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应用型高校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要求。该文通过研究与构建校企“内外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业转型发展,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办学理念、思想和路径。高质量建设专业集群,高规格构建企业集群,高效率创建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联结校内与校外人才培养环节,提升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进入“十四五”时期,湖北恩施学院坚持以“建设‘省内知名、国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发展目标,突出“应用特长、职业特征、民族特色”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先后成立了华为云学院鲲鹏中心、金蝶数智财税学院、中软国际大数据学院、达瓦未来数字学院、硒茶学院、中公产业学院6所产业学院,与相关企业共建4个医学人才定向培养基地,构建了校企深度合作育人模式。该文围绕湖北恩施学院校企协同育人的一系列实践与改革,试图总结一套适用于现代高校产业学院发展的协同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契合度不高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该文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从工程教育认证的角度出发,以需求为导向设计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能力需求、能力要素和课程设置;改进课程大纲和教学设计,引导企业和行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强了学生对技术应用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该文结合重庆市示范产业学院安全应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路径及方式,从办学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科专业重构、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探索现代产业学院“政校企协”多元主体协同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产教研深度融合的多项重要举措,以及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思路与对策,进而推动高质量人才培养与服务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搭建面向地方光电产业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针对这一问题,以梧州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群为例,面向梧州市、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及毗邻珠三角地区的光电产业,探索构建基于"产、赛、研、创"为基本架构的多维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新工科的内涵和要求推进学科和专业交叉融合,加快产教融合,促进成果转化,探索构建由国家众创空间、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相互协同的面向地方光电产业的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6.
产业学院是适应现代产业发展、深化协同育人的有效形式,但目前,现代产业学院仍处于发展时期,还在不断探索和完善。现代智能农牧装备产业学院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教师队伍、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构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实体,探索产业学院的建设模式,解决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打造高效产教融合的示范区,实现现代产业学院可持续、内涵式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育、产业、科研是现代专业人才培养的三大资源,产业学院是三者融合出现的高级组织形态,可以弥补传统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该文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与行业龙头企业及医院检验科共同组建的体外诊断现代产业学院为例,从产业学院管理机构设置、教学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构建、教材建设、学生培养、科技服务等方面介绍了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措施,实践证明,以产业学院为载体建立的校企(院、校)协同、志趣结合的医学检验特色拓展方向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创新、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面临的问题,该文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法、指导团队、校企合作共赢方式等方面,对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进行了重新构建与实施。长沙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与长沙知名环保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不断实践与优化,形成了以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目标,以校企合作教学内容模块化为依托,以校企双方共建、共导、共享为基石,以人员互补、互融、互利为支撑的校企合作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该文围绕高校产业学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研究,讨论了产教融合的现状,从培养条件、培养理念、培养机制等方面探讨了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医药类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任务,在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师资力量、产学研用服务平台等方面明确了具体要求,并以广东药科大学智能康复产业学院为例,阐述了医药类高校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与成效,以期为国内外同类高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与产业脱节、与专业教育脱节、缺少跨专业合作训练等问题,提出了跨专业融合、产学研创一体化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该模式的创新点是以"互联网+"企业的生产链(产品原型设计→编程开发→营销/运营)为主线,推动产教融合、"专创融合"、跨专业融合,通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式与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创新,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企业学院是推进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合作生态的重要载体,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措施,是完成产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育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生产、学校育人和学生成才的共同要求.该文以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天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运行的"天创红客学院"为例,实践探索企业学院的生态运行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信息安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有效推进“引企入教”,构建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的教学课程体系是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核心与关键。该文基于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现状,开展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通过项目教学设计以及全过程评价体系构建,探索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新型教学方法。此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在课程教学的运行机制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已成为本科高校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法。而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在产教融合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和高校“三元”合力,实现深层次融合育人。该文以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湿地学院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为例,从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产教融合中的常见问题入手,创新性实施多主体一体化融合办学,三方协同整合各方资源,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并积极培养服务地方特色的生态环保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和推进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方式,新商业模式的出现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新商科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类专业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岗位技能的培养,通过建立现代产业学院实现对人才的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商科类专业建立现代产业学院要以"人才培养、融合共享、协同创新"为主线,实现教学与生产交互育人的轮辐式网状人才培养新形式,通过构建协同育人的实践性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实施师资队伍优化和分类发展、明晰服务定位、确定利益分配机制、建立有效的评估与监督管理体系等方面保障产业学院的运行.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各行各业在产业化升级、更新和转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采用"专创融合"的教育模式,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良好路径.针对当前高校"专创融合"中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发展缺乏紧密联系、专业课程与实践平台缺乏紧密结合体系、缺乏系统的评价与管理机制等问题,探讨基于"专创融合"视角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构建学生在创新训练、创新实践、创业训练到创业实践的闭环.  相似文献   

16.
实习实训是应用型大学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实施产教融合及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如教学体系不完善、内容缺乏连贯性与延续性、量化考核机制不完善、缺乏过程监管措施等。为此,该文以吉利学院智能科技学院2021级的学生作为试点对象,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以及合作企业的性质,对实习实训的管理机制进行研究,旨在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适合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习实训管理模式,提升实习实训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重点建设的教育项目,根据《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建立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培养实体有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该文从实践经历、个人成长和学习反馈三个方面展开,以期为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变革和建设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围绕现代产业学院发展和变革中的典型问题,根据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原则和任务目标,梳理出共建现代产业学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现实困境,厘清现代产业学院的办学机制、投资机制、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和改革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在实践中逐步凝练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一条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现代学徒制在我国起步较晚,随着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与现代学徒制成为解决企业“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供需矛盾以及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模式。该文以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矿物资源工程专业为例,重点阐述应用型本科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并进一步分析矿业类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数字化、智能化等为特征的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对本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学校创新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紧跟产业发展和技术革命,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长春财经学院充分发挥民办高校优势,“十三五”期间,构建了“政行企校”多元协同育人机制,与行业或区域龙头企业合作,创新打造了一条“双院制”下特色产业学院的有效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