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针对大数据技术专业学生个性发展和多路径成才等问题,该文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按类培养、按需成才”育人理念,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大数据技术专业“四方聚力、四维聚焦、分类聚向”人才培养模式,即政府、园区、企业、学校四方聚力,构建新课程体系、新实践教学体系、新育人平台体系和新师资队伍体系,形成体系支撑链;共建实践平台、科研项目、课程资源、师资资源等育人资源,形成资源保障链;实现分类培养、精准聚向育人,推动专业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
侯瑶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13):156-158
新文科建设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科导向转变为需求导向。现行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的人才需求呈现供需脱节的结构性矛盾,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因此,加强对独立学院财会类专业学生教育工作的研究,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对独立学院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产教融合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进,河北工业大学对产教融合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该文从产教融合的意义、车辆工程专业深化产教融合模式的优势、车辆工程专业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探索与实践三个方面阐述产教融合带来的影响,发掘产教融合对经济产业和高等教育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实现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共赢,为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积累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应用不断深入,企业对于软件工程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过去那种传统的课堂教学、课后实践的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将产教融合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出新的育人模式,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该文以长江大学产教融合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和协同育人路径、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监督机制、产教融合的育人监管方法和绩效评价机制、多方联合及多途径的产教融合策略和方法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以形成行之有效的可借鉴的育人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郑重武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21):52-54+75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影响下,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加强新文科的建设及其与产业技术的深度融合势在必行。文科生学习高等数学不仅是思维训练、技能提升的需要,更是紧跟时代步伐,掌握一定信息技术的需要。在新文科背景下,要秉持更新理念、坚持标准,以生为本、结果导向,学科融合、价值引领等原则,通过构建与新技术相关学科有效融合的课程内容、采取加强学生能力训练与提升的教学方法、强化科学素养培养等方面深化大学文科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张佩珊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3):88-90
新文科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创新创业教育则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该文从新文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必要性出发,探讨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方法和路径,旨在为其他院校提供参考,从而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7.
薛帅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18):142-144
针对高校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短缺、技能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开展新商科背景下高校跨境电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该文阐述新商科对跨境电商人才的能力要求,以及新商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通过分析当前高校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数量和质量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人才胜任素质模型、新商科背景下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长效保障机制构建,促进高校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为高校新兴学科的人才培养探索更好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土木领域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格局已经形成。在新工科产教融合背景下,对新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并使其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该文指出了新工科产教融合背景下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针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土木类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为教学改革及教学理念转变提供了重要思路,以期为高校理工类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和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改革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保证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高校应当推进新工科建设,创新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该文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分析了目前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结合“三业融合”理念,从学生的学业、就业以及创业三个层面探究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策略,提出应构建具有新工科特点和土木工程专业特色的课程知识体系,注重对学生就业观的培养,深化校企合作,设置创新创业基金,鼓励学生创业。 相似文献
10.
新文科建设为高校文科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文科新时代属性实现的重要途径。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聚焦创新创业素质过硬、能力突出的培养目标,遵循“专创融合”理念,构建了“专创全程融合、三阶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专创双向融合、分层递进式”课程体系和“专创贯通融合、立体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专创共生融合、多维协同式”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相似文献
11.
新文科建设旨在通过对传统人文学科的继承与创新,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从而由学科导向转变为需求导向,由适应性服务转向支撑引领。综合艺术类高校的艺术类专业如何应对新时代对于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挑战,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如何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创新途径,是在新文科背景下需要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王莉莉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14):100-102
随着高等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考分离模式逐步替代传统的教考合一方式。新文科课程改革利用教考分离的考核方式,从多维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该文以教考分离为背景,剖析高校传统评价机制的弊端,重新评估新文科教考分离的意义与价值,从教学实践出发,以利用数据反馈推动过程性考核改革、组建信息化试题库、赛-学-教融合为主要内容,探析新文科建设视域下民办高校通过教考分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覃娜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10):57-59
数智赋能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是目前高校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技能的有效途径。新文科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针对目前高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该文从教学体系标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三个方面对数智赋能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推动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4.
面对新经济建设下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转变电气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推动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明确服务地方产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新能源产业需求为导向的知识模块,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工程实践和人文职业素质培养;强化一流课程建设,拓展第二课堂,深化产教融合,形成培养合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新工科建设赋予高等教育新的内涵,要求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交叉理论知识的创新型应用人才。通过对目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机械专业定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理论、实践课程定位等方面,落实新工科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为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17.
作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应用型高校在新时代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使命是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在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英语专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该文以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为例,从新文科的内涵出发,基于地方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重点探讨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旨在为类似院校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食品类学科直接服务于乡村振兴产业一线。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对推动农产品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新农科建设背景出发,分析了现阶段食品类专业建设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中南民族大学在新农科改革与实践项目实施中,面向新农民、新农村、新农业、新生态,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推动的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产业链与人才培养链结合的多学科融合教学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探索了乡村振兴背景下食品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程国辉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5):140-141,145
高等教育是为国家与社会培养高素质、全能型、优质人才的主要场所.为了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步伐,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要紧跟时代发展,进行地方高校教学工作的改革与转型.因此在今后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也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与创新,以此加快地方高校的转型步伐. 相似文献
20.
新文科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考评、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秉持多元化、科学性以及动态化原则,尝试在CIPP模式的指导下,探索具有全程性、过程性的学生学习质量考评体系,提出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学习质量考评体系的建议,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决策和提升学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