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二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东北的移民侵略与其军事侵略形影相随 ,同步升级 ;作为日本七大国策之一的“二十年百万户”移民侵略计划 ,使我国东北 80 %以上的耕地被掠夺。一部移民侵略史 ,足可揭露日本军国主义“殖民有功”的谎言  相似文献   

2.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殖民势力深入中国东北农村,冲击了东北农村小土地所有者阶层.日本殖民者借口移民用地,掠夺或低价收购大批土地,加速了小土地所有者的破产;日本殖民者对东北农民的残酷剥削,导致大量小土地所有者赤贫化,集屯并村,使小土地所有者阶层加入到无土地阶层,加剧了农村阶级的分化和变动.  相似文献   

3.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对东北朝鲜移民实行两种不同政策:1931年至1937年实行限制朝鲜人移民东北的政策.最根本原因有两条:一是为了稳定在东北的殖民统治;二是防止朝鲜移民与日本移民争利.1937年至1945年实行积极鼓励朝鲜人移民东北的政策.最根本原因就是利用朝鲜移民加强粮食生产,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无论那种政策,都是为其对外侵略扩张、掠夺并奴役东北人民和朝鲜人民服务的.  相似文献   

4.
日本移民对中国东北土地的掠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中国东北移民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作为一种主张和思潮,在日本帝国主义者中由来已久。早在日俄战争后,日本为巩固其在中国东北南部攫取的权益,向中国东北移民便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但是,当时一方面受中国当局的抵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向中国东北移民问题,在日本政府中并没有形成国策,日本政府对此尚未全面倡导和组织。 一、“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概况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出兵侵占整个中国东北,为公然全面向中国东北移民创造了条件。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向中国东北的移民,可以1936年7月日本政府确定“二十年百万户送出计划”为界限,分为试验移民期和大规模移民期两个时期。 “九·一八”事变后不久,日本关东军和拓务省就多次研究,制订向中国东北移民的计划和方案。关东军在1932年10月1日确定的“关于向满洲移民要纲案”中,明确提出了日本农业移民所具有的四项军事、政治作用,即规定“日本移民以在满洲国内扶植日本民族为指导以谋求远东文化之成就为重点”。就是说,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是为了加强对中国东北的统治力量,充实对苏作战的后备兵源,镇压东北人民的抗日活动和进行奴化宣传。此外还有一个目的,那  相似文献   

5.
“满洲拓植公社”是日本帝国主义为适应“百万户移民”国策和全面侵华的需要而设立的。“满洲拓植公社”是由日本和“满洲国”政府合办的具有国家政权性质的现地移民侵略机关。它承担着日本移民用地的掠夺、经营、管理、分配、资金贷付、助成设施等任务,总揽日本移民现地的一切权力。“满洲拓植公社”在其存在期间,为获取日本移民用地,对中国东北的土地疯狂掠夺,对日本移民各项事业的助成不遗余力,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得力助手和“别动队”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日本对东北的资源财富掠夺,是其自近代以来对中国资源财富掠夺的一个缩影。而且,日本对中国东北的资源财富的掠夺无处不用其极。本文从“发行不兑换纸币的方式掠夺东北财富”;“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疯狂掠夺东北矿物资源”;“十四年疯狂掠夺破坏了东北自然生态”;“掠夺使东北人民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等四个方面,用大量翔实的史料论证日本是怎么样从中国东北掠夺资源和财富的。本文批驳了日本右翼认为日本给中国东北带来了现代化的荒谬观点,指出日本在东北的所有现代化设施,其本身都来源于中国人民的血汗,并且其目的亦是为了更好地从东北掠夺财富。  相似文献   

7.
日俄战争后,日本殖民主义者为达到独霸中国东北的目的,开始对中国东北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移民侵略活动,其中以除队兵移民、爱川村移民和大连农事株式会社移民最典型。尽管日本殖民主义者煞费苦心的经营移民侵略事业,但终因种种主客观原因,使得日本向中国东北的初期农业移民招致失败,反映了这一时期日本殖民主义者移民理论和移民政策的狂妄性与盲目性。  相似文献   

8.
"七·七事变"后,日伪改变了对华北移民的限制政策,开始大批招骗华北青壮年到东北做工。对华北劳动力展开了疯狂地掠夺。与"七·七事变"前相比,这种掠夺具有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史的断限一般指“九·一八”事变之后至日本战败投降,即1932年——1945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曾向东北进行了多种名目的移民活动。例如:农业移民、林业移民、渔业移民、酪农移民、烟草业移民以及商工移民等,其中农业移民人数最多.对东北的农业经济影响也最大,故本文仅就农业移民的研究情况作以述评。史料的发掘  相似文献   

