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深受俄罗斯文学影响的中国作家群中,王统照是其中的一位。王统照热爱俄苏文学是受其人生理想和文学观念制约的。王统照高度评价俄罗斯进步文学对俄国革命事业所具有的潜在力量,他大量翻译和介绍俄苏优秀文学作品和优秀作家,宣传俄苏文学的优秀传统,以此来启迪中国的文学青年,反对旧文学,创建新文学。王统照自己的创作也从俄苏文学宝库中汲取了营养,在经过民族化溶炼之后,创作出富有民族特色的精品来。  相似文献   

2.
鲁迅一生极为关注俄国、苏联文学,不仅译介了大量俄、苏作家作品,并且其创作也明显地受到了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对于鲁迅与外国文学的比较研究,也以鲁迅与俄、苏文学的比较研究成绩最丰。还在1939年,罗荪就写了《苏联文艺的介绍者——鲁迅先生》一文。但最早出现的论述鲁迅与俄国作家关系的专文,当是赵景深的《鲁迅与柴霍夫》(发表于1929年6月)。这里,我们拟先将鲁迅与俄、苏文学关系的总体论述作一下评介,然后再分头介绍鲁迅与各个  相似文献   

3.
俄苏文学对张洁的影响,既来自于时代文化背景的熏陶浸染,也来自于作家主动的接受与借鉴。总体而言,俄苏文学主要影响了张洁早期的创作,其中有俄苏文学优良传统被整体性潜移默化的方式消化吸收的情况,也有直接汲取契诃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伟大作家某些艺术精髓的方式。张洁之于俄苏文学,既显示了中外作家的文心相契,也于同中显异,突出了作家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4.
深大学人     
吴俊忠教授1949年9月生,江苏通州人。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现任深圳大学学报出版中心主任,《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1987年起任教深圳大学。1997年被评为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1999年晋升为教授。兼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员,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深圳市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俄苏文学、文艺学及社会文化研究。先后出版专著两本:《俄苏文学通观》、《文学鉴赏论》…  相似文献   

5.
1 瞿秋白(1899—1936年)不仅是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一名卓越的战士,而且是现代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作为中俄文字之交的一位光荣使者和我国最早一批从俄文原作译介俄苏文学的人,他在传播俄苏文学方面,起过无可代替的历史作用。他以优美传社的译笔,把俄苏文学的精品介绍给中国读者。他把从事这项工作,同改造中国社会的伟大事业联系了起来。他那些才华横溢的译作,他在译介饿苏文学时所提出的许多见解,在当时,曾经使许多人受到深深的启迪;在今天,对于我国新时期的文  相似文献   

6.
吴俊忠教授     
吴俊忠教授1949年9月生,江苏通州人。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现任深圳大学学报出版中心主任,《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1987年起任教深圳大学。1997年被评为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1999年晋升为教授。兼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员,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深圳市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俄苏文学、文艺学及社会文化研究。先后出版专著两本:《俄苏文学通观》、《文学鉴赏论》;译著两本:《莎士比亚传》(合译)、《活下去,并要记住》(合译);论文集一本:《特区文化与高校德育》;在《学术研究》、《外国文学》、《俄罗斯文艺》、《北京大学学报》等权威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文学鉴赏类型分析》被《新华文摘》收录,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特区文化观念与特区社会意识形态》入选《新时期社会科学文萃》;《我们是否还需要保尔精神》在俄苏文学研究界引起反响和关注;《略论邓小平文艺思想的历史贡献》获广东省邓小平文艺理论研究基地优秀论文三等奖。  相似文献   

7.
"两个口号"的论争与俄苏文学和文论在中国的传播有关,而这又受制于论争参与者的价值观念与期刊对俄苏文学和文论译介的互动。1934年至1936年,国民党系统的期刊译介俄苏文艺,一般以作品为主,且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主题相关。同人期刊译介俄罗斯文学名家名作,也积极译介无产阶级文学和苏联文艺动态。左翼的期刊译介了大量有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苏联文艺政策的文章。它表明中国的文艺界进一步向苏联的文艺思想看齐,因而"两个口号"论争的理性色彩也进一步加强,但同时也使论争中的"宗派主义"和"关门主义"现象无法完全克服。  相似文献   

8.
"离群人"是本文作者首创的文学术语,概括了俄罗斯文化冲突中的一种独特现象。"离群人"在俄苏文学中形成一个人物形象系列。表现不合理的群体文化对个性的压制以及个性的反叛,构成当代苏联文学中离群人悲剧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9.
宁大学人     
宁大学人俞灏东1924年2月生,宁夏灵武人。194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宁夏大学教授。1951──1961年在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外交部情报司和新闻司、国际关系研究所工作,并从事俄苏文学和外交著作的翻译。1961年调入宁夏大学,一直从事俄...  相似文献   

10.
程雨民教授,1926年生,江苏苏州人,194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1949年迄今在复旦大学外文系任教。1980年初至1981年秋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语言学系从事研究工作。1983年春至1985年秋任复旦大学外文系主任。现任复旦大学外文系英语研究室教授,兼任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和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程先生多年从事外语及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并曾任《现代英语研究》丛刊编辑。程先生在语言理论和英语语  相似文献   

