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鹤鸣  王玮  李峻 《阅江学刊》2013,5(2):93-97
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催生了社会对复合型信息人才的需求,也倒逼了信息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南京邮电大学以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为中心,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模块化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教、学、做”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归纳式”为核心的教学方式、“立体式”的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个性化”的学习进程、“诊疗组式”的教师团队、“问题类聚”型的学科组织,推动了创新型信息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6,(2):128-133
随着法律职业以及法律服务市场的需求,各地方高校法学专业正在摈弃传统的知识体制以及授课方式,向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加强法律职业实践技能的培养。但是,知识传授是中国法学教育长期以来的优势,而良好的法律素养则是应用型法学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在分析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教学中学生和教师面临的压力和困境的基础上,以涉外合同为例,介绍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以期在法学教育中平衡理论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为应用型法学人才可持续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企业需要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来应对当前的市场竞争。但是,由于我国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处于起步阶段,培养的人才质量与企业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该文结合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共同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现状,提出了以企业为主体、以职业院校为主阵地、校企共同培育人才的策略和建议,为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职业技能在高职教育培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衡量学生学科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大学英语作为高职教学公共基础课之一,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必要的手段。ESP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一种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本文以ESP教学模式为立足点,对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英语ESP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并且列举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旨在对今后的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英语ESP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深刻把握“知行合一”的本质内涵,充分落实“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原则,在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创新性之外,更应当重视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引入理论经济学中“供需平衡”的理论,将“供需契合”的相关理论链接至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契合度的问题上。在对VUCA时代管理类人才要求标准探究的基础上,以海南大学工商管理实验班的模式建设和实践为例,试图在有效结合海南省“自贸港建设”的经济大背景下,探索提升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与本土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给的契合度,从而在人才供给端调整的维度构建一套新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相似文献   

6.
OBE是一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先进的教育模式,适合师范教育.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渤海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尝试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反向倒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构建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力求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提升其职业素质,为语文基础教育持续输出高质量的师范人才.  相似文献   

7.
“1+X”证书制度是教育部为鼓励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各种证明自身职业技能的证书所发布的,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1+X”证书制度在产教融合、课证融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这与“1+X”证书制度出台的意义相契合。因此,如何将“1+X”证书引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课证融通,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该文以我校会计学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目前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引入“1+X”证书中的智能财税中级证书,阐述“1+X”证书制度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体系重构、人才培养效果评价、师资能力培养方面探索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8.
目前普通本科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学习质量方面还存在不足.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分析了当前应用型人才学习质量的主要问题,并以"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学习质量提升路径为背景,从校企共建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和支持系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和优化三大方面,在现有江苏省特色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等基础上,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以提升人才学习质量为抓手,以培养应用型通信本科人才为目标,对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学习质量提升路径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想要发展本科职业教育,就要清楚其定位并找到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以胜任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为培养目标,这点非常契合本科职业教育。将能力培养融入教学活动中,实现人才培养精准对接企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是本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改革迫在眉睫,而改革的核心在于复合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与输出,高职院校需要更新育人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中体现职业特色,培养专业职业型人才。“1+X”证书制度的推行是职业教育改革迈出的坚定一步,也是职业教育实践中更好地对接工作岗位需求的必然选择。“1+X”证书制度倡导课程教学与职业证书考取的结合,强调对学习者职业技能水平的认定,将切实增强教育的职业特色。该文以学前教育为例,探讨课证融通思维下“1+X”证书推行的问题,明确学前教育专业课证融通思维和实施路径,以实现“1+X”证书制度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保证职业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园林绿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特色建筑建设需求的日益增加,园林古建专业技能人才一直存在较大的缺口.然而当下职业教育由于学校与企业合作存在多方面局限性,园林古建专业的学生培养很难达到企业要求、满足社会需求.该文以苏州香山工匠学院为例,从与职业需求对接,科学制定培养方案;对应职业能力培养,构建专业师资团队;强化技能人才输出,打造高效实践平台三方面,探索职业导向下高职院校古建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产教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校热企冷”、高职技能人才综合服务能力差等问题,提出利益共同体多元协同共建“跨专业、跨院系、跨行业”产教融合创新服务平台,开启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元协同、多方共享”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机制。实践教学表明:针对智能制造专业开展产教融合能让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工作,使自身职业技能更好地符合企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3.
赵婕 《社会福利》2014,(4):53-56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在助残,救孤,济困等社会福祉中发挥的功能越来越大,但面对儿童福利机构中残疾儿童日益增多且单一的服务不能满足他们需求的现状,探索行之有效的服务模式显得尤为必要。重庆市儿童爱心庄园结合自身实际与经验,秉承“一切为了儿童”的服务理念,积极探索教、康、保三位一体整合服务模式的背景,必要性,通过四种举措将救,康,保三位一体整合服务模式的发展推向深化,满足了孤残儿童的个别化需求服务,大大提升了孤残儿童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职业知识、熟练掌握职业技能和遵守职业规范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课程是职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根本载体,将“岗课赛证”有效应用到综合育人上,课程建设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关键,更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通过对“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下的课程建设进行研究,分析目前“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下课程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课程建设实践案例,提出“岗课赛证”融通模式在推进职业院校课程建设方面的具体措施,真正落实综合育人。  相似文献   

