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容简介]全文共有五个部分:一、本研究的语料来源;二、译介语;三、源出语;四、非汉语外来词;五、汉语借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语法化学说的指导下讨论了中古汉语语气副词的形成,认为其形成方式主要有五种:他类词语法化为语气副词;同义复合形成新词;句法结构固化为语气副词;跨层结构凝定为语气副词;附加后缀形成新词。形成特点主要表现有三种:汉语自然音步规律对双音节语气副词的形成产生影响;语气副词的平行虚化现象普遍;重新分析和类推成为语气副词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汉语网络语言影响藏生汉语习得的情感,影响藏生汉语习得中“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数量和质量,影响藏生对汉语社会文化的适应和趋同程度。这些影响主要与汉语网络语言使用失范、内地藏生汉语习得与汉语网络环境脱节、汉藏文化障碍影响汉语网络语言的推介等因素相关。据此,文章从二语习得的角度提出解决对策:培养藏生对汉语网络语言的价值观和情感;引导和规范汉语网络语言,优化网络环境;寻求藏生汉语习得与网络社会生活的契合点,提高“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喀麦隆汉语推广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方兴未艾,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本文以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喀麦隆人对中国的认识和态度以及对汉语学习的实际需求和动机。结合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采取措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加大对喀汉语推广的投入;调整教学重点;更大地发挥孔子学院的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1)汉语正反问句的类型;(2)与各种类型的汉语正反问句相应的英语疑问句,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对文学语料中指示照应进性定量对比研究,发现:英汉语都使用指示照应;然而,差别也很明显:1)英汉语各自指示照应使用频率的差异很大;2)源语与目标语的指示照应的数量不一致;3)this/that与“这/那”不完全对应。两种语言都使用照应,是由于它们具有近乎相同的表达力;存在差异则主要是由英汉语各自的功能负荷不同,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翻译中目的语规则的限制、英汉语言心理和社会等因素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动词、名词、信息含量、适应科技发展、能在电脑中快速传递等五个方面 ,论述了汉语作为信息载体的独特优点。中文动词没有动态与人称的变化 ;汉语名词没有性、数、格的变化 ;汉语的信息含量高 ,用少量的字即可表达非常丰富的内容 ;汉语能适应科技发展的潮流 ,一般不需另造新字 ;汉语能在电脑快速传递。 2 1世纪汉语将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的情况下,汉语词汇的研究应该从基点开始,深入考察包括认知在内的汉语词汇形成发展的机制,以求新的突破。从汉语词汇的实际出发,以认知活动中的隐喻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三个问题:一,隐喻作为汉语词汇形成发展的一种动力;二,隐喻作为汉语词汇形成发展的一种方式;三,隐喻作为汉语词汇形成发展的一种效应。  相似文献   

9.
汉语学界对于汉语时态的存在与否及其体现方式已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其角度主要是传统语法。文章从系统功能视角对汉语时态系统及体现方式进行探讨,旨在呈现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描述。研究表明:汉语中存在有标记和无标记即零形式的时态;有标记时态主要通过语法化手段、准语法化手段和词汇化手段来体现;而无标记时态的判断主要依据小句中谓体本身的意义,另外,语境也对时态的确立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赵元任先生在汉语声调研究上的贡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着重介绍赵元任先生对汉语声调研究的几项主要成就:(1)开展了汉语声调的记调方法。(2)创制五度制的声调符号。(3)归纳出北京话的连读变调规则以及字调与语调的关系。(4)指明汉语语调和英语语调根本不同之处:英语是声调曲线的起伏,而汉语是基调高低的差别。他这看似简单、实是精辟的论断,足为今日研究语调的指针。本文并对他那常被人们误解的、关于字调和语调关系的“代数和”、“小浪加大浪”的生动比喻,加以解释和澄清  相似文献   

11.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汉语史研究的集大成者,所收录的词条迄今最多,释义也较为允当。但结束部分近代汉语文献来看,《汉语大词典》尚存在以下两方面不足:一是词条失收;二是义项不全。文章分别选择近代汉语时期常用的十一个和三个典型性词语加以说明,以就教于方家,并供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汉语能愿结构的否定式在哈萨克语中主要有五种形式表达。用主谓结构表达形式,包括主语是否定结构、谓语是否定结构和主谓语都不是否定结构三种类型;用动词“愿望式”的否定结构表达形式;用动词的否定表达形式;用复杂谓语的否定表达形式;用状述结构表达形式,包括状语是否定结构和谓语是否定结构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汉语的社会功能为基点,结合民族高等教育的特点,从五个侧面讨论汉语运用能力应当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  相似文献   

14.
近代汉语副词简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在对近代汉语的几部重要白话文献中的副词进行了穷尽性调查的基础上,描述了近代汉语副词的基本面貌,并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论述了近代汉语副词的基本特征:1.从共时的角度看,它是一个具有不同时间层次的词汇系统;2.从历时的角度看,它是一个相对稳定而又不断发展变化的词类;3.它的共时状态和历时演变都是与整个汉语的历史演变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5.
世声论点     
《山西老年》2011,(11):13-13
2011年度网络流行语:“最具说服力奖”反正我是信了;“最流行大奖”Hold不住了;“最佳汉语语法大奖”我了个去;“最废话大奖”你懂的……  相似文献   

16.
李新魁教授对汉语方言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魁教授对汉语方言研究的贡献:一是对广东闽、粤、客方言的描写研究;二是对上述方言与汉语语音史关系的研究;三是对汉语方言史的研究。李教授治方言学有三个方面的经验:一为点面结合,既博且精;二为“死”“活”结合,相互印证;三为动静结合,着眼发展;四为长短结合,换而不舍。  相似文献   

17.
国际汉语初级教材需要在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将文化因素适时、适量地呈现给第一次接触汉语文化的中学学习者。教材编写要格外注意承载文化差异的五类文化词语的编排选择问题,尽量减少失误。三套较有代表性的海外汉语教材对五类文化词语的选择和编排,都达到了根据汉语语言学习规律,根据语构、语义和语用层面不同的学习阶段,阶段性、系统性讲解汉语文化因素的要求,但是在某些方面,如文化适应性、地域性和文化多元性方面还有失误。  相似文献   

18.
汉语空间特质的研究需要加入时间的维度。它并非没有时间,而是将时间“空间化”了,呈现出汉语“时间空间化”的特质:从“象”的角度看,汉语“时间空间化”表现为孕育性时刻的象的建构;从“意”的角度看,它表现为空间并置的隐喻诗性空间;从“情”的角度看,它是“现在时”的当下感和超越感。汉语的“时间空间化”与古代诗学形成了逻辑清晰的因果关系。这使得汉语本身天然就具有诗性和艺术性,也是古代诗学能够独步世界文学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接受新知识的需要,汉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具体表现在口语文体的出现和大量新词的产生。来华传教士最敏感地体会到了汉语的这种变化,并将这些变化记录到自己的著作中。从A.H.Mateer和E.Morgan的著作中可以观察他们所捕捉到的汉语的新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原因:留学生是新文体和新词语的积极引入者和使用者,报刊推动了新文体和新词语的普及;日语书的翻译以及日语词汇的借入是汉语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新词缀大大增强了汉语的造词能力。  相似文献   

20.
“癊”是中医古籍中的多用字,《汉语大字典》中释义为:①心病。②(血)痕。根据中医古籍的实际用例,考证“癊”字在中医古籍中实际上应有以下4种用法:①“癊”同“饮”,痰饮;②“癊”同“阴”,阴病;③“癊”同“瘾”,瘾疹;④“癊”同“印”,印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