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结合重庆市示范产业学院安全应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路径及方式,从办学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科专业重构、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探索现代产业学院“政校企协”多元主体协同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产教研深度融合的多项重要举措,以及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思路与对策,进而推动高质量人才培养与服务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应用型高校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要求。该文通过研究与构建校企“内外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业转型发展,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办学理念、思想和路径。高质量建设专业集群,高规格构建企业集群,高效率创建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联结校内与校外人才培养环节,提升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围绕现代产业学院发展和变革中的典型问题,根据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原则和任务目标,梳理出共建现代产业学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现实困境,厘清现代产业学院的办学机制、投资机制、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和改革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在实践中逐步凝练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一条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为主动对接区域新一代信息相关产业发展需求,全国上下掀起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浪潮,进而积极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不断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该文通过对比分析现有典型案例与理论成果,从新工科专业建设、课程设计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维度对新工科现代产业学院的体系化建设提供实践性理论支撑,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着力塑造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互补、互利、互动的人才培养创新格局,培养适应相关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进而为新工科现代产业学院教育生态建设持续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5.
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和推进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方式,新商业模式的出现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新商科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类专业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岗位技能的培养,通过建立现代产业学院实现对人才的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商科类专业建立现代产业学院要以"人才培养、融合共享、协同创新"为主线,实现教学与生产交互育人的轮辐式网状人才培养新形式,通过构建协同育人的实践性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实施师资队伍优化和分类发展、明晰服务定位、确定利益分配机制、建立有效的评估与监督管理体系等方面保障产业学院的运行.  相似文献   

6.
教育、产业、科研是现代专业人才培养的三大资源,产业学院是三者融合出现的高级组织形态,可以弥补传统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该文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与行业龙头企业及医院检验科共同组建的体外诊断现代产业学院为例,从产业学院管理机构设置、教学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构建、教材建设、学生培养、科技服务等方面介绍了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措施,实践证明,以产业学院为载体建立的校企(院、校)协同、志趣结合的医学检验特色拓展方向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创新、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面对新时代与新挑战,针对现代产业学院目前面临的建设策略模糊、治理体系滞后、育人模式僵化等问题,该文从创新现代产业学院组织架构的视角,为新工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随着学术型社会组织团体数量的增多,其赋权能力与服务力逐步增强,特别在参与新工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方面发挥出无法替代的关键作用。为此,该文从构建新工科专业联盟协作体、积极推进区域新工科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搭建“产学研用金服”综合一体化创新服务平台三个方面,探讨在学会组织深度参与下的新工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策略,从而全面推进新工科教育生态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代产业学院是高职产业学院提质培优发展的必经之路,具有办学主体多样化、资源配置多元化、质量评价开放化、服务产业定向化、学科专业综合化等特征,目前仍存在产业政策需进一步优化、建设主导方没有统一、专业群与产业群对接程度低等问题,亟待解决。该文以传统产业学院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开展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研究,有助于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9.
该文围绕高校产业学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研究,讨论了产教融合的现状,从培养条件、培养理念、培养机制等方面探讨了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医药类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任务,在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师资力量、产学研用服务平台等方面明确了具体要求,并以广东药科大学智能康复产业学院为例,阐述了医药类高校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与成效,以期为国内外同类高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有效推进“引企入教”,构建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的教学课程体系是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核心与关键。该文基于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现状,开展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通过项目教学设计以及全过程评价体系构建,探索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新型教学方法。此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在课程教学的运行机制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要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以需定培,建设好学校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在学生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过程中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产业学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载体,该文从产教融合的视角,介绍了产业学院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教学方式与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2.
以河南城建学院智慧建造产业学院为例,提出了“3+1+2”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河南城建学院通过搭建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创新校企合作,推动了办学理念、专业建设、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变革。在目前国家推行高校“双一流”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河南城建学院智慧建造产业学院实施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将对地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产业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职业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建设高质量的新商科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是满足培养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该文解析了新商科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的内涵,深入分析了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商科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的发展可以依托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完善团队结构、推动团队专业内涵建设、提升团队社会服务能力、建立高效的团队运行机制、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等培育路径,全方位提升教师整体教研水平,加快实现团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新工科建设专业的代表,智能建造专业存在专业建设时间短、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在智慧建造产业学院与智能建造专业协同发展背景下,该文从智能建造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入手,分析了人才培养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出发,分析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基于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重构、学科间交叉融合、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完善、师资队伍发展及建设、校企深度合作等角度,探索面向新工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智能建造专业就业情况进行分析。该研究为新工科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产业学院是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应由政、校、行、企多元主体协同共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互动双赢的协同育人平台。该文基于共生理论,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个维度分析现代产业学院共生系统;针对现代产业学院各单元主体之间共建资源共享不畅、共建共享动力不足、合作共建政策支持不明确等问题,提出构建共生单元协同共建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营造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共建的共生环境。  相似文献   

16.
在产教融合政策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下,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载体应运而生。为进一步推进职业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学院为例,该文从产业学院建设的意义和可行性、建设与运行模式构思、七大重点内容以及预期成效等多个角度阐述了产业学院的建设与实践,为其他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进入“十四五”时期,湖北恩施学院坚持以“建设‘省内知名、国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发展目标,突出“应用特长、职业特征、民族特色”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先后成立了华为云学院鲲鹏中心、金蝶数智财税学院、中软国际大数据学院、达瓦未来数字学院、硒茶学院、中公产业学院6所产业学院,与相关企业共建4个医学人才定向培养基地,构建了校企深度合作育人模式。该文围绕湖北恩施学院校企协同育人的一系列实践与改革,试图总结一套适用于现代高校产业学院发展的协同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8.
行业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技术开发与创新、探索高校新的发展模式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中国行业学院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行业学院的数量不断增多,类型多样化,实践成效也越来越突出.未来在推动行业学院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要发挥政府的指导与协调功能,完善行业学院运行的内外部机制,加强行业学院的内涵建设,不断推动中国行业学院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周权雄  罗莉娅 《探求》2013,(4):71-76
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整体优化模式;二是深化产业加工程度和攀升产业链高端环节、推动产业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的产业内部结构优化模式。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路径要因产业发展特点而异。对于具有较好技术市场积淀和鲜明区域文化特色的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部分领域,要坚持以我为主、引领发展;对于目前发展水平偏低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要强化高端要素投入和政策扶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互动;对于尚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先进制造业、传统优势产业领域,要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推动产业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又要推进市场一体化,坚持走基于本土市场特点的产业破坏性创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岳喜优 《学术交流》2023,(6):134-145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对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现实而言,乡村产业体系发展滞后、基础条件不优,需要政府积极的财税政策予以支持。财税政策在引导、支撑和维护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立健全中起到重要作用。对此,应当持续优化财政支出、财政补贴、财政引导、税收优惠等作用机制,落实财税政策在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驱动乡村产业集聚、推进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创新和绿色发展方面的实效,提升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