15.
该文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以来,涉及装备制造大类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1+X”证书对装备制造类专业高职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提出“1+X”证书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相结合,形成适应岗位的人才培养新方案;提升教师职业技能,培育适应新形势的“双师型”教师;学校与培训评价组织联合开发新教材,丰富职业院校“课证融通”的学习资源;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等措施,以提升高职装备制造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上海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社区养老服务不断提升,但社区场所资源十分紧缺,政府也正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社区嵌入型养老微机构便是破解这一难题的举措之一.微机构不仅是“机构养老”和“社区照护”的中继站,而且还是朝着“去机构化”的方向发展,是结合居家、社区和机构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是为老年人提供整体性及延续性的亲情化、家庭化和人性化的照护服务,符合中国老年人的养老习惯和需求.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文章对如何设计基于“工学结合”的实训项目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这一课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出:充分利用区域经济优势,深化校企合作,将教师服务企业与学生实训项目开发紧密结合,设计来自企业真实课题的综合实训项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效果,将“工学结合”落到实处,使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18.
社会教育学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三个独立的教育领域,也是面向儿童青少年和家庭服务的社会工作,其主要功能是补充和协助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成都市锦江区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在国内率先推动“社会教育学”领域的建立与发展,探索和创立一种崭新的华仁工作模式。本文以“华仁模式”为例,从社会教育学的视角探讨儿童青少年和家庭专业工作作为一个综合性服务领域的理论基础、功能定位、实践操作和职业发展。在界定基本概念并阐述“社会教育学”与“社会工作”关系之后,从以下几个层面分析了“华仁模式”的主要特点:应对隐性社会问题、理论基础、功能定位、服务内容、反思性视角、本土文化视角、对专业性和专业素质的理解,并分析“华仁模式”对国内丰富和发展社会教育学领域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全科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与学习倦怠的现况及相关关系,借助相关量表进行调研后发现:全科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得分为53.018分(总分70分),学习倦怠得分为64.248分(总分120分).全科师范生职业认同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应提高教师地位,提升职业价值观;优化人才培养,提高职业技能;明确职业目标,促进终生发展,以此来提升其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20.
2017年,教育部推行“新工科”建设,以支持和服务《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1-2]。秉承“新工科”建设内涵,武汉工程大学于2017年探究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改革途径。该文通过分析武汉工程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近五年来教学改革后的现状和仍然存在的问题,确立培养“新时代复合创新型人才”的目标,通过遴选优质教学资源、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等有效手段,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