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如何构筑有效应对全球系统性风险管理机制显得十分迫切,学界不仅深刻探讨了各国的宏微观经济政策问题,更开始从制度层面深入研究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机制设计缺陷与问题。发达国家主导下的霸权治理模式失调和国际经济治理格局失控是全球失衡的主要原因,治理关键在于提升国家竞争优势、重塑全球价值链和国际贸易金融体系,尤其是要增强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与制度性话语权。这不仅成为国际社会共识,而且将是全球经济治理发展演变的客观趋势。因此,全球经济治理在制度层面必须进行创新。从短期来看,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争端治理、治理模式创新是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议题。从长期来看,全球经济增长新动力、国际制度型塑和全球治理机制重构则是更为根本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自主性是理解市场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角色行为的重要变量,正是地方政府自主行为空间的日益扩张,铸就了市场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角色的多样化,铸就了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区域性和个性化差异。从温州模式到浙江现象,浙江之所以较为顺利地走出了一条区域市场体系发育和市场秩序扩展的成功路径,关键在于在特定约束条件下,地方政府的自主性行为,同市场体系的发育、扩展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地方政府在默许、支持民间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了对市场经济的认知信念,进而通过政府角色和政府行为模式的适应性调整,为区域市场体系的发育及市场秩序的扩展提供了较好的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3.
王丙毅 《学术探索》2006,2(6):30-33
政府规制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中国医疗行业的种种问题是由于面对医疗市场失灵而缺乏科学有效的政府规制制度体系以及由此导致的政府规制失灵。因此,中国未来医疗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在推进医疗市场化改革的同时,改进和优化政府规制制度,实现市场机制与政府规制机制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行政性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30年的历史经验来看,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深化我国行政性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其中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是前提条件;降低准入门槛、引入竞争机制是核心内容;推进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是必要条件;构建现代政府监管制度是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内生式集群经济的形成机理——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改革开放宽松的政治经济背景和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制度环境 ,浙江依托本地区独特的区域性商业文化积淀和传统产业特定性要素的凝结 ,凭借民间微观经济主体的自发创新与地方政府柔性化经济行为的默契配合 ,较早地选择了明晰的产权制度和区域性的专业市场等有效率的经济组织 ,并在内源性民间资本积累的推动下 ,获得相对全国其他地区的“体制落差”优势 ,催生了内生式传统产业集群 ,并成为内生式集群形成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可以看成是企业或其主要代表人企业家的行为,也可以视为政府及其部门的行为。政府和企业行为人都有充分的理由成为这次企业制度创新的主体。然而从目前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情况来看,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在设计企业制度创新主体过程中,更多的场合是倾向于将企业行为人视为制度创新的主体。从政府方面来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虽是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制度能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和社会政治问题,但是究竟如何进行制度创新,政府只是在宏观上勾画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与…  相似文献   

7.
青岛大企业直通车制度的制度设计具有实践和理论的原创价值--它反映了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形成的一般理论逻辑--"政府推进论".根据"政府推进论"的理论分析框架,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即直通车制度是政府推进市场经济形成的重要制度创新."政府推进论"的理论框架提供了市场经济形成的发展路径,也揭示了政府改革和发展的基本逻辑,这对于直通车制度下一步发展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内需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如何扩大内需是政策层面的问题,但政策的制定需要由理论来指导。西方经济学传统理论强调的依靠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作用不能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主张的通过政府干预来扩大需求,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制度性问题,同时,政府干预也不可避免地会有负面影响,也会出现"政府失灵"。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认为,内需不足不仅要从市场机制层面寻找问题,更需要从制度层面寻找问题,最主要的是解决收入分配制度问题,这应该成为解决扩大内需的战略选择。就当前来说,控制好虚拟经济发展和资产价格上涨,对扩大内需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行政监管制度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行政监管是政府职能的核心.伴随着政府行政职能重心的转移,政府的思维观念、组织形式、责任追究制度等亦必定随之变化,否则,政府行为就难以与其应然的身份相适应.因此,如何从观念层面、体制层面以及制度层面反思并重构我国的行政监管制度应当是当前行政法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能否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如何制定一种合理的制度对其行为加以规范和引导。作为制度的供给者,政府必将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轨的变革中,由于政府“经济人”行为的客观存在,它具有了变革的主客体的双重身份。政府应通过制度创新,增强自身和其他经济主体的内在动力,以推动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着较为积极的态度,但从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来看明显存在着内容单一、缺乏有效途径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必须在思想认识层面、具体操作层面及制度保障层面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传承体系,从而有效地实现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  相似文献   

