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机械创新综合实践课程中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创新方法等问题,将TRIZ理论与学生创新设计实践相结合,用TRIZ理论指导创新实践,为创新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解决了学生创新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了运用TRIZ理论解决创新设计的过程和课程改革实施要点.通过课程改革实践,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根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政策要求,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一项重要工作任务。TRIZ理论作为一种以解决技术问题为主的创新方法,对提高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该文总结了TRIZ理论教学现状,指出了TRIZ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对TRIZ理论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更全面系统地将TRIZ理论教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要促进高校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是机械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发展有很大的支持作用,学生需要加强学习。该文选择TRIZ理论作为创新教育内容,进行辅助教学,挖掘专业课程与TRIZ理论的联系,将两者结合起来,以实现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拓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专业教育中,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如何将工业设计课程的概念化设计成果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一直是本科院校工业设计课程的困惑所在.大学生创业项目是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的有效方式.创新创业项目为商业市场化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探索模式.所以,在该研究中,主要分析了学生在校内的理论学习结合市场化的创业实践项目,不仅提升了学生对专业与行业的认知水平,而且还推动了工业设计课程的进一步改革.通过辅导工业设计类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实践,可以在创业项目中促进学生学习专业学知识,让学生通过各种项目实践解决个人专业学习问题,深化本科生教学改革,进而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号召.  相似文献   

5.
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培养应用化学专业新工科人才是个重要课题。化学综合设计实验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熟练实验操作、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创新等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以应用化学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为导向,基于0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和PBL(问题导向)教学法等研究,对化学综合设计实验课程的目标、内容、手段及考评等教改环节进行了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为相关高校应用化学专业类似课程的开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液压与气压传动专业课程教学和支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围绕知识目标和专业创新能力目标,深入分析课程性质,并基于专业课程知识内部逻辑重构其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专业课程深度融合TRIZ创新方法的模式,构建基于TRIZ的课程教学新模式.通过在教学环节融入TRIZ理论中的40个发明原理、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等,采用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等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培养解决技术系统矛盾和设计技术系统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机器人感知与交互技术是机器人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其教学质量的优劣对学生培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该文介绍了课程的内容框架,分析了课程特点,并结合课程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几点思考.课程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理论基础的构建,同时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结合大学生创新项目、学科竞赛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  相似文献   

8.
A2/O工艺水处理虚拟仿真综合实验涵盖了环境工程多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要求,实现了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A2/O工艺流程动态演化。通过对该实验项目的实验教学过程与实验方法、交互性操作步骤、考核模式进行设计,可将实验项目应用于课堂教学、设计竞赛、课程建设等方面,以期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工程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占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制高点,亟须全面推进高校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改革。当前高校工科专业核心课程普遍存在实验设备缺乏、平台建设落后等问题,导致实验环节无法有效开展,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严重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基于上述问题,该文结合自动化专业教学实践,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自动化核心课程为基础,探索创新实践共享平台建设新途径,提出“兴趣激发—基础夯实—综合实训—项目升华”的“递进四层级”课程平台培养新模式,助力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该文简述了创新方法教育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山东大学《创新理论与技能》《创新方法实践应用》等创新方法类课程为依托,具体阐述了家庭污水处理循环再利用系统研究教学案例实施过程.将TRIZ理论引入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中,与授课学生采用项目制形式,共同开展TRIZ教学研究工作,探索出TRIZ理论应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的有效途径.通过"TRIZ+"赋能,有效增强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家开始积极推动工科专业的改革和创新,要求根据行业需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对于油气储运行业来说,要求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生拥有管道设施安全方面的知识和解决复杂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针对课程存在的应试性较强、实用性不高等问题,教学团队将培养本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作为导向,探索学生课下学习软件操作,辅助课上理论教学,以工程实训代替课堂考试的新教学模式,构建以现场专家为期末答辩评委的课程评价体系,培养了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以及初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了学生对工程问题的敏感程度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专创融合”教学改革的趋势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以机器人工程学综合课程设计课程为例,该文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以科创项目和竞赛为牵引的项目式混合教学方法,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实行以成果为导向的过程化、多元化的课程评价考核方法,构建“课程+项目+竞赛”三位一体的“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丰富学生的科创成果,并助力教师的科学研究,实现教与学的共同获益。  相似文献   

13.
工程类专业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课内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第一步。该文分析了工程结构课内实验课程因受时间、空间、设备投入、场地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实践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传统实验室实践的基础上引入数值模拟仿真技术,增加自主创新项目,虚实结合,能更好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课后反馈、过程性考评和差异化总评。并从实验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议,改变传统的“教、学、练、评”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形成“启、学、练、评、拓”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新模式。研究表明:创新实验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专业素养,实现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可为工程类专业实践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汽车产业技术的迅速变革,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改革。基于“双创”竞赛平台,从行业发展和能力需求出发,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优化改革,将大学生创新竞赛项目融入相关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搭建线上线下创新平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车辆工程专业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该文基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围绕办学定位,紧密对接山西能源革命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以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按照OBE工程认证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反向设计课程,融入创新创业学分,构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将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程教学体系、基于学习成果导向(OBE)的教学评价体系,并完善从专业认知、课程实验实训到综合设计、专业实践的多层次、递进式实践课程体系等,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6.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对化工专业综合设计实验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建设,开展微视频录制,拓展实验和仿真实验开发,建立一套集线上资源、混合式教学、过程性课程考核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为一体的信息化课程体系,通过课程改革的实施,学生的工程素养、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为化工卓越工程师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机械类等专业金工实习学生的工程素养,工程训练中心金工实习教学部以OBE教学理念为指导,理论教师、实验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等组成教学团队,学生通过自由组队的方式构建金工实习小组,采用启发式、项目式教学模式,学生独立完成构思、设计、加工制造及调试等实训内容,并通过多元化考核方式,保证金工实习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大工程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为高等院校工程实践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综合性实践教学项目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是高校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单元中来就变得尤为重要.课赛结合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与通识类实践课程相结合,达到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编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目的.通过实践,智能硬件与机械设计相结合的项目可以让学生在设计、原型制作、程序编写、结构装配、测试与调试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19.
在工程教育认证、新工科和课程思政等新形势和新需求下,专业课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和核心环节,传统的课程目标和教学模式已满足不了社会、企业和学生发展的要求。该文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专业核心课程机电装备设计为例,围绕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搭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教学平台,设计案例库,凝练了问题导向的教学案例,完善了一体化的“体验式”项目大作业,实现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经过两轮教学活动的持续改进,课程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机电系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得到了企业和师生的肯定。  相似文献   

20.
实验力学课程的实验原理与实验技能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及应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矿业类院校学科发展方向和对应用型人才需求,针对矿业类院校的实验力学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在保留原实验力学电测法及光弹性法基础上,增加与矿业类专业教学及科研工作密切相关的几个研究性实验,并鼓励教授学生应用专业软件及进行结构创新设计、尝试专利申请.在实验教学模式上,采用综合创新实验与工程应用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案例式教学,并列举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开展的两项典型创新实践案例,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