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昌儒     
杨昌儒,男、布依族、民族学教授。1965年10月生于贵州省平塘县的一个农民家庭。恢复高考制度后考入贵州民族学院政治理论专业,1982年元月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干训部党总支副书记、学生处副处长、处长等职和贵州省青年联合会第四届委员。现任民族语言文学系主任,贵州省青年联合会第六届委员,兼任贵州省民族研究会常务理事、贵州省布依学会秘书长、贵州民族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该同志曾多次被学院和贵州省高校工作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教育工作者。他在从事行政管理的同时,认真搞好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先后承担了《民…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比较文学学会’94学术年会今年年初在贵州民族学院举行。来自省文化厅、省社科院、省文联、省文史馆、民族出版社、省民族研究所、省艺术研究所及贵州大学、民族学院、教育学院、师范大学的数十位学者、专家出席了会议。年会以“文化转型中的传统与对话”为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学术讨论从以下几个课题展开。  一、采访与交流  与1994年第14届(加拿大)国际比较文学大会主题“多元文化与多语种社会中的文学”(Lite-latureinmulti-Cultureandmulti-LiagualSocieties)相衔接,本次年会在贵州民族学院召开有其特别的…  相似文献   

3.
由中南民族大学与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联合召开的"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第14次年会"2008年10月在武汉召开.年会的主题是改革、和谐、发展,关注的热点是西南民族发展的重大问题、认知中国民族学的"华西学派"、构建和发展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青年论坛、推进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农村改革和科学发展.这里对这次会议从三个方面做一个简短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论布依学     
布依学是一门以单一民族--布依族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自20世纪初开始,布依学经历了酝酿和萌芽两个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末布依学会的成立以及"布依学"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布依学学科的创立.布依学会作为学术团体所搭建起的学术研究平台,凝聚和整合了布依族研究力量和学术资源,通过各种形式学术活动的开展,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推...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人才史学会第五届年会在商丘县召开1994年10月21日至22日,河南省人才交学会第五届年会在商丘县睢阳宾馆举行。会议得到了商丘县委和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常务副县长吴宏蔚亲自到会祝贺,特别是商丘县建设银行和林河酒厂给予了大力支持。此次与会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6.
2013年10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中国辽金文学学会和山西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暨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会议主题为"多向交流互动发展:中国多民族文学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屈原学会第六届年会在江陵召开本刊讯中国屈原学会第六届年会暨学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于1994年6月13日至16日在江陵召开,中外楚辞学者80余人出席大会。我院中文系副教授罗漫(中国屈原学会理事、湖北省屈原学会常务理事)应邀出席并作大会发言,同时获...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语言学会第五届年会于元月五日至七日在我校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110多名代表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交流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向大会提交论文100多篇。大会共组织了八个专题学术报告。会议期间,常务理事会  相似文献   

9.
布依族有着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这些神话比较有系统地反映了远古社会布依族先民的宇宙观和美学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记录了远古社会布依先民的生活状况,是布依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但在民族研究者们的各种论述中,对布依族神话的分类都不是很明晰。为此,笔者尝试从神话内容上对布依族神话进行一个简要的分类,以期能对布依学的研究产生一定的启发和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贵州省的盘县,有一说布依话的所谓水族文化群体。其民族成分是20世纪50年代他们自己认定的。这是处于边缘文化状态中发生的"文化漂移"现象。本文从实际的田野调查中表述了它们的基本文化状态,解读了它们文化的布依族性质,以及文化的边缘性质。研究了其"文化漂移"的基本原因以及盘县说布依话的所谓水族的文化边缘性。  相似文献   

11.
侯绍庄     
侯绍庄,历史学教授,汉族,祖籍南京,1934年5月生于贵州清镇。解放初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转业后当过县、区干部,1959年在云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即在贵州大学历史系任教,1984年调贵州民族学院历史系任系主任,1988年3月从讲师越级晋升教授。现兼任贵州省史学会、文献研究会、彝学会副会长、贵州省布依学研究会名誉会长、贵州省水家学会、土家学会、仡佬学会顾问、中国民族学会、西南民族学会理事、郭沫若研究学会、先秦史学会成员,并兼任云南大学封建经济史博土生副导师。历年来,侯绍庄先后开出的课程有中国古代史、中国土地关系史、…  相似文献   

12.
全国综合大学《资本论》研究会第三届年会暨第三次学术讨论会,1990年7月25—29日在呼和浩特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三十所综合大学,和部分工科大学、民族学院的《资本论》教学和研究工作者,以及部分新闻,出版单位的代表共四十多人,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和资料二十多篇。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民族理论研讨会暨民族学会第二届第三次年会,1992年10月14—16日在武汉市中南民族学院召开。来自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南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全省各地、市、州的民族工作者,共50多人出席了会议,并提交了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19篇。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石川、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陈奇文、省民委副主任章孟林等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4.
布依山歌是布依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口头传承文学,研究、挖掘布依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对促进布依族地区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布依族是个热爱唱歌的民族,至今,基于用布依语对唱的"布依歌"的分析极少。文章对笔者于2007年和2010年在罗甸县所记录的罗甸布依歌进行分析,阐明罗甸布依歌的声调与旋律的关系、旋律结构与格律句、格律、对话结构各层面的基本特征,揭示罗甸布依歌的宽松性。  相似文献   

16.
布依戏是布依族民族民间的特色戏剧,其存在不仅与布依族的民歌、舞蹈、民间文学及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也与布依族的民族民间信仰密切联系,因此可以说布依戏是多元文化的结晶。本文以“过渡仪式理论”分析布依戏神圣空间的构建,以及神圣空间与世俗空间的转换、沟通,从而实现布依戏的神性和世俗性的意义。在这样的过程中,布依戏不仅仅是戏剧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布依族精神文化的载体,并且在布依戏中通过一系列的仪式构建的神圣空间来传递布依族文化的精神内涵。所以布依戏是一个娱人娱神的戏剧,这也是它有别于传统中国戏剧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7.
五十年代,党和政府为贵州的苗、布依、侗等民族创造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经国家民委批准试验推行,后因受“左”的干扰和破坏,被迫中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中央批准,1980年元月,国家民委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重申了党的民族语文政策,从此,民族文字的试验推行工作又得到恢复。贵州的民族语文工作,是继第三次全国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之后,于1981年开始在苗、布依、侗、彝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恢复四个民族七种文字的试点推行。在推行工作中,除彝文属于古老的表意文字外,其余六种文字都…  相似文献   

18.
2012年7月15-18日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教育专业委员第六届年会暨女性创新人才培养与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研讨会在贵州省贵阳市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华女子学院、贵州省妇女干部学校承办,来自全国的女子院校、妇女干部学校、以及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高校和部分党校、妇联从事妇女教育工作的专家学者等近百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华女子学院党委书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0月18日,安徽省社会学学会三届四次理事会暨中国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年会在江城芜湖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安徽省社会学学会主办,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承办,全省50余位社会学学会理事和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提交学术论文近40篇。围绕本次年会的主题“纪念中国农村改革三十  相似文献   

20.
布依-汉双语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布依族地区广泛存在的语言使用现象.可分为布依族母语强势型、汉语强势型和布依族母语濒危型三种类型.布依一汉双语消长的成因主要有4个方面.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布依族母语和汉语在黔西南地区不同双语类型中将出现不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