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过程育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系统地培养人才。创新创业(即“双创”)教育是高等教育主动响应时代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旨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该文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中心,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以“全过程育人”为突破口,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赛事活动、师资能力等方面探讨了对策,以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CDIO工程教育是从“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出发来探索工程教育问题,而大学通识选修课程作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开设的课程内容丰富,时间相对集中灵活而深受学生的欢迎。在基于CDIO的计算机图形图像类通识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研究中,依据CDIO的原理,以设计实验项目实例为教学主线,来贯彻和实现CDIO的让学生“在做中学和在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及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3.
该文基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围绕办学定位,紧密对接山西能源革命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以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按照OBE工程认证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反向设计课程,融入创新创业学分,构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将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程教学体系、基于学习成果导向(OBE)的教学评价体系,并完善从专业认知、课程实验实训到综合设计、专业实践的多层次、递进式实践课程体系等,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4.
该文在“复旦共识”“天大行动”以及“北京指南”等新工科建设“三部曲”的纲领性文件指导下,结合新工科视域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法律意识、生态意识以及工程伦理意识,具有解决涉及多学科交叉和多技术融合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探讨了新工科视域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同时,结合大学物理及相关课程,从教育教学方法、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的探索。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以及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理念下实施教育教学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基础引领、项目驱动、专创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已经进入真正的资源竞争时代。学生是学校的生存之本,而吸引优秀生源需要具有强劲的核心竞争力。在高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决定科研程度和教学水平的师资就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就要转变人力资源观念,重新定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人力资源价值定位,坚持实现以“顾客”为导向的理念;转变人力资源评价体系,建立合理的教职员工绩效评估机制;转变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有机结合学校发展与教师个人发展。  相似文献   

6.
转型期社区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社会建设和社区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我国社区工作人才存在总量不足、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不高、社会认知度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等学校,面临着观念转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实务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困境,严重制约了社区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在转型期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基础平台作用,以职业化为导向,以《社区工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基础,建构从“知识为本”、“能力为中心”到“服务需求为导向”的社区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浅谈如何强化高校图书馆的情报职能王艳华高等学校既是"教育的中心",又是'科研的中心",肩负着培养建设人才,提供科研成果的重任。教学、科研需要大量文献,特别是以篇为单位或以观点,论题为单位的情报资料,这就日益对图书情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高校...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适应社会发展,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如何将学生纳入教学过程的中心,尚需进一步的探索。PBL教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高校教学过程中传统“三中心”的不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提高学生“以学促用”的能力,但也存在学生知识体系建立不完善、成绩评定不合理等问题。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下,针对当前PBL教学法的不足,探讨线上线下相互指导的新型PBL教学设计模式,引导和协助学生完成任务,完善课程教和学评价体系,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提供长效激励机制,探索适合不同专业背景、知识基础的学生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占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制高点,亟须全面推进高校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改革。当前高校工科专业核心课程普遍存在实验设备缺乏、平台建设落后等问题,导致实验环节无法有效开展,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严重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基于上述问题,该文结合自动化专业教学实践,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自动化核心课程为基础,探索创新实践共享平台建设新途径,提出“兴趣激发—基础夯实—综合实训—项目升华”的“递进四层级”课程平台培养新模式,助力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将“双创”教育融入新文科建设是当前高校推进学科发展的重要任务。该文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角度,通过文创产品创意设计课程的教学与学情跟踪,反思在实践教学中该课程的教学现状与问题,并探讨在新文科理念指引下,以“双创”能力培养为导向,采用创新型项目式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与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以满足“双创”背景下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高校在基础课中实施分层分级教学是贯彻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组织形式,对夯实学生数理英语基础、开展后续专业阶段学习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该文对基础课分层分级教学的理念、实施方案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致远学院基础课程实施分层分级教学的经验,提出了分级教学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高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该文针对地方高校电类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的育人理念,建立了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探索了校校、校企、校所和校地的多方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了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形成了地方高校电类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OBE理念的核心是“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契合新时期国家对于高等本科教育的要求,以OBE理念为指导,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后对照各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大纲的修订,以此达成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土力学主要研究土及土体的强度、变形及渗流三大特性,是土木工程重要的专业核心课。该文基于OBE理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及方法、课程考核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土力学课程改革的详细探索,以寻求有效途径、提升教学效果,最终达成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以涉农高校工科在校学生以及近年来毕业学生为调研对象,以既往培养成果为比对基础,力求突破对涉农高校工科学生“双创”人才培养的传统认识,以及契合人工智能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紧密联系人工智能理念与技术,大胆提出构建人工智能视域下涉农高校工科学生“双创”人才培养的“三赋能、双汇智、一循环”生态链新模式,切实加强与改进涉农高校工科学生“双创”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分析生态链模式的新问题、新特点、新规律,以期推动涉农高校工科学生“双创”人才培养在人工智能视域下的生态链新模式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5.
智能开采是当今科技发展趋势下采矿工程发展的新阶段,培养新型采矿人才是煤炭类高校的时代使命与职责。基于产出导向教育理念,以智能采矿导论课程为例,在专业课程教学层面实现了“毕业要求—课程目标—教学过程—目标达成评价—薄弱环节改进—毕业要求”的闭环,高质量完成课程教学,保证了教学产出与教学过程的一致性。产出导向教育将成为智能采矿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原则,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6.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新工科建设,对地方行业类高校研究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分析了传统研究生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齐齐哈尔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理念,重点从课程体系、项目牵引、科教融合、产学协同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实现了科研反哺教学、科研教学相长,探索形成了“科教融合、产学协同”的地方行业类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期为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是建筑学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建筑学专业学生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在传统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上轻课下和重结果轻过程等诸多问题。在新工科背景下,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目标,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建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新文科大外语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日语核心素养是高校日语教育深化推进的重要抓手。该文在厘清高校日语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立足“五位一体”分析框架,阐明了高校提升日语人才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即构建一个以日语核心素养课程体系为抓手,以革新教材为载体,以创新教学法为方式,以教学评价为推手,以教师能力为保障,以实践环境为支撑的完整日语人才培养体系;并以浙江省某高校为例,分析了其在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实践中提升学生日语核心素养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是培养国家建设所需创新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课程教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托,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加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使其符合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该文通过重塑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改革考核方式等,对环境化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融合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新型农业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张河川  李如春 《社会工作》2011,(4):39-42,44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开放性、探究式教学互动模式,对研究性大学及创新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基于研究性学习与社工教育实务特质的高度契合性,本文以“老年社工”课为平台,以“老年研究小组”为切人点,以研究性学习为途径,总结了为期五年“以问题为导向,教、研、实务三结合”的教改对职业社工素质培养的效果,并就本土社工教育的学科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