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适应我国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新技术发展,积极推动智能制造领域推陈出新,该文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工科背景下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践等方面对传统电气类专业进行改造升级的具体思路和实施办法,为郑州工商学院其他工科专业升级改造提供参考,为培养多专业交叉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双一流”建设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药学是实践性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渗透的特点。实验教学是培养药学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以药学综合实验课程为例,分别从课程建设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为药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流本科教育是培养一流人才的教育,一流专业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基本单元。在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河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明晰专业定位,凸显特色与优势,多措并举,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专业建设模式,建立了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该文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等方面介绍生物技术一流专业建设的举措与成效。  相似文献   

4.
“双一流”建设战略目标的提出,要求高校肩负起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该文从公共卫生硕士(Master of Public Health,MPH)专业学位培养的“双导师”制优势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实践性教育落实等方面,探讨了提升MPH联合培养质量的措施与途径,为培养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公共卫生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具有多领域交叉、多学科融合,涉及对象众多、专业背景多样性等特点。石家庄铁道大学历经多年专业建设,通过优化课程与教材体系、革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教学团队与平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和专业素养培育,形成了适合专业发展的建设思路和方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同类高校专业建设有较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专业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地方高校要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必由之路。该文从地方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意义入手,分析了地方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内涵及主要目标,并重点从转变思想观念、培育专业特色、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及完善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地方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主要路径,以期提高地方高校的专业建设质量与水平,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新工科的建设理念,是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由于海洋工科相关专业具有涉及面比较广、需要多主体参与、多学科交融等特点,在新工科背景下对其进行建设显得更为重要迫切.作为地方海洋特色院校,结合新工科背景下学科专业办学定位,对新工科形势下的海洋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益探索,在培养体系、教学内容、师资建设、实践实验平台、校企合作、创新竞赛等方面,开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对培养面向区域海洋工程产业需求的创新实践型人才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与关键环节,“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出了高等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要求。该文基于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以控制方向课程为例,分析与思考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以培养新时代新工科应用技术型专业人才为目标,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和“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采用网络、多媒体、虚拟仿真平台等信息技术,为探索适应新工科人才需求下地方高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工科建设专业的代表,智能建造专业存在专业建设时间短、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在智慧建造产业学院与智能建造专业协同发展背景下,该文从智能建造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入手,分析了人才培养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出发,分析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基于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重构、学科间交叉融合、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完善、师资队伍发展及建设、校企深度合作等角度,探索面向新工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智能建造专业就业情况进行分析。该研究为新工科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可推进高校一流专业建设,提升协同育人实效。然而,高校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实践环节设置相对薄弱、育人资源整合不充分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构建多维评价机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1.
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属多学科交叉专业,兼具科学与艺术的双重属性,契合国家新工科和美育教育的要求。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该文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在“三全育人”的引领下,通过挖掘实践教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美育资源,利用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从建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开展学科竞赛、搭建实践教学平台等方面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范式,构建“育德+育美+育人”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多学科复合型设计创新人才奠定基础,达到培养多元化实践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新医科是对传统医学专业的升级,以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的新要求,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该文介绍新乡医学院在新医科背景下医教协同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改革措施与成效,分别从专业特色、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医教协同的专业课体系建设、研教融合的创新能力培养和临床实践教学体制创新等方面进行阐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改革为创建一流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培养应用型、特色型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为响应国家“双创”理念,许多高校结合当前社会的现实需求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但目前,我国实行的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课程体系建设不规范、师资资源缺乏、前沿信息资源匮乏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适用性和实效性,在构建艺术设计类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过程中,推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多渠道整合资源,遵循专业间的差异性,交叉协同建设,利用自身独特区位和专业优势进行教育改革,使得人们加深对艺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认识,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提出建设性建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推动时代背景下一流艺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加强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很多高校和专业已将素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之一.该文对在电气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素质教育理念进行了研究,从电气工程专业课程性质与特点、电气工程专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素质教育元素的挖掘原则与技巧、融入素质教育的本科专业教学模式设计、考虑素质教育目标的全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对素质...  相似文献   

15.
在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综合实训体系的建设对于自动化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该文从自动化综合实训面临的困境出发,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导,以提升大学生竞争力为目的,详细介绍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综合实训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通过采取融入学科竞赛、依托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多学科融合等建设措施,形成了鲜明的化工过程智能化特色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经济时代,人才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工科高校是新工科教育的主要基地。该文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融合为例,建立智慧教学平台,研究线性累加式岗位知识和技能教学融合。通过专业课程融合教育教学,学生可以成为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装备、系统管理领域从事设计与生产、调试与运行、检修与维护、技术研发及改造、自动化系统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一流专业肩负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的重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该文以我校一流专业采矿工程专业为例,阐述了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基于科教融合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构建了创新教学体系的组织保障体系,提供了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和场地保障,全程护航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确保创新教学取得成效,以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一流的本科教育是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途径,探索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模式,已成为近年来我国高校本科教育的内在要求.在国家大力倡导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应充分利用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优势,在搭建科研训练平台、构建创新团队培养模式、发挥专业教师育人功能、发挥社会主体教育功能、建立有效的师生激励机制等方面,探索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路径,形成人才培养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Y校音乐学专业于2021年被评为新疆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一流本科专业为学校美育教育输送人才,是落实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保障。该文将一流专业建设改革的着眼点落在“服务地方美育教育”层面,在建设与改革过程中,明晰音乐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优化专业课程与教学体系,完善校内外合作与实践机制,关注师资队伍的内涵式建设,获取多渠道的条件支持与质量保障,并依据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要求,夯实学生发展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为了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占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制高点,亟须全面推进高校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改革。当前高校工科专业核心课程普遍存在实验设备缺乏、平台建设落后等问题,导致实验环节无法有效开展,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严重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基于上述问题,该文结合自动化专业教学实践,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自动化核心课程为基础,探索创新实践共享平台建设新途径,提出“兴趣激发—基础夯实—综合实训—项目升华”的“递进四层级”课程平台培养新模式,助力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