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马相如一生经历了壮志凌云,怀才不遇,文动人主,平步青云.更有相如文君动人爱情的千古佳话,流传至今.唐代诗人文士大多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有着和司马相如当年一样的凌云壮志和类似的坎坷遭遇.在司马相如那里,他们获得了安慰,看到了希望,汲取了力量.因此,唐代文人对司马相如推崇备至,把司马相如作为自己的异代知音,人生偶像.  相似文献   

2.
公元前四世纪后期到公元前三世纪初期,楚国出现了我国古代一个伟大诗人——屈原。在他逝世一百年以后,另一个著名作家——司马相如崛起在西汉文坛上。他们分别代表了楚辞和汉赋这两种既有密切联系而又大相径庭的文体。从屈原到司马相如,这是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人们历来公认,屈原的成就远远高出于司马相如;但对于形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却还缺乏具体而深入的分析研究。有的人则把屈原同司马相如置于对立地位,根本否认他们之间的联系。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发表一点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司马相如创立的汉代大赋被认为是对西汉盛世的颂美之作,但从辞赋的抒情传统、西汉文人普遍的境遇以及司马相如自身的遭际来看,在司马相如的盛世颂歌里还有一种无法掩藏的盛世文人的失志之悲与幽怨情怀.  相似文献   

4.
从<史记>与<汉书>中关于司马相如的记载来看,班固作<司马相如传>虽然基本上是<史记>的照录,但他对相如的评价与司马迁并不相同.司马迁认为相如赋虽多虚辞滥说,但功在讽谏,合于<诗>道;班固则否认相如赋的讽谏功用,尽管如此,他却认为靡丽文章也有传名后世的价值.两人对相如的不同评价反映了两汉文人价值观念的演化.<史记@司马相如传>是第一篇以辞赋作品为主体的史传,而将司马相如视为文学家而立传者则是班固.  相似文献   

5.
刘勰何以称司马相如为“辞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固在《汉书.序传》中最先用“辞宗”来称呼司马相如,但其对相如及其赋作的评价,却是主要基于以“讽谕”论赋的传统观念。刘勰亦称司马相如为“辞宗”,此称谓盖沿自班固,但其立足点与孟坚已有了很大的区别:他从赋体的文学特征出发,来审视司马相如的作品,故而是从文学意义上对相如作出“辞宗”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司马相如主要作品的创作背景、儒家文艺观的基本内容以及司马相如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可能性,集中回答了司马相如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指出其文艺思想中包含了明显且明确的儒家意识。  相似文献   

7.
从今蓬安县及相邻地区的大量有关司马相如的地名、文物、诗文、题记以及司马相如的辞赋和《史记》中有关论述的考证、分析、推论 ,证明清人王培荀提出的司马相如“实今之蓬州人 ,后迁成都、又居临邛”的观点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司马相如创立的汉代大赋被认为是对西汉盛世的颂美之作,但从辞赋的抒情传统、西汉文人普遍的境遇以及司马相如自身的遭际来看,在司马相如的盛世颂歌里还有一种无法掩藏的盛世文人的失志之悲与幽怨情怀。  相似文献   

9.
梁超然先生在校笺《唐才子传·李远》“早历下邑”条时,由于误引《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八记载,认为“云阳”为当涂,故得出李远曾任职当涂的结论,陶敏先生补笺亦同。这种说法本身存在诸多疑点,依据《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结合“云阳”一词在唐代诗歌中的使用情况,可以认定许浑诗中的“云阳”为古代旧称,即唐时的丹阳县,而非当涂。  相似文献   

10.
刘勰《文心雕龙》对司马相如其人其赋有褒有贬,但综而言之,肯定为主。刘勰从文学史角度肯定了司马相如辞赋承前启后的地位,自觉而清醒地从文学角度去看待司马相如的辞赋,体现了他达观的文学态度和卓越的艺术眼光;但其中也有些见解因袭前人固见,不甚合理,未能完全跳出时代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