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到浙江之心学,人们必然会想到明代浙江之王阳明(守仁)。阳明心学虽中经广东之陈白沙,而直接承继陆象山之立大本,发明本心之统绪,但其学术却有着浓厚的地方思想文化的基础,受到浙江文化自身的深厚的心学传统土壤的孕育和滋养。浙江乃心学萌芽地区之一,在陆九渊建立心学体系之前,浙江便有心学之思想和倾向出现,并且作为心学之先导,对象山心学的创立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象山时代亦有浙江学者与象山为心学同调,相互切磋和发明,对心学之创立颇有贡献;以后象山心学又以浙江为其重要的传播地区之一。因此,心学于浙江在明代之前便已有相当发展,并且经历了上述三个阶段,从而为明代阳明心学的产生和创立准备了深厚的地方文化环境和思想基础。然而,这一问题却为近代以来的学术研究所忽略。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明代以前(主要是宋代)浙江心学的发展过程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詹勇 《社科纵横》2009,24(3):154-156
阳明心学的人格美育实践思想集中体现在"致良知"中。本文从朱子和阳明对"致"的不同解释揭示出阳明心学良知之"致"的美育内涵,从阳明一生的经历和理论体系来看,阳明心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格美育实践思想。  相似文献   

3.
阳明心学取代程朱理学而在明代中叶的兴起,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的、社会的原因,也有经济的原因。对此,学者们已作了多角度的讨论。本文但求立己,不欲破人,只想从儒学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之角度,在上述的解释之外增加一个理解的层面。文章认为,从阳明心学的中心命题如“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来观察,阳明心学的兴起,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儒学精神之内在理路和隐藏的兴趣之刺激与推动无疑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陈晨 《学习与探索》2024,(3):148-155
作为中晚明最重要的学术文化思潮之一,被视为“叛道不经”之“新学”的阳明心学给当时的八股文坛带来巨大冲击。阳明心学的广泛传播促成了中晚明八股文坛“自得”之风的盛行,许多科举士子摆脱了程朱传注的禁锢,进而直接引发“性灵”思潮在晚明八股文坛产生巨大反响,许多文人士子不再将性灵汩没于程朱传注而推崇文学色彩浓郁的“性灵”八股文;而佛老因子之所以充斥中晚明八股文并屡禁不止,则与阳明及其后学“范围三教之枢”的理论底色密切相关。王阳明有意利用科举考试向天下文人士子推广其学说,科试考官尤其具有心学背景的考官对心学八股文的肯定,阳明及其后学所倡导的为学“自得之乐”之说,皆使心学浸润中晚明八股文坛甚深。  相似文献   

5.
扈耕田 《学术交流》2015,(4):186-191
时至晚明,阳明心学受到了强烈抨击,使其在北方的影响更为减弱。但在侯方域的故乡商丘一带,阳明心学却仍然十分流行。尤其是被称为王学左派的泰州学派,在当地影响甚大,由此形成了商丘独特的学风与世风。这对侯方域的思想性格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具体表现在狂狷侠义、勇毅果敢、宽容圆融、通脱洒落、易简直截等方面;从消极的一面来看,主要是泰州学派非理性主义影响下的学问空疏、纵情任性、缺乏原则等。因此,阳明心学对侯方域思想性格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7.
刘万里 《学术交流》2003,(10):147-150
在阳明心学与晚明文学之间的本质联系及阳明心学诗性品格的影响下,晚明文学形成了异于前代的真诚、任情、大胆、自由的个性特质。  相似文献   

8.
《孔学堂》2015,(4)
从现象学看阳明心学,可以发现阳明心学与现象学尽管相隔遥远,但其"心即理"的论说依然充满了现象学的意味,其"为己之学"俨然是一种主体哲学。虽然阳明心学的立足点在伦理实践上,但它的"心学"建构却是围绕着主体的意向性来进行的。阳明心学关于"良知"和"致良知"的陈述,以及"知行合一"的定义,无疑是饱含了现象学意义上的意向性诠释,即展示出了阳明心学所具有的主体性向度。  相似文献   

9.
龚晓康  Wang Xiaonong 《孔学堂》2022,(3):73-82+168-181
学界依王阳明“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无物”“以其明觉之感应而言,则谓之物”等说,形成了意义论、价值论、感应论等观点,而对阳明“身心意知物是一件”之说则甚少留意。“身心意知物是一件”表明,“物”为心、知、意、身之聚集,并构成了源初的存在场域:本心之感应而有良知之明觉,良知之明觉而有意识之发动,意识之发动而有事物之呈现,事物之呈现而有身体之感触。这种身—心—意—知—物所共同构成的源初场域,即是物之“自体”;经由意识之对象化而为身体所感触者,则为物之“现象”。而基于主体间性的作用,“物”也具有客观实在性。但是,意识在自我象化的同时往往存在着小我的执着,遂使身—心—意—知—物的源初场域破裂,“物”成为外在于人的存在者,而人亦为外物所役使。故而,格物的重点在于诚明工夫,物来顺应而不为物所役,最终回归源初的存在场域。究言之,阳明所论之“格物”,超越了单纯的事物认知而成为道德的工夫,“不诚无物”说也就获得了存有论的阐明。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打破了地域疆界,商品经济信息与商品交流必然促成人、财、物大流动。人、财、物的流动尤以人的流动为先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国人在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影响下,沿袭传统生活模式,在延续数代的地域内繁衍生息,划地为牢,与世隔绝,过着原始的部落生活。在四川省偏僻山村,不少家庭祖孙数代未  相似文献   

