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传统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把每一门课程(包括实践教学课程)都作为独立的知识点,未能体现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专业知识之间的相关性,实践教学更是如此。针对实践教学现状,结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特点,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提出知识点关联的指导原则,设计了实践教学平台的总体方案,以及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更好地推进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该文对当前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的途径、存在的问题及思考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项目驱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以及在互联网环境下,以虚拟现实技术为载体,建设以元宇宙为代表的多种虚拟实践平台。探索了以毕业设计改革为契机,开拓实践训练新平台,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毕业设计过程,实现全员参与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新思路。实践案例表明,创新实践训练平台多元化对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MOOC高分子物理课程共85个视频的建设,将核心知识点进行梳理,并进行英文翻译,分析课程内容的逻辑关系,结合课程实际和认知规律,构建划分知识点后的“碎片式”课程目标和大纲;开展聚丙烯发泡材料综合实验设计,将课程主要知识点串联起来,以高分子物理核心知识点为基础,以科技前沿为引导,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进行了知识重构、能力提升、素质塑造的课程改革实践,对专业性、基础性较强的专业理论课程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新工科背景下,该文针对传统金工实习和项目驱动式金工实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创新竞赛智能小车和项目教学理念,以新整合的工程训练中心为综合实践平台,进行了课程重组,构建了机-电动态融合项目式工程训练的教学模式,旨在进一步提高课程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上的作用。实践表明,课程改革后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下落实全面人才培养的目标,对新工科背景下的机电融合实训改革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工程训练中心以"开放、创新、匠心"为指导思想,以传承"工学并举"校训为重任,以"学生为本"为原则,以竞赛、微创、匠心项目等为载体,依托工程训练平台,构建了基础认知—技能提高—综合创新的开放性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经过几年的实践,该体系下的工程训练运转良好,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当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理论学习,轻实践训练;重知识积累,轻能力培养;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轻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基于此现象,该文针对性提出了构建"以赛代练、以赛促学、赛学结合"的新型实践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实现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开展了基于工程教育认证OBE理念的课程体系全流程反向设计,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重构,对支撑毕业要求的知识结构进行了调整,构建了多样化的素质拓展渠道和拓展课程组,深化核心课程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相互关联与支撑,有助于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符合新时代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对培养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校建立“专创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迫切需要。该文基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办学定位,以林产化工专业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师资建设、教学评价六个方面进行构建,形成“一心六面”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中,形成了实践与思政双向联动的育人机制“,项目实施—‘双创’竞赛—成果转化”的目标达成机制,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科教结合、专企合作”的长效教学机制。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提高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促进了专业学习与创新创业的融合,加强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联系,促进了教学成果与教学资源的积累,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家开始积极推动工科专业的改革和创新,要求根据行业需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对于油气储运行业来说,要求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生拥有管道设施安全方面的知识和解决复杂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针对课程存在的应试性较强、实用性不高等问题,教学团队将培养本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作为导向,探索学生课下学习软件操作,辅助课上理论教学,以工程实训代替课堂考试的新教学模式,构建以现场专家为期末答辩评委的课程评价体系,培养了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以及初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了学生对工程问题的敏感程度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工程训练作为工科类高校中参与学生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受益面最大的实践教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教育环节.立足高校工程训练教学,以培养跨学科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以跨学科工程训练教学为研究对象,探索跨学科工程训练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团队打造等方法,实现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该文以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为基础,融合虚拟仿真技术,实施以“明晰培养定位、重构培养体系、打造培养平台、健全保障机制”为路径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以贵州财经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例探讨改革成效,结果表明,该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提高用人单位的好评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教师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永忠 《社科纵横》2012,(7):167-168
中央要求重视并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高校要根据现行四门思政课的理论体系和学生综合能力训练的特点对实践教学进行"整体规划"。宜宾学院根据各门课的特点,在实践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义工、法制报告、社会调查、社会考察、影视教学、课堂讨论等形式,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训练,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不应单纯将暑期社会实践当作一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应将之同时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可以开展专题调研、挂职锻炼、管理咨询等与专业能力密切相关的多样化的实践形式。为保证实践效果,需实现暑期实践活动的课程化、机制化和基地化。  相似文献   

14.
逆向工程和3D打印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医疗等领域,二者联合使用是产品创新设计和快速原型制造的重要方法。因此,逆向工程与增材制造技术类课程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背景,狭义的增材制造主要是指3D打印技术。该课程一般在机械类专业开设,对授课教师的知识储备、授课方法及实践教学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课题组经过四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提出逆向工程与增材制造基础课程应以培养学生工程应用基础为主,应重方法技巧训练而轻深层原理讲授,实践教学应加强培养学生完整的产品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余冲  霍莹 《社会工作》2011,(3):26-27
不应单纯将暑期社会实践当作一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应将之同时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可以开展专题调研、挂职锻炼、管理咨询等与专业能力密切相关的多样化的实践形式.为保证实践效果,需实现暑期实践活动的课程化、机制化和基地化.  相似文献   

16.
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期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劳动教育与实践育人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专业性,二者在载体需求上具有相通性,在目的意义上具有一致性。为了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与水平,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依托,以学生社团组织为平台,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创新创业项目为抓手,以校园文化活动为动力,形成育人合力,推动劳动教育融入实践育人体系,切实发挥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该文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开展了以研究生为中心的沉浸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教学模式分别从设置教学目标与创设沉浸式教学环境、沉浸式教学的具体实施和沉浸式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研究生为中心和主体,采用灵活多样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加强互动及全程参与,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表明:以研究生为中心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相关要求,探索以提升工程能力为目标、以项目教学为主线开展数电实验.以一个小型数字系统为主线开展项目化实验教学,将数字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包含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关键知识点的单元电路,以一个单元电路为一个实验单元,在完成所有实验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组装联调,最后制成该数字系统.该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提高构建数字系...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探讨以学科竞赛为途径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模式.从参加理工科专业学科竞赛的学生管理、学科竞赛实践平台的运行和指导教师团队的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研究,提出了理工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教育模式,为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使毕业生具备IT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及素质,扩大毕业生就业选择的方向,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开设《电子商务系统测试》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的关于软件测试、系统测试等相关内容的课程往往仅以知识点讲授为主,难以实现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使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该文拟研究以实践为导向的电子商务系统测试课程教学体系,结合课程教学目标,探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从而实现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横纵向贯通、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