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史长廊     
魏征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谏议大夫,是唐“贞观之治”的核心人物。在辅佐唐太宗治国时,他抱着“耻君不及尧舜”的心情,17年如一日地“随事谏正”,直言主讳,对唐太宗治理好国政,建立强盛的国家起了很大作用。唐太宗曾称他是“一面镜子”。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57岁的魏征由于操劳过度,体弱多病,向李世民恳切地请求辞职。他提出了三个理由和愿望:一、年老多病,精力不胜所任;二、退位让贤,以顺应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三、愿当有衔无职的散官,“拾遗补阙”,经常提出意见和建议。魏征退位以后,仍继续关心朝政,进谏如流。其中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就是他退休后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写给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篇著名奏疏。他指出: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君王必须积聚德义,做到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厉行十思。在我看来,魏征所提出的通过“积德义”实现长治久安的纲领性意见,所强调的“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的安国良策,以及通过“十思” 自戒和选贤任能的干部政策,从而达到“垂拱而治” 战略构想,对今天我们党领导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文将紧扣“十思”,从六个方面试作简论。  相似文献   

3.
唐朝初年“贞观之治”的出现,自有其多种主客观条件,而谏诤之风的盛行,则是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贞观一代,“主纳忠谏,臣进直言”,蔚然成风.这种谏风的形成,是与唐太宗李世民和宰相魏征君臣之间“有同鱼水”的关系分不开的.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徙家相州内黄.他少年时代孤贫落拓,曾出家为道士,但好读书,尤属意纵横之说.大业末年参加过瓦岗军起义,后来又在河北窦建德起义军中做过事.窦建德被擒,他为太子李建成主管经籍图书,颇受器  相似文献   

4.
唐太宗的政绩,前人论述甚多,而对其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却少有专述。本文拟从这方面,试加评论。(一) 隋末战乱,古籍散亡极为严重。唐高祖李渊采纳秘书监令狐德棻的建议,用高价购募遗书。与此同时还增置楷书,组织专门人才缮写古籍,其结果是“数年间群书毕备。”(《唐会要》卷三十五)唐太宗在继承父业的基础上,于贞观二年接受魏征的建议,对五经、史记、诸子、诗赋等,重新校定,“数年之间,秘府粲然毕备。”(引文同上) 为了治国急需,唐太宗于贞观初年命魏征、虞世南等人编写《群书治要》,凡五十卷。资料取之于六经、诸子等古籍。贞观五年该书完成,太宗赐诸王各一部,以备攻读。(《唐  相似文献   

5.
一 唐人吴兢所撰《贞观政要》,是一部研究唐初历史十分有价值的政论性文献。全书共十卷,四十篇。它记载了贞观年间(公元六二七——六四九)唐太宗李世民及其臣僚们,如魏征、房玄龄,王珪、杜如晦、褚遂良、孔颖达、虞世南、温彦博、岑文本、马周、戴胄、姚思廉、杜淹等四十余人关于“治国安邦”方面的言论,其中有唐太宗和左右大臣的政论,有大臣们的奏疏和有关重大的政治措施等等。可以说《贞观政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唐人吴兢所撰《贞观政要》,是一部研究唐初历史十分有价值的、政论性的历史文献。全书共十卷,四十篇。它分类记载了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唐太宗李世民同其臣僚们,如魏征、房玄龄、王珪、杜如晦、褚遂良、孔颖达、虞世南、温彦博、岑文本、马周、戴胄、姚思廉、杜淹等四十余人关于“治国安邦”方面的言论,其中有唐太宗和左右大臣的政论,有大臣们的奏疏和有关重大的政治措施等等。可以说《贞观政要》内容丰富,涉及到的人和事甚多,不仅有史料价值,并且也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魏征史论所体现的进步历史观张淑芳魏征是唐初重臣,既是政治家,又是史学家。他学识渊博,观察问题敏锐,很有政治远见,他的政治思想.史学思想都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思潮。贞观初年,重修梁、陈及北齐、周、隋王朝正史,魏征以秘书监“总知其务,凡有赞论,征多预焉。”...  相似文献   

8.
魏征的道教美学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贞观名臣魏征是由道士入仕的政治家。因而 ,他的基本思想和治国方略中也体现出道家、道教的审美心态和价值标准。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认为魏征的美学思想对于初唐道教史和唐代美学思想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9.
我们评价唐太宗,离不开“贞观之治”,然而,要评价“贞观之治”却不能不论他的用人之道。这是因为唐太宗的用人之道既是“贞观之治”形成的因素之一,又是“贞观之治”的重要内容。唐太宗的用人之道主要内容表现在他的人才思想和制定并实施的用人政策中。正是唐太宗的进步的人才思想和用人政策,才促成贞观23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上的各项措施得以实现,终于达到天下大治、国泰民安。  相似文献   

