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工程专业以学科通修课程和专业发展课程为主的核心课程群,在培养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生物工程分析与设计能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针对生物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教学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一流课程建设为契机,在核心课程群教学改革与创新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为后续持续改进及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1+X”证书制度下专业课程的重构问题,针对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以课程群为课程改革基础,提出了一种“课证相辅、课证相通、课证相融”的课程重构改革,对专业课程的课程群体系梳理、课程群模块建设、线上课程群资源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群建设等内容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从结果来看,该改革方案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为社会输送更多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创新实践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以课程设置为重点,通过建立合理完善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目的。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构建思维、课程内容未能体现普适性、课程结构设置不够合理等问题,提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明晰需求,确立课程体系构建理念;双线融合,再造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引培并举,打造课程师资和开发队伍;加强管理,建立规范完整的课程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4.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探索高水平课程群建设,有利于推进专业群建设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与企业岗位实现无缝对接。实践课程群是高职院校高水平课程群建设的重要支撑与特色项目,探索“三段进阶式”高职院校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群建设,即依托校内超市实训基地、“校中企”“企中校”等实训场所设计实训课程体系,能够有效实现校内、校外实践课程的有效衔接,保证学生岗位能力以及校企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5.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紧抓“健康中国”和“双高计划”的历史机遇,以服务药品生产产业链发展为目标,整合生物制药技术、中药制药、药物制剂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四个专业,组建高水平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创新了“工学研创一体化”双元育人培养模式,重构了“平台+方向+拓展”课程结构体系,完善了“课证融通”的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课程资源,基于信息技术、模块化教学等开展了课程教学方法研究;多措并举,以期示范引领高水平专业群课程建设,推动我国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水平实现实质性提升,培养出更多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ERP沙盘课程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又能进行企业模拟训练,是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重要途径.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ERP沙盘课程的教学方式面临着改革.该文以"教、学、练三位一体""课赛相融合"为ERP沙盘课程设计理念,将ERP手工沙盘、ERP电子沙盘、技能竞赛、ERP社团纳入到ERP课程设计体系的纵向建设中,同时纳入到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扩大授课专业、对象,通过赛课相融合的教学安排和举办校级竞赛、推荐参加省级竞赛的精英式培养方式,组织ERP协会或社团进行课外深度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力,最终达到预期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7.
“四新”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目标,是学科融合、技术创新的具体体现,需要从多学科交叉融合入手,解决在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协调创新性、师资队伍建设以及配套教材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现存问题,该文提出中医文化双语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整合多学科资源,设计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优化设计面向来华留学生的课程教材体系;加强教师素质培养,创新教学模式;融入新媒体、新技术,强化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8.
以多学科交叉为特色,以工程仿生研究为优势,进行“仿生设计学”课程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成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和教材资源,把握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培养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批判性思维,在“新工科”课程教学活动中进行工程仿生设计的培养,使学生学会用创新、系统、融合的方式解决具体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三峡大学的办学理念为基础,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建立等多个层面,深度探讨了三峡大学“双服务”理念下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建立的基础以及实践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从课程体系完善、课程体系调整、课程活动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三峡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建立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对“十四五”期间的“双创”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但目前部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重创业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突出。因此,该文依托贵阳学院综合工程训练中心资源,按照新工科建设理念,以创新工程实践项目的实施路径为主线,建立了创新工程实践课程群,组建了学科交叉型教师团队,并在制度、资金和环境上予以保障。实施结果显示,这些措施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方面效果显著,可为同类地方院校创新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该文从工程管理信息化导论课程的特点出发,研究了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分析了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以及开设的相关课程存在的问题,包括课程之间相对零散、内容缺乏逻辑关系。同时,对该课程分别从教学大纲和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体系等多维度提出课程改革措施。针对教学过程的不足,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工程管理信息化教学体系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理工科大学生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我国建设“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该文以理工科地方高校为例,提出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创建学科专业特色和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群、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专创融合”“校企联合”育人新模式、加强师资建设等措施,加强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3.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化育人工程,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群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专创融合”不紧密、课程体系与实践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三体系、三衔接”创新能力培养路径。通过深度调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和创新人才要求,构建职业技能与工程创新能力纵向衔接的进阶式创新能力体系,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了职业技能训练与工程技术创新训练纵向衔接的层次化实践体系、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有机衔接的融合式课程体系,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全面推进对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群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在论述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群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课程思政元素应从厚植爱国情怀、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培养责任担当意识等方面进行充分挖掘.并提出思政元素应通过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设计、制定评价体系等路径实现融合...  相似文献   

15.
"双创"能力已经成为评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各大高校相继建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机构来辅助完成对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该文分析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双创"能力的内涵和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定量方法课程群建设的总体思路,并从教学内容梯级知识链和教学模式优化两方面给出了定量方法课程群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前,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组织保障体系上不够健全、教学方法较为陈旧、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等。探索构建更加适合地方本科高校的新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地方本科高校立德树人、加快转型建设以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本科高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时可参照以下原则:面向全体与分类施教相结合,通识教育与融入专业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强化实践相结合。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完善组织构架,健全工作机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利用好多方资源,共同促进课程体系构建等。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中南大学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的性质、历史渊源、授课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演变及课程建设的意义。该课程构建了结构概念设计模块、结构分析模块、结构设计模块和新结构与新技术模块的“四模块”课程体系,提出了将土木工程传统知识传授与最新技术进展相结合、将专业知识传授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将书本知识传授与教师的科研成果介绍相结合和将基本概念传授与工程案例教学相结合的“四结合”课堂教育原则,创新了课堂教学向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延伸的“五延伸”课外主动学研原则和教学方法,课程特色明显,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创新性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健康中国规划的背景下,医学院校培养人才必须注重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而以往的创新创业教育则以鼓励学生创办企业、促进就业为目标,与实际需求存在错位.该文从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医学生培养全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医学专业课程、改革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完善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四个方面探讨了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协同效应.该文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针对高校管理类课程建设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将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融入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中,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计、教材体系建设以及考核方式改革四个方面提出高校管理类课程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出台,课程组建设是推动高等农业院校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探索。但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大环境背景下,课程组建设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组织水平参差不齐、课程组教师缺乏有效沟通互动、课程组长的选拔和工作开展难度较大等问题。该文从完善高校对教师的评聘和考核制度、完善课程组管理制度、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组教师的沟通协作途径、发挥课程组教师在实践创新中的指导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充分发挥课程组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