拟,"天"是道德之天,义理之天,实际是对人的认识,董伸舒视"天"为宇宙的主宰,世界的最高神,万物的创造者和万物衍生的源泉、运动变化的规则,"天"成为宗教的至上神."天"之性质从属人向属神的变化,是人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理性力量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天”是董仲舒阴阳五行说的最高范畴 ,拥有绝对的权威与至上的主宰性。阴阳五行则成为“天”意志的代表 ,上达“天” ,下及人 ,成为“天人合一”的中介与桥梁。“天人合一”是董仲舒借“天”宣扬“忠君”理念与“王道”政治的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宇宙本体论和宇宙生成论的角度,以人的信仰和人间秩序为视角,来分析董仲舒哲学体系中的天,通过对"元"的解读,得出"元"主要指的是至上神?至上神重在人的信仰,而道德之天和自然之天重在人间秩序?  相似文献   

4.
董仲舒的治身观念来源于上古方术及黄老思想 ,是对经典儒学养身思想的有效补充。在董仲舒看来 ,人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循天之道、法天所为 ,才能找到治身的根本路径。董仲舒从阴阳的理论高度 ,肯定了性生活的正当性 ,同时又强调治身当以积精为宝、凡养身者莫精于气 ,人生寿命是天对人所作所为的酬付与回报。  相似文献   

5.
董仲舒哲学的核心是他的社会历史观。本文论述的主旨就在于全面揭示他所建构的较完备的取法于天的历史哲学体系,这就是人类社会全部运演发展的理论基础:天为元本的宇宙本体论;取法于天为表征的王道论;变而有常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论;以“天人感应”为机制、以“汤武革命”为途径实现历史进步的历史动力论  相似文献   

6.
7.
西汉政权自建立起就一直存在着关于王权合法性问题的争论,所采取的一系列论证措施也没有获得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同,相反却导致了地方异姓诸侯与同姓诸侯的先后叛乱,产生了合法性的危机。董仲舒融合了儒家、法家和阴阳家等有关王权合法性的理论,从儒家政治哲学的视角论证了王权存在的合法性,王权统治的合法性,王权独尊的合法性,王权更替的标准和依据,以及新王"受命改制"的合法性,为西汉"大一统"的王权重新建构了一个合法性的根基。  相似文献   

8.
董仲舒对"人"的认识始终是建立在对"天"的认识基础之上的."人"是天之子,是禀受"天理"的,"天"是人性的天;"天"虽然至高无上,但"人"却脱离了物的地位,成为董仲舒"天""人"二元统治思想的一端.天道人道在他的理论体系中是融通一致的,人人皆需循天道循人道;天道的核心是阴阳,人道的核心是德刑;循道必须止于一中,中即是忠.是董仲舒真正使"人"成为"统治"的基本要素,实现了"人"与物的真正分离.  相似文献   

9.
董仲舒与柏拉图分别是古代中国和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在东西方哲学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以董仲舒的“性三品说”和柏拉图的“人性三分说”为理论出发点,初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二者在人性论思想上的异同进行初步分析探讨,从而启示我们对当今社会中现实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哲学王"思想是柏拉图思想体系中关于政治哲学的核心学说,是柏拉图在城邦失序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改造城邦、建立理想国家的一次伟大尝试。该学说强调王者要用哲学思维和知识去统摄政治,从而引导国家健康、有序发展。而对洞穴比喻的解读就是以形象生动的方式来表达哲学王统治下的社会所独有的人文精神和价值。深度挖掘和分析该学说,将更全面、更系统地呈现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将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董仲舒被指斥为“神人大巫”,而奥古斯丁则是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们的思想都与神学分不开。但如果将董仲舒思想中的“天”和奥古斯丁的上帝观念、董仲舒的天人关系和奥古斯丁的神人关系作一个对比,不难发现董仲舒本人与所有的儒家知识分子一样,缺乏构建一个完全属神的世界的主动和热情,董氏之学始终开不出西方宗教式的理路。  相似文献   

12.
天人和谐与中国古代环境道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道德是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规范人对自然的行为的道德。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萌生和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环境道德思想;我国"天人合一"学说认为自然万物之间具有和谐统一的关系,应该说这种关系的本身就是生态学上的概念,因而早在古代就已形成朴素生态学和重视生态和谐的思想,这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根本观点和理论基础。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与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内容相整合,提高环境意识,以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建21世纪的绿色文明。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天道与人道历来是哲学家们提及并多有争论的问题。有的侧重天道,有的侧重人道,有的主张“天人合一”。由带有浓厚迷信色彩的天命观发展到“天道”、“人道”论,并进一步发展到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天人合一”观,无疑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开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丰富的哲学基础.邓小平同志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指出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在认识论方面,邓小平同志指出对外开放的一个前提,是必须承认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在开放中,从我国基本国情的实际出发,有准备、有步骤、有计划、有限度地开放,量力而行,不能脱离国情.在唯物辩证法方面,邓小平同志强调,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有机地结合起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要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在历史唯物论方面,邓小平同志指出了对外开放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5.
钱钟书在<管锥编>中以比较的方法,对一些中国古代学人的诗文和莎士比亚剧中、诗中的许多内容进行了议论.从钱氏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窥视中西文人对不少事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思维取向.而且从这些比较中我们亦可以得到许多如何进一步做好外国文学研究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董仲舒在吸收诸子思想的基础上建构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和核心的理论体系,由于与所处的时代相切合,其政治学派便登上了国家意识形态的宝座。  相似文献   

17.
历史悠久的蒙古族和部分藏族均以游牧文化著称于世,他们所创造的天神体系的神话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蒙古族的天神神话和藏族的天神神话从神话体系和天神信仰等方面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蒙古族的敖包祭祀和藏族的拉资都是天神信仰的表征,由此可以总结游牧民族天神神话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讨会"在很多方面均有创新与突破。在研究资料方面,对旧材料的史料价值作了进一步的发掘,并十分重视新材料的运用。在研究论题方面,既有对旧有问题的重新审视,也有对开拓性新论题的探索,且宏观、中观、微观三种层面研究并存。  相似文献   

19.
汉代羽化图像的发展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孝鸿 《南都学坛》2004,24(2):11-15
汉代墓葬中的壁画、画像石 (砖 )所描绘的内容无不是羽化思想的体现 ,而羽化图像的形成与发展自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因素。作为外在因素的外来文明一直是汉代艺术发展演变的重要外部环境 ,而本土的鸟图腾崇拜以及神仙信仰等内因却是羽化图像迅速发展的必备土壤 ,他们在相互影响下一同孕育出扑朔迷离的汉代“羽化”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