10.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下简称"满铁")具有双重性质,即一方面是一个以赢利为主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企业,这可以从满铁成立过程、资金构成、官员产生、政府与满铁关系等方面证明;另一方面又是一个负有向中国东北和其他地区进行侵略扩张掠夺的殖民侵略机构,这可从浓厚的军事性质、满铁借助日本政府和关东军对中国东北和华北的经济渗透和扩张、满铁向我国东北地区移民或支持移民、满铁在满铁附属地内进行殖民统治等方面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1.
2003—2014年,国家实施多项大力扶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政策,东北经济在保持了较好增长态势的同时,人口却大量外流。深刻理解经济发展中的人口外流现象,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政策缓解人口外流趋势,并利用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效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基于统计数据的分析,特别是基于黑龙江省县域面板数据的系统GMM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东北重工业化的产业发展策略和行政主导的城镇化模式是导致人口外流的重要原因,其后果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虚高,进而使得就业增长不足,城镇化推进缓慢。因而,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变革、配套措施的跟进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是缓解东北人口外流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满洲移民”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后期进行的“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政策作为“满洲移民”政策的一部分,更是具有强烈的军事战略目的。加藤完治是“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政策的提案者,他在制定和实施这一政策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帮凶。  相似文献   

13.
"九·一八"后,日本军国主义为了巩固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除了通过法西斯统治、经济统制、军事镇压等手段外,还以愚民教育,即宣扬"王道主义"、"建国精神"、"日满不可分论"和"溥仪诏书"等方式,麻痹东北人民的思想,泯灭民族良知.但其最后结果,是东北人民的民族觉醒和日本军国主义的灭亡.  相似文献   

14.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十四年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东北抗日斗争。中共中央主张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提出了“收复东北”的外交政略和“援助抗联”的军事战略;向东北多线派遣人员,开辟情报和组织工作;明确了经略东北,建立东北根据地的工作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5.
情报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地下抗日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东北地方党组织选派人员赴苏接受特种训练,然后由共产国际和苏联远东军情报系统派回东北从事情报活动。1938-1945年间,东北青年救亡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入日伪内部,获取了大量重要而机密的日伪情报。抗战后期,中共中央为加强东北工作,通过多渠道派遣人员到东北开展地下工作。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情报活动为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与朝鲜间关系的发展不仅是两国出于各自利益的主观意愿,更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态度和利益。朝鲜半岛重要的地理位置不仅使其在历史上成为各大国互相争夺的焦点,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重要战略工具。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后,美国更加重视朝鲜半岛在美国东北亚地区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此,美国以朝核问题为切入点,制造地区紧张气氛以维持和加强日韩对美国的军事、安全需要,同时将日朝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纳入自己的地区战略和掌控之中,以维持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遏制中国。可以说,日朝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态度和利益,也因而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在日本华中派遣军的直接操纵下,集特务、警政、行政于一体的控制机制逐步建立起来。日伪统治暴虐的程度、控制的力度和渗透性可谓空前绝后,日本特务、顾问、宪警成为南京社会的主宰。傀儡组织和伪政权承继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相关制度,直接服务于日本帝国主义“以华制华”、“以战养战”政略。日特、宪警、保甲互为补充,对南京城乡实行严密的殖民统治。  相似文献   

18.
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后,长春作为伪满洲国殖民统治的心脏受害深重。日伪统治对长春人口素质的危害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在粮食供给、经济统制、鸦片细菌毒害、强制劳动、强迫移民上对长春人口身体素质造成危害;另一方面,在摧残教育、奴化政策、强迫普及日语、强化“建国精神”教育、强化军事训练、推行文化专制上对长春人口文化素质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9.
徐世昌与清末东北军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世昌主持东北军事事宜两年间,采取了组建新式编制军队、建立近代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边务巩固国防等一系列措施,对三省军事进行了全面改革。凡所举措,虽然推动了东北近代军事和教育的发展,且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日俄的侵略,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扭转东北地区军事上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20.
唐朝前期,中央政府与高句丽、百济的战争带来了两次大规模的半岛人群入唐活动。半岛降人具有骁勇善战的特性,他们依据身份的不同,分三个层次——官僚贵族、官奴与平民。这些徙民进入唐朝的中央和地方军事系统,成为唐朝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出身官僚贵族者在唐朝发展的巅峰是高宗、武则天时代;出身官奴者的发展巅峰是玄宗一朝;出身普通降民者的发展巅峰则在安史之乱以后,三者在时间上呈递进趋势。半岛徙民多进入唐朝各种军事组织中,再与整个系统一起,融入唐朝社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