12.
国有产权代理人选择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变迁,引发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扬弃与重构。为了寻求国有产权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形式,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质是实现市场性委托代理契约对行政性委托代理契约的置换。这种契约置换能否有效地得以实现,关键在于作为国有产权所有者的国家如何通过委托代理契约,选择国有产权实际运作的代理人。在中国步入市场经济的体制变革进程中,国有企业经营者犯罪问题日益突出,这表明国有产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委托代理问题。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就这一现…  相似文献   

13.
浙江中小企业竞争力及其提升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 ,浙江凭借先发性体制优势经济迅速发展 ,并形成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格局。这种格局 ,在推动浙江农村工业化和经济总量扩张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 ,面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加入WTO的新形势 ,浙江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能否顺利实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 ,能否顺利实现产业升级 ,面临新的考验。加快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是浙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的信用问题突出表现为市场信用危机与政府信用危机.从中西比较的社会学立场出发,中国当下的信用问题固然有着文化传统的伦理因素,但是组织层面的结构滞后应该是首要的动因.从以西方资本主义生成与发展为背景的经典社会学理论来看,现代社会分工很大程度上凸显了职业伦理之外法入团体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以法团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制度传统积极促成了"国家"与"社会"之良性互动与相互制衡,这应该是形成良好市场信用乃至政府信用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5.
经济体制改革对企业制度变革存在制约和影响关系.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来看,经济体制、政府行为都是影响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企业制度建设要解决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历史负担问题,制度不完善问题,与经济体制改革相衔接问题等等.本文从企业制度理论和系统理论的观点出发,研究和探讨国有企业制度变革的两个问题:国有企业制度变革的成本构成和社会总成本控制问题;企业制度变革中的经营者选择与监督问题.  相似文献   

16.
潘建林 《兰州学刊》2005,(1):141-143
本文针对浙江出现的"民工荒"现象,结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相关资料及长三角经济圈环境,对浙江农民工结构性短缺进行了合理性分析,以期能促进城市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新进展,推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所提出的"积极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初步确立,并形成较好的政策效果,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从财政负担来看,地方政府负担太重、落后地区和农业人员比重大的地区负担尤其重;从养老金来看,财政补助力度过小、补助办法有失公平,且难以形成足够养老的给付水平;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来看,后者的补助力度更小,有违公平.  相似文献   

18.
政府行政执法责任制度需涵容于责任政府的理念之中,应是保障政府依法行政的根本制度,实施该制度的关键在于形成责、权、利协调机制,同时在于责任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19.
孙晋  钟原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4):145-154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应兼顾公平和效率价值,其中前者通过政府制度供给的方式维护,后者则由市场竞争机制予以保障,这是该战略实施的理论逻辑,其法治保障也围绕此展开。政府方面,中央政府应在尊重地方差异的情况下合理制定财政、金融以及产业政策方面的宏观调控法规,地方政府则应从城乡一体、户籍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其公共服务职能。市场方面,从微观层面来看应通过竞争执法与私人执行的相互协调具体保护各区域经营者的竞争利益;从中观层面来看竞争法应进一步发挥其"创造"竞争的功能,通过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来限制部分区域公权力对竞争秩序的妨碍;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应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从而在全国建立起统一、开放的竞争体系,实现整体竞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列车的不断提速,各种环境污染事件也接踵而至,尤其是企业生产缺乏制度约束,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主因。因此,大力推进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出于节约成本、维护企业形象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考量,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做好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同时,凝聚政府政策引导、社会公众监督、市场经济调节和企业自律五个社会层面的力量来形成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合力,是解决企业内部和外部生态文明制度环境不协调这一现实问题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