11.
夏仲翼教授,1931年生于上海,1955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1978年以来曾任复旦大学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外文系副系主任。现任复旦大学外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苏联文学兼聘博士导师。夏仲翼教授多年从事外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开设过《欧美文学史》、《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潮流》、《当代苏联文学进程》、《俄罗斯长篇小说》、《外国文学理论及文艺学方  相似文献   

12.
金重远,江苏江阴人,1934年5月生于常州.先后就读于上海光华中学和江苏南菁中学.1952年考入复旦大学外文系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1953年在北京俄专二部学习.1954至1959年就学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历史系,获欧美史专业优秀毕业文凭.1959年起在复旦大学历史系工作,1985年晋升教授,1990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世界近现代史博士生导师衔.两次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两次获校二等教学优秀奖,1991年被评为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最主要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瞿秋白无论是早期赴苏联的考察和学习,还是在离开党的领导岗位之后介入左翼文艺运动,他对俄苏文学的译介和研究一以贯之。瞿秋白对俄苏文艺的译介和研究成就卓著,同时也不可避免烙下时代的痕迹,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偏颇。  相似文献   

14.
1946年春,开始接触俄苏文学;高中时真正对俄国文学着迷,并对报考大学和职业生涯产生重要影响。先后翻译了《果戈理是怎样写作的》、《冈布里努斯》、《阿列霞》、《日瓦戈医生》、《塞纳河畔》等俄苏作品。  相似文献   

15.
在鲁迅的伟大文化业绩中,对世界文学的介绍与翻译是一个光辉的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鲁迅一生翻译的作品和文艺理论约有三百多万字,在鲁迅全集里,译文的分量约占一半以上;这其中,译介俄、苏文学又占译文的三分之二强。可以看到,鲁迅为了中国民族和社会的新生,为了中国文学的“收纳新潮,脱出旧套”,而“求新声于异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而对俄、苏文学的关注,又处于一个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域外文学对于中国左翼乡土小说家而言并非单纯的阅读经历,而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透过日积月累的域外文学“体验”,逐渐形成“俄苏体验”“美国体验”和“日本体验”三大谱系,其中又以“俄苏体验”最为显著。俄苏文学激活了中国左翼乡土小说家的革命想象,不仅茅盾、蒋光慈、王统照、丁玲等既成作家深受俄苏文学的影响,而且萧红、萧军、端木蕻良、叶紫、艾芜等新进作家也明显受到俄苏文学的熏染,从而充分显露出“俄苏体验”所引发的创作效应。在为数众多的美国左翼文学家中,单纯从对中国左翼乡土小说创作所形成的影响力而言,无人能出辛克莱之右,茅盾、萧红等左翼作家都受到辛克莱的影响,在他们创作的左翼乡土小说中留下了印迹。在中国左翼乡土小说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留日学生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相较于留学其他国家者而言成为左翼作家的数量最多,由此也使得“日本体验”成为不可小觑的影响因素。中国左翼乡土小说家在域外文学“体验”的基础上获得启示以完成中国左翼乡土小说的创建,由此也使得中国左翼乡土小说与世界文学尤其是左翼文学之间形成紧密联系,从而成为国际左翼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学苑英华     
李生春 ,教授。男 ,汉族 ,中共党员。1935年 11月生 ,吉林长春人。19 5 4年考入沈阳师范学院俄语系 ,后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 ,1988年晋升为教授。曾任沈阳师范学院外语系副主任、辽宁省中专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目前受聘于俄罗斯国立远东大学东方学院汉学系 ,进行双边翻译教学及俄语语言学问题的研究。李生春教授长期从事高等学校专业俄语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为本科生及助教进修班开设过俄语精读、语法、俄苏文学、俄语视听说等多门课程。曾在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中国俄语教学》、黑龙江大学《外语学刊》等刊物上发表…  相似文献   

18.
“文以载道”的传统文学内核、经世致用的近世湖湘文化特质以及救亡图存的时代呼求构筑起“左联”湖南作家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的相通性使这个聚合得并不十分紧密的团体在择取外来文学时呈现出鲜明的群体特征 ,即以俄苏文学为主要的导师和朋友。由于中国新文学具有浓厚的文化属性 ,因而“左联”湖南作家对俄苏文学的偏爱 ,与其说是文学上的认同 ,毋宁说是文化上的认同。而湖湘文化的缺失则造成了他们对外来文学最终缺乏一种兼收并蓄的胸怀。  相似文献   

19.
应我校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戈宝权同志于十一月上旬向我校外语、中文两系师生作了《鲁迅在国外》和《俄苏文学与中国》的专题学术报告。报告后,又与外语、中文两系部分同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近30年时间里,中国学者出版了几十部不同类型的俄苏文学史著作.如果以十年为界的话,这30年大体可以分为1980年代的复苏期、1990年代的发展期和新世纪以来的活跃期三个时段.剖析近30年中国俄苏文学史研究的基本面貌、“重写文学史”的提出和文学史观的变化,以及对通史、断代史、文体史等几种样式的已有成果,可以考察近30年中国对俄苏文学的研究.有三点值得关注:第一,凸现文学史建构的整体意识;第二,倡导文学观念和研究方法的革新;第三,坚持中国学者的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