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该文在新工科工程教育改革背景下,结合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课程特点,面对常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Lab VIEW虚拟化仿真实验平台为依托、以校企协同课程培养模式为抓手的教学改革思路,从3个方面升级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课程教学架构,部署立德树人任务,实现工程实践素养高、实践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建设为能源动力类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实践教学对于深化理论知识、提升学习兴趣、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以能源动力类基础课程《工程热力学实验》为例,介绍了复盘式教学的改革探索,以期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战略支撑,为其他工科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该文探讨了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新工科建设需求为契机,积极探索工科与艺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相互交叉的可行性,探求工科与艺术交融的新思维、新方法;详细阐述了“工艺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群设置、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已进入"双高计划"建设阶段,针对高职院校工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如群体否定型的创新观念、制作逻辑型的创新教学、浅尝辄止型的创新学习、情景抽离式的创新实践等,TRIZ理论作为一种创新系统认识论、科学方法论与具体实践理论,能够有效提高高职工科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基于TRIZ理论制定高职院校工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三个三"高职工科特色创新教育范式,构建三种高职特色创新实践模式,多措并举开展高职院校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为国家培养更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做出职教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该文在“复旦共识”“天大行动”以及“北京指南”等新工科建设“三部曲”的纲领性文件指导下,结合新工科视域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法律意识、生态意识以及工程伦理意识,具有解决涉及多学科交叉和多技术融合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探讨了新工科视域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同时,结合大学物理及相关课程,从教育教学方法、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的探索。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以及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理念下实施教育教学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基础引领、项目驱动、专创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阐述目前智慧工地课程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师资力量薄弱、考核机制落后等问题,结合新工科理念,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要求为标准,探索并提出强化实践教学质量、打造“工程师+教师”的教学团队、建立多元化课程考核机制等具体改革措施,为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改革探索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新工科、一流课程建设下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该文针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以往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创新能力不足、不会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等,在一流课程建设中,以工程项目牵引,构建“理论教学、实验、工程实践能力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一体化课程体系;采用“结合优秀教学资源线上线下多种混合模式”的教学方法;构建“五阶段、三层次”的多元过程考核模式。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社会对工科人才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为高校人才培养赋予了新的内涵。为此,该文以岭南师范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针对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能力为导向的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策略,制定了课程成绩考核标准,旨在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实施教学改革,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都有了明显提高,该教学改革方法可为其他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新工科建设为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传统矿业类专业改造升级提供了发展机遇。针对普适性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存在的课程内容固化、与矿业类专业学科无法有效衔接等问题,课程教学团队进行了课程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的改革。通过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重构教学内容、建设线上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模式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新工科建设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全面探索力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考核方法。针对当前材料力学教学过程主要存在的两大问题:力学模型提炼能力不足和工程应用与创新能力不强,基于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课程引入工程案例,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案例教学法,将力学模型提炼过程情景再现,让学生增长见识,积累经验,掌握力学思维方法,同时创造性地增加创新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工程应用与创新能力。思政育人贯穿课程全过程,能够强化育人效果,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三轮的实践与调查问卷证明:材料力学教学创新是有效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工科与商科课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有不同个性,这从工科《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和商科《报关实务》的课程设计比较中可看出。这两门课程教学实践的比较,对其他工科与商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新工科专业的大背景下,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强化高技能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该文以提升岭南师范学院机电类工科各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为突破口,展开全面提高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培养质量的教学改革,来提升和锻炼广大工科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业务水平,全面提高指导学生实践教学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工科各专业毕业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如科研能力、阅读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并结合岭南师范学院机电类工科各专业发展方向,探索出适合地方师范院校各工科专业的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学科竞赛是地方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莆田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探索出以竞赛为核心,"教学赛创"四位一体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通过竞赛改造教学和实践体系,提炼更新教学内容,改变学生学习模式,较好地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新工科建设快速融合,解决了新时期地方院校工科人才培养质量难提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总结高职经济法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在高职经济管理专业中经济法课程的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考核方法、教材的选取等的新思路,并归纳了一些基本做法,以促进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探讨,推进课程改革新理念、新做法的不断出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等数学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理工科专业重要的基础核心课,其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针对课程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优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开展基于BOPPPS的多元混合式教学、优化考核评价的创新举措,旨在持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和课程教学质量。创新举措能够为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新工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学教育迎来了改革机遇。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跨学科融合是新工科、新文科建设的特色,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结合跨学科课程特征及线上线下教学的特征,在教学目标分层设置、教学内容模块化组配、教学实施路径三个方面进行教改实践,总结经验,为大学教师提供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建设和教改实践的思考框架和普适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新工科建设背景,针对现阶段综合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目标,通过模拟实际工程项目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切实提高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培养高校本科生的创新能力,顺应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电子类工程实践教学要求,在电子类工程实践教学中引入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将设计思维方法、创新创意工具、创新考评体系、实践成果多元转化等融入电子类工程实践教学,在专业动手实践中锻炼创新思维与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优化高校电子类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在新工科背景下,该文针对传统金工实习和项目驱动式金工实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创新竞赛智能小车和项目教学理念,以新整合的工程训练中心为综合实践平台,进行了课程重组,构建了机-电动态融合项目式工程训练的教学模式,旨在进一步提高课程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上的作用。实践表明,课程改革后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下落实全面人才培养的目标,对新工科背景下的机电融合实训改革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上仍存在不足,限制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系统培养。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科专业因其技术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逐渐受到重视。该文在分析创新能力科学内涵的基础上,从构建与创新能力相适应的教学体系、构建适合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环境、建设专业的创新能力培养指导团队、以项目(作品)或活动(竞赛)为承载四个方面提出了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策略,并就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条件进行了阐述,为高职院校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