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教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环境类专业产教融合的培养目标是服务地方经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生态发展。该文针对专业培养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类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构建了生态视角下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双线并重、‘专业—科研平台—企业’三位一体”的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行业需要,精准培养和输出实操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通过深入研究人工智能时代下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吸纳高校、行业企业、第三方机构和政府等多主体参与,构建产教融合、校际互动、多元协同的新工科AI+工程人才培养共同体.建立了面向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和实践基地,建设成了成果与利益共享、共赢的新型协同育人机制,走出了一条契合行业需要的产教融合AI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已成为本科高校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法。而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在产教融合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和高校“三元”合力,实现深层次融合育人。该文以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湿地学院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为例,从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产教融合中的常见问题入手,创新性实施多主体一体化融合办学,三方协同整合各方资源,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并积极培养服务地方特色的生态环保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4.
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和推进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方式,新商业模式的出现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新商科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类专业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岗位技能的培养,通过建立现代产业学院实现对人才的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商科类专业建立现代产业学院要以"人才培养、融合共享、协同创新"为主线,实现教学与生产交互育人的轮辐式网状人才培养新形式,通过构建协同育人的实践性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实施师资队伍优化和分类发展、明晰服务定位、确定利益分配机制、建立有效的评估与监督管理体系等方面保障产业学院的运行.  相似文献   

5.
产教融合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升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校企研”多元主体协作共治育人模式,既发挥了各方资源优势,又可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补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短板。高校在产教融合方面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趋势及需求展开教育活动,让育人与用人的“最后一公里”更加顺畅。该文结合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分析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再结合多元协同培养机制,发挥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最大化作用。在提高教师综合水平、完善应用型人才评价机制的同时,实现高校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6.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校企协同育人的切入点,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研究以及构建新型育人架构的有效途径。该文基于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协同育人新思路,探讨了创新创业素质人才培养实践的具体实施过程。该思路与实践巩固强化了创新创业教育中校企协同育人的核心地位,调动企业内在动力,激发了学生的“双创”热情,构建了企业、高校主体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新范式,能够有力提高人才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产业学院是适应现代产业发展、深化协同育人的有效形式,但目前,现代产业学院仍处于发展时期,还在不断探索和完善。现代智能农牧装备产业学院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教师队伍、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构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实体,探索产业学院的建设模式,解决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打造高效产教融合的示范区,实现现代产业学院可持续、内涵式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数字化、智能化等为特征的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对本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学校创新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紧跟产业发展和技术革命,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长春财经学院充分发挥民办高校优势,“十三五”期间,构建了“政行企校”多元协同育人机制,与行业或区域龙头企业合作,创新打造了一条“双院制”下特色产业学院的有效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9.
该文面向自动化类专业人才培养,以“智能”为核心,实现新工科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智能”化升级改造,以“产教深度融合、学科交叉融合”为手段和实施路径,以“智能+”教学资源建设为载体,以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为目标,深度结合东北地区新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建设智能科技领域政校协同、研教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共同体;通过自动化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探索,构建了智能特色、产教融合、科教一体、“专创融合”、“思创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产教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校热企冷”、高职技能人才综合服务能力差等问题,提出利益共同体多元协同共建“跨专业、跨院系、跨行业”产教融合创新服务平台,开启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元协同、多方共享”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机制。实践教学表明:针对智能制造专业开展产教融合能让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工作,使自身职业技能更好地符合企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1.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强化工程教育理念,将新工科理念融入专业教育,构建五位一体的新工科协同创新育人平台,优化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众创空间,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多层级多平台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适应国家创新战略驱动发展的新工科人才,为工业强国建设、大众创新创业做好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12.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得以迅速推广,对实践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该文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针对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发展现状,深入开展问题梳理和理论分析,探讨并提出了适用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新路径,对提高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设应用型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具有一定指导与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搭建面向地方光电产业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针对这一问题,以梧州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群为例,面向梧州市、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及毗邻珠三角地区的光电产业,探索构建基于"产、赛、研、创"为基本架构的多维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新工科的内涵和要求推进学科和专业交叉融合,加快产教融合,促进成果转化,探索构建由国家众创空间、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相互协同的面向地方光电产业的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14.
该文围绕高校产业学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研究,讨论了产教融合的现状,从培养条件、培养理念、培养机制等方面探讨了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医药类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任务,在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师资力量、产学研用服务平台等方面明确了具体要求,并以广东药科大学智能康复产业学院为例,阐述了医药类高校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与成效,以期为国内外同类高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了满足新农科发展对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实践创新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及科技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因此,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根据湖南乡村振兴发展要求,针对现代农业对新农科人才的新需求和传统农学专业就业等质量评估问题,提出完善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对策:一方面,根据湖南省乡村振兴发展新需求,动态调整专业建设,包括新兴领域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对传统优势农学专业进行升级;另一方面,复合应用型人才按照专业认证和未来农业契合度的标准培养,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鼓励校企合作,建立地方特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发展个性化人才培养途径,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6.
面对新经济建设下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转变电气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推动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明确服务地方产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新能源产业需求为导向的知识模块,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工程实践和人文职业素质培养;强化一流课程建设,拓展第二课堂,深化产教融合,形成培养合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字经济的影响下,原有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已日渐落后,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高校亟须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营销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该文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深入剖析其“课程体系创新、产教融合实践、赛练结合牵引、质量保障支撑”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举措和实践效果,旨在推动高校结合数字经济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创新课程体系、促进产教融合、优化师资力量、加强质量保障,为新经济时代培养适合的创新型营销人才。  相似文献   

18.
在产教融合政策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下,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载体应运而生。为进一步推进职业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学院为例,该文从产业学院建设的意义和可行性、建设与运行模式构思、七大重点内容以及预期成效等多个角度阐述了产业学院的建设与实践,为其他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要求化工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还要将绿色低碳教育思想贯穿培养全过程。该文从目前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以培养“双碳”领域创新人才为目标,开展基于“双导、双创、双团”教育新模式的“双碳”人才培养,同时结合贵州省现代化工高质量发展需求,强化科教协同,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升绿色低碳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该文通过阐述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梳理了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从而进一步提出了分别从强化专业知识掌握度、“双师型”队伍建设、构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环境等方面培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以期为我国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