11.
十年前,爱利克·斯多克斯令人信服地指出:用对十九世纪晚期殖民扩张所作的严谨的历史研究,去检验经济帝国主义的理论,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本文旨在发挥这一观点,使之适用于其余有关帝国主义的经典理论。熊彼特所著《帝国主义和社会阶级》一书的主要观点是:只是由于一些国家还残存着君主和贵族的统治,才使二十世纪早期资本帝国主义成为可能。一些非常重要的资本主义利益会从侵略政策中得到满足,正是这些政策在1914年使世界卷入了战争,  相似文献   

12.
已有九十年历史的美国反托拉斯法案近来受到各界人士越来越广泛的责难.这首先不是来自企业界——当然,各大公司早就厌恶这项法案了——而是来自经济学家们,包括一些知名的经济学家如麻省理工学院的L.色罗教授在内.近百余年来,美国社会反对垄断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正如已故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所说:"在英国和美国,垄断从来是被诅咒的,从来就是和不起好作用的剥削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在自由主义资产阶级心目中,垄断几乎是一切弊病的根源……"这次经济学界对反托拉斯法案上看法的急遽转变,的确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3.
在史学研究中,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评价体系。应该说,目前史学界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多与此中的评价体系不无关系。这是我们需要关注、需要反思的重中之重,因此,笔者拟以下面两个例子为依托,予以强调。一、如果袁世凯早死六年袁世凯作为近代著名人物,可谓家喻户晓,之所以如  相似文献   

14.
司马门之变的积极意义胡觉照北魏嘉平元年(249年)正月,司马懿发动司马门政变,夺得大权.于是,自古至今,司马懿父子名声狼藉,史载,司马懿有狼顾之像,从星象学的角度解释,其人具有残忍、贪婪、凶狠之特征;三国戏剧中,司马懿是个白脸奸贼,奸贼像给民众留下了...  相似文献   

15.
张横浦的心学思想述论王伟民孔子创立、经由曾子、子思和孟子发扬光大的先秦儒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正心诚意的为己之学(内圣),二是治国平天下的经世之学(外王)。作为内圣学,它强调做人,要求“直道以行”,切实为己,不枉自己的真性情,成就自己的人格,实现...  相似文献   

16.
公安派与阳明后学吴兆路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崛起的以湖北公安人袁氏三兄弟为领袖的一个文学流派。袁宗道,字伯修,在开创文派的过程中起了先导作用,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为该派主将.成就最大,贡献最多,袁中道,字小修,为中郎的文学主张作了某些辩解和补充工作。公...  相似文献   

17.
罗中昌 《社科纵横》2009,24(5):115-117
“需要和生产的矛盾”是“社会的根本矛盾”,正视这一社会根本矛盾的存在,并加以科学的界定,有许多积极的意义,可以深化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正> 明正德以后,阳明心学风行于世,成为思想界、知识界关注的中心,秉承先哲圣教仁本位传统的士大夫倾其心智,汇为心学浪潮。卓吾晚出,独创特解,以狂直之论震动了朝野“所著书,于上下数千年之间,别出手眼。而其掊击道学,抉摘情伪,与天台往复书,累累万言。胥天下之为伪学者,莫不胆  相似文献   

19.
王畿是王学分化、演变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他上承王守仁,下启李贽,利用佛、道的思想资料,对王守仁的学说进行了大胆改造和发挥,在学派林立的王门后学中戛戛独造,自成一家。他的思想不仅给明末思想界以较大的震动,而且直接激发了日本阳明学的兴  相似文献   

20.
何俊  刘夙 《浙江学刊》2020,(1):4-11
本刊的主管、主办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多年来是阳明学研究的重镇。本刊的"阳明学研究"栏目开辟有年,与此研究相互呼应。格竹是王阳明生命中一件有鲜明痕迹的事情,但阳明学界多仅提及,并无深刻研究。本刊很想就此组织一场跨学科的对话。经过一年多的准备,2019年9月14日,对话终于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参与对话的两位专家均颇有学术造诣,研究成果丰硕。对话从阳明格物失败的事实开始,讨论了植物学和中国传统格物的不同研究方法,对比由此生发的不同研究对象、途径、结果等等,最后引向中西思想融合的可能。本文在对话记录基础上再行加工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