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作为新工科建设专业的代表,智能建造专业存在专业建设时间短、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在智慧建造产业学院与智能建造专业协同发展背景下,该文从智能建造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入手,分析了人才培养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出发,分析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基于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重构、学科间交叉融合、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完善、师资队伍发展及建设、校企深度合作等角度,探索面向新工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智能建造专业就业情况进行分析。该研究为新工科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等专业正在积极准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申请工作.金工实习是支撑机务类专业学生综合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此背景下,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遵循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对我校金工实习实训体系进行了不断建设与持续改进.实训体系由具有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习安全保障体系和成果导向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组成.  相似文献   

3.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为适应土木工程专业技术的智能化发展需要,推动智能建造人才培养模式革新,该文通过智能建造调研活动,开展了土木工程专业智能建造方向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通过重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多学科深度融合,构建了多主体多维度的实践教学模式;成功开设了智能建造新工科实验班,增设了3D打印技术,且与新材料研发相结合。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为智能建造专业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工程训练中心的先进制造实训教学模块以其特有的学科交叉性质,融合了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将工程训练中心的实训教学体系引向纵深发展,在给学生带来前沿科技体验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科融合意识.不仅如此,该模块还可以为工程训练中心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种类繁多的基本素材,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训基地之一.可以说,先进制造实训教学模块不仅是教学场所,更是新工科背景下工程训练中心进阶的孵化器.  相似文献   

5.
在新工科背景下,该文针对传统金工实习和项目驱动式金工实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创新竞赛智能小车和项目教学理念,以新整合的工程训练中心为综合实践平台,进行了课程重组,构建了机-电动态融合项目式工程训练的教学模式,旨在进一步提高课程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上的作用。实践表明,课程改革后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下落实全面人才培养的目标,对新工科背景下的机电融合实训改革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将持续改进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来支撑,最终为专业改革方向提供依据.基于工程教育理念,遵循面向学生能力产出,以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为落脚点,促进物联网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输出,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柔性制造系统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典型应用,它涵盖的学科知识广泛,应用的制造技术集成度高,涉及的加工工艺新颖.工程训练课程是大学生学习工程知识、感受工程文化、培养实践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可以巩固理论知识,拓宽专业视野,提高劳动素养.在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背景下,柔性制造系统加入工程训练课程中,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工程文化的体验、更先进的制造技术的训练、更坚实的学科竞赛的支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不断深化改革的要求.在当前教育改革新形势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格外关键.另外,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等新工科专业的建设也对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工科专业实习课程面临现实困境、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虚拟仿真教学显现出独特的优势.该文结合制药工程专业开展毕业实习虚拟仿真教学实践,阐述了虚拟仿真教学实施流程和实践经验.实践结果表明,虚拟仿真能够有效解决疫情防控背景下企业实习难题,具有传统"实地"实习所不具备的优势,学生有学习热情高、主动性增强等表现,教学效果良好.将虚拟仿真与传统"实地"实习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协同进行,能够显著提升实习实训等实践课程教学质量,为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该文为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实习、实训等实践课程虚拟仿真教学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电子电工实训课是电类相关专业工程实践能力训练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工科大学生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各类新型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和教育科技的不断更新发展,亟待对电子电工实训课程进行改革.该文分析了目前电子电工实训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足,提出将智能小车应用到电子电工实训中,为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创新实训培养方式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该文根据结构风工程课程的特点以及土木与机场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教学目标,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国家一流学科,基于虚拟仿真技术,从教学方案设计、创新实践以及虚拟实验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了结构风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旨在为土木与机场工程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提供技术领先、性能优异的创新实验平台和环境,突出专业特色,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升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道桥专业是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重要专业.近年来,随着BIM、云计算、智能建造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以及节能、绿色、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转变,高校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探究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基于学校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的背景,明确道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旨在构建多维融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建造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为了实现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对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手段,也是保障应用型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对这一新型人才能力的培养体系还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和评估,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难以实现培养目标,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该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改进粒子算法运用到各项指标权重的优化计算中,以期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HVAC工程训练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特色课程,是培养学生应用技能的一门专业实践课.IEET工程认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在IEET工程认证下,从HVAC工程训练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及课程的教学评价等方面,对HVAC工程训练课程进行了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14.
制药工程是一门涵盖药学和工程学多个学科的复杂专业,要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旨在为国家培养具有医药专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医疗行业发展提供动力。疫情期间各地高校线下教学纷纷受到限制,而互联网提供了多个线上平台。通过钉钉平台进行制药工程专业的线上教学,可促进师生交流,减少教师负担,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授课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信息化集成的新工业革命方兴未艾,教育部为了应对国际化、综合化、交叉化知识发展的新局面,要求工科专业完成工程教育认证,与世界工业体系接轨,实现"老工科"按照行业形势向"新工科"的升维.基于这一背景,新疆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工程对学生制度、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及持续改进的探索已刻不容缓.该专业以建立学生长期学习跟踪与评估体系为切入点,形成合理的学业跟踪制度,围绕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及培养目标,以期培养出胜任勘查任务、服务边疆、对战略大宗资源/能源预测及评价具有先进地质理念、较强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地质人才.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多层次、多元发展的新阶段.面向未来,河南科技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以参加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以OBE理念为导向,建立了本专业人才评价和反馈的长效机制,修订了专业培养目标,重新规划了课程体系,突出基础课、公共课的启蒙和引领作用,深化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提升了硬件配套和教师业务能力,完成了一次创新创业教育的纵深改革.希望这次改革探索能为其他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双创"教育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可以提升专业影响力、社会认可度与国际知名度,它指引着交通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部分应用型大学的交通工程专业由于办学基础薄弱,在教学质量、产教融合、竞争力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能满足专业认证要求。该文在明确应用型大学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建设的逻辑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目前很多高校工程训练中心都开展了创新创业课程,工程实践内容的设置是提高创新意识和培养创业能力的关键环节.工程实训课程应进行综合性改革和建设,针对不同实训内容和功能,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认识到工程认证对于提高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接受相关理念并积极引入实践。该文着重分析了工程教育认证的必要性,以陕西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引入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建立了“评价—反馈—改进”的机制。通过内部和外部评价、反馈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水平。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教育质量,该专业的认证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不断优化和改进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和期望。  相似文献   

20.
吴哲 《创新》2019,13(3):32-39
在某种意义上,"善"本应是工程的自身属性以及最高级指导原则之一。工程的伦理评价应与工程绩效评价一同构成现代工程评价体系。然而现实工程中,由于责任主体的多元化与约束机制的欠缺,工程伦理评价的落实却非易事。通过在工程的"实"与"善"同时聚焦的工程师角色上准确定位,赋予其更多的权力与责任,并适当借鉴科学、技术领域内的匿名评审与法律领域内的陪审员制度,或可对面向未来文明形态的不断发展着的工程转型提供帮助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