10.
魏征是我国古代的著名诤臣。他的思想、观点和主张,对唐太宗有深刻影响,成为唐太宗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为了尽快医治隋束战乱所造成的创伤,使新建文的唐王朝政权得以巩固,他向唐太宗提出了一系列正确意见和建议,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出现了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贞观之治”。  相似文献   

11.
唐太宗以人为镜 ,隋炀帝是唐太宗的另一面镜子。在太宗眼中炀帝是个十恶不赦的暴君 ;魏征等贞观谏臣也常以炀帝为诫鉴 ,隋炀帝便以一个暴君形象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12.
吴兢与《贞观政要》——纪念吴兢逝世一千二百三十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兢(公元六七○——七四九年),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史学家之一,曾被唐人誉为“当今董狐”。他编撰的《贞观政要》一书,一直流传至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今年,是吴兢逝世一千二百三十周年。笔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表示对他的一点纪念。  相似文献   

13.
作为被后人誉为"千秋金鉴"的著名谏臣魏征,辅佐唐太宗成就了名垂青史的"贞观之治"。其"慎刑恤典、力戒任刑"的民本主义执法思想对唐代"法良政善"的贞观盛世局面之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而且对现阶段我国行政、刑狱等法制建构与完善具有重要镜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唐翠微宫考     
翠微宫是唐代著名的夏宫,位于长安以南,秦岭山脉北麓的翠微山上。唐高祖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时修建,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重新修葺。贞观二十一年和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先后两次在翠微宫上避暑,处理政务,并最终逝世于此。太宗之后,唐代君主便很少至此,翠微宫逐渐衰败,最后废宫为寺。虽然翠微宫作为夏宫的历史并不算太久,但是关于翠微宫的相关问题仍然值得学术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唐太宗经济思想的出发点是"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所以他重视农业,不失农时;提倡"克俭节用",节流为主,主张"藏粮于民".唐太宗的经济思想使贞观年间社会经济得以发展.唐代钱币的发行对经济发展也产生影响.唐代统治者没有认识钱币对国计民生的巨大影响,对钱币的政策反复较大.中唐之后,对钱币采取宏观调探,从而扩大了钱币的流通范围.  相似文献   

16.
唐太宗((599—649)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他统治时期,史称“贞观之治”.贞观治世的出现固然有各种原因,而贞观初年一次重要决策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太宗初即位时,形势相当严峻,“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扰,州县骚然……自京师及河东、河南、陇右,饥馑尤甚,一匹绢才得一斗米,百姓东西逐食.”当时经济非常困难,边防又很紧张,同时政治上也很不安定.农民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是“亡命山泽,挟藏军器”者,还大有人在,以至在《即位大赦诏》中还要严令“百日不首”者,“复  相似文献   

17.
以“贞观之治”把中国封建史推向极峰的千古英雄唐太宗,也曾有过“怕”的记载。据《五千年演义·隋唐史》披露:有人送给唐太宗一只善于捉鸟的鹞鹰,太宗爱不释手,玩赏如醉。一次,他带着这只心爱之物在御花园玩得正开心,人禀魏征有事面奏,唐太宗一时慌悚,忙把鹞鹰藏进怀里,待魏征走后掏出时,鹞鹰已断气憋死了。  相似文献   

18.
论贞观史学     
唐代是我国封建史学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而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史书修撰方法的变化,史学独具的特色和史观的进步性,尤其给唐代中后期和唐以后的史学以很大影响。今姑且称其为“贞观史学”,略加论述。一、修史方法的根本变革贞观年间,史书的修撰方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就是通过设置专门机构撰修国史(当朝历史)与前代史,实现了史书由私撰到官撰的转变。史馆,作为官修史书的机构,始置于北齐。在此之前。北魏节闵帝时曾设立修史局,并  相似文献   

19.
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至武宗会昌元年(841年)的214年间,唐政府发布了10多次婚姻诏令,它们与<唐律>中的<户婚律>一起构筑了唐代婚姻制度的基本框架.在这些婚姻诏令中,尤以贞观元年所颁布的婚姻诏令最为系统和集中,其内容不仅涉及婚龄、婚配人群、嫁娶原则等方面,而且对保证实施的措施也作出了种种规定,可以说是唐代婚姻制度的总纲,对唐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向.  相似文献   

20.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代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起步于“贞观之治”(公元627——649年)。唐太宗在隋末战乱之后,社会经济复苏的过程中,起了拨乱反正、奠定经济恢复发展基础的作用。从贞观至开元间,经历了高宗、中宗、睿宗、武则天四朝皇帝67年的过渡期。其中,实际统治时间最长(684——704年),影响最大的皇帝当数武则天。武则天承上启下,是促进“贞观之治”向“开元盛世”过渡的关键性的人物。因此,研究和探讨武则天的经济思想及其对唐前期社会经济的影响,对于认识唐代经济鼎盛期形成的原因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