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化育人工程,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群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专创融合”不紧密、课程体系与实践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三体系、三衔接”创新能力培养路径。通过深度调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和创新人才要求,构建职业技能与工程创新能力纵向衔接的进阶式创新能力体系,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了职业技能训练与工程技术创新训练纵向衔接的层次化实践体系、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有机衔接的融合式课程体系,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的实施,社会对高校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从分析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现状出发,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以“学科竞赛”“科研训练”这两种训练模式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及这种模式顺利开展的保障条件和关键因素,形成“双驱炼双能”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3.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决定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岗位竞争力、创新能力以及未来职业适应能力。校内实践课是实践教学的核心部分,因此,校内实践课质量至关重要,决定实践教学的质量。该文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校内实践课质量评价现状,构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多维立体式”校内实践课质量评价体系,并对评价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新工科、一流课程建设下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该文针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以往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创新能力不足、不会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等,在一流课程建设中,以工程项目牵引,构建“理论教学、实验、工程实践能力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一体化课程体系;采用“结合优秀教学资源线上线下多种混合模式”的教学方法;构建“五阶段、三层次”的多元过程考核模式。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双一流”建设不仅为部属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要求,也给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带来了压力。该文根据创新能力培养内涵,分析了地方高校目前存在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过程同质化、导师责任心不强等问题,探索了研究生培养目标顶层设计,构建了协同育人新模式,完善了创新培养过程管控机制,形成了多元化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等,并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创新成果,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要求化工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还要将绿色低碳教育思想贯穿培养全过程。该文从目前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以培养“双碳”领域创新人才为目标,开展基于“双导、双创、双团”教育新模式的“双碳”人才培养,同时结合贵州省现代化工高质量发展需求,强化科教协同,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升绿色低碳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三融合”是指将学科知识、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课程体系。“两提升”是指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一促进”是指通过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通过采用“三融合、两提升、一促进”的大学课程建设模式,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占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制高点,亟须全面推进高校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改革。当前高校工科专业核心课程普遍存在实验设备缺乏、平台建设落后等问题,导致实验环节无法有效开展,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严重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基于上述问题,该文结合自动化专业教学实践,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自动化核心课程为基础,探索创新实践共享平台建设新途径,提出“兴趣激发—基础夯实—综合实训—项目升华”的“递进四层级”课程平台培养新模式,助力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该文在“复旦共识”“天大行动”以及“北京指南”等新工科建设“三部曲”的纲领性文件指导下,结合新工科视域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法律意识、生态意识以及工程伦理意识,具有解决涉及多学科交叉和多技术融合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探讨了新工科视域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同时,结合大学物理及相关课程,从教育教学方法、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的探索。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以及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理念下实施教育教学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基础引领、项目驱动、专创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该文结合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回顾南京工程学院基于超星“一平三端”平台实施教师培训的实践,以构建“研训用创”的进阶式教学能力提升体系为目标,通过利用“一平三端”和多种信息技术手段,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师培训模式,实践和探索提升高校教师混合式培训实效的路径,并为持续优化改进教师培训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需要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该文基于产教融合背景,探讨了产教融合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双师型”教师的评价机制,从“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实践能力培养和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为民办高校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部分乡村教师教育理念陈旧、专业化程度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该文首先分析乡村教师创新能力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其次提出创客文化视域下乡村教师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包括建设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创新教学内容、增强职业技能训练、加强基础教育与各大院校的衔接、加强教育实习与见习的管理;最后通过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实施计划三个步骤,完成乡村教师在创客文化视域下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专业坚持“厚基础、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医学专科人才。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在从事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疗、康复指导等工作时,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校企协同育人不仅能提高临床医学生实践技能,亦是培养其实践精神、创新意识的有效措施。该文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探索基于校企合作的“12345”育人模式,为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双一流”建设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药学是实践性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渗透的特点。实验教学是培养药学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以药学综合实验课程为例,分别从课程建设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为药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改革的重要措施,而教师是“双创”教育的实施主体,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文基于“双创”背景,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的教学现状,并从创新创业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培养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开展研究。以期通过此研究,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角色转换路径提供借鉴或参考,从而更好地提升高职教师的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6.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主体,其教学水平和素质对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教学全过程进行评价。但以往的评价体系难以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全过程进行有效评价。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基于“三教”改革背景,设计了一种新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首先对“三教”改革背景进行介绍,再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实践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评价效果,以期通过该研究为后续的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建设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推动“双高计划”顺利实施的创新措施。该文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例,探讨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路径,提出了创新“双路径、递进式”育才模式、实施校企人才双向流动计划、实施多元平台打造计划等措施,为提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应用型工科类高校提升教师工程教育教学创新能力,旨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该文为了进一步理清应用型高校工科类教师工程教育教学创新能力的内涵,首先通过网上问卷星平台、座谈会、视频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了调研。然后,根据调研分析结果,从工程应用研究能力、工程实践指导能力、课程建设创新能力和教研团队建设能力等方面建立了应用型高校工科类教师工程教育教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基于指标体系建立,从实施创新服务计划、实施教师内塑计划和加强组织建设方面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有效转变了教师的工程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与工程教学研究能力,加强了教科研团队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9.
生物技术人才对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和产业进步至关重要。产学研协同育人是服务产业需求、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该文从提高生物类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性出发,分析当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应用创新型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和新思路,针对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利用学科资源优势,以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核心,通过学科、平台、项目、机制四项驱动力,构建“一核四驱”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创新实践平台、产学研协同育人体制机制等方面改革和实践,提高生物类专业人才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专业人才,为山东乃至全国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20.
该文探讨了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新工科建设需求为契机,积极探索工科与艺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相互交叉的可行性,探求工科与艺术交融的新思维、新方法;详细阐述了“工艺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群设置、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