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某些地方应用型医学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教育理念缺失、课程设置不科学、育人元素挖掘不够等问题,该文提出创新创业课程教育教学要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专业+创业+产业”为教学思路,以模拟创办一家企业为主线,探索创新课程教学的方法和路径,有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新农科建设的影响下,各地方农林院校的教学目标从理论知识培养转向信息技术型人才培养,这一过程需要对现代林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该课程专业性强,教学内容要与时代相结合,若教学模式不进行创新,则易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跟不上时代发展.因此,为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该文通过分析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教学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科技的不断发展带动我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高校应更加重视电影人才培养的技术与艺术一体化教学,改变传统以理论为主的教学形式,注重电影人才培养工作的实践性与创新性,积极探寻一条适合我国影视发展现状、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路径。该文通过分析影视产业的基本内涵与现状,结合复合型电影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探究综合性大学跨学科教学中“技术+艺术”培养的基本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电影人才培养改革策略,从而更好地开展复合型电影人才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时期国内外经济、社会、生产和商业模式持续不断地升级迭代,传统商科教育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其在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响应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有必要构建适应新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指导课程教学改革。该文以人才培养为视角,结合上海杉达学院商学院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案例,探讨了面向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商科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提出了“杉树式”人才培养理念,其具体包括:“一轴”,即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为主干;“两翼”,即人才培养需要同时兼顾“硬能力”与“软能力”;“土壤”,即明确了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是培养国家建设所需创新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课程教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托,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加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使其符合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该文通过重塑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改革考核方式等,对环境化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融合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新型农业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高校需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人才。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通过构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该文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为例,从课程设置、教学运行、考核评价以及师资建设四个层面构建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从而为社会输送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智能控制课程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逐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智能控制课程知识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材偏重理论、教学缺少实践环节、落后的教学方法、考试构成单一这四个方面.该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提出重视基础知识教学、人机交互式教学、培养创新理念、创新考核方式四项措施,希望能给相关研究人员带来思考.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应用型本科机电类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以课程体系架构、课程模块设置、课程群生态环境建设为实践落脚点,以智慧教育的发展理念、理论框架、实践路径为理论指导,提出了机器人特色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了机器人特色人才培养的智慧教学模式,构建了“双需求并重、学用创相融、多学科交叉、多主体共建”的智慧型机器人课程群教学生态,并在G大学机械学院人才培养实践中得以初步验证,可为机电类新工科智慧人才培养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混合式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当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那么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混合式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全过程育人,不断提高课程混合式教学人才培养质量,也是摆在思政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该文主要以《劳动法》课程为例,设定教学思政培养目标,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并且通过创新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制定一套可行的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文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效果、课程互动、课程设计等维度,选择影响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设计的关键指标,以创新教学效果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创新需求,为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该文在深入分析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竞赛的现状与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利...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高质量“双创”人才培养是体现高职教育办学质量的关键。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实施“双创”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构建系统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创新创业课程评价体系,是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新格局的举措。该文剖析当前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思路及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为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创新与创业基础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依旧有一些问题,教学效果无法有效彰显,因此,改革和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十分必要。基于此,该文主要研究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创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平台支撑、课赛创一体、思创五融合”的高效“双创”课堂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基于OBE理念与新时代课程育人的总体要求,对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探究。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实现专业教学和德育培养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教学目标。将工程教育认证的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引入教学,使各专业教学符合国际要求,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实现新时代的课程教学目标。该项教学探究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可为我国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该文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新时代高等教育理念与学生认知学习规律,研究探索了应用型本科理论力学一流课程的建设。在思政育人、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深化一流课程“两性一度”的内涵,从根本上保证课程的质量。实践表明,该课程建设的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专创融合”教学改革的趋势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以机器人工程学综合课程设计课程为例,该文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以科创项目和竞赛为牵引的项目式混合教学方法,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实行以成果为导向的过程化、多元化的课程评价考核方法,构建“课程+项目+竞赛”三位一体的“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丰富学生的科创成果,并助力教师的科学研究,实现教与学的共同获益。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这一概念源于2014年上海市相关高校为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孤岛"困境,特别是解决传统思想增值理论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存在的"两张皮"现象.为了做好新时代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工作、做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国家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的全面育人效果.该文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例,探讨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育人问题及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契合度不高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该文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从工程教育认证的角度出发,以需求为导向设计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能力需求、能力要素和课程设置;改进课程大纲和教学设计,引导企业和行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强了学生对技术应用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专创融合”教学改革是促进学生就业、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经,但是“专创融合”课程的开发一直是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一个难点。为探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改革,该文以数据可视化技术与应用课程为例,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该专业其他课程的开发提供参考,以促进专业层面上“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该文基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围绕办学定位,紧密对接山西能源革命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以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按照OBE工程认证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反向设计课程,融入创新创业学分,构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将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程教学体系、基于学习成果导向(OBE)的教学评价体系,并完善从专业认知、课程实验实训到综合设计、专业实践的多层次、递进式实践课程体系等,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0.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推动新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需结合教学资源、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系统探索创新发展的思路与实现路径.通过分析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背景,重点剖析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做到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加快推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高质量发展,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服务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