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7年7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在中国建立起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利益的反革命政权,进行血腥统治。但是,中国共产党人继续顽强地战斗着。同年8月1日,周恩来等同志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党的“八七”会议上,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随后在9月,毛泽东同志领导了秋收起义,走上井冈山,建立起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党组织了工农红军,发展了十五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1928年12月在湖口县举行。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白区江西省委唯一的一次党代会。 党的“八七”会议后,中共江西省委发动领导了江西各地的武装起义,—开始了创建革命武装、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实践。到1928年6月,江西境内除了湘赣边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外,还出观了赣西南的东固、赣东北的弋(阳)横(峰)革命根据地和赣北的岷山游击根据地等;全省党员从“八一”起义时的1000余人增加到5600余人,建立和恢复了2个特委、2个市委、35个县委和10个区委;革命武装除了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军在湘赣边界和赣西南活动外,全省“有组织的红军共八百人左右,新式快枪四百十余支”、有“赤卫军五千”。  相似文献   

3.
位于赣西南的东固革命根据地,被陈毅誉为“东井冈”,被毛泽东称之为与“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并列的“李文林式”的革命根据地。但是,长期以来,这块根据地没有得到应有的宣传和介绍,至今鲜为人知。6月下旬,江西省中共党史学会及吉安地区党史学会,吉安县党史办联合在吉安市举行了东固革命根据地史学术讨论会。会议由省党史学会副理事长、省委党校副校长戴向青教授主持。来自各地的30余名党史、革命史学者、专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就东固革命根据地的时空范围、发展阶段、具体特点和地位作用作了认真而富有成效的探讨,一致认为,应该充分肯定东固革命根据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些具体问题的探讨也取得了新的进展。现将会议  相似文献   

4.
彭德怀同志领导的红军第五军,自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和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领导的红军第四军在井冈山会师,到一九二九年三月又在瑞金会师,这四个月的时间内,主要是在井冈山地区担负着留守、牵制敌人的任务。在此期间,彭德怀同志根据前委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领导全军同志奋勇杀敌,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为壮大红军力量、发展井冈山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可是,林彪、“四人帮”一伙,却无耻地攻击彭老总在留守井冈山时期“不执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实行逃跑主义”,这是对彭老总的恶毒诬蔑!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66周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60周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朱德、陈毅、彭德怀等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根据地的峥嵘岁月里,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的战斗力,使边界党组织成为领导“工农武装割据”、推动革命前进的坚强核心。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建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井冈山道路,这是人们所公认的。但是,这条道路对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有何影响,其他根据地为发展这条道路作出了哪些贡献?在我们隆重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的时候,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有助于加深认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革命作出的伟大贡献,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本文仅就井冈山道路与鄂豫皖苏区的创建之间的关系,谈一点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1927年10月 ,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 ,实现了我党革命中心由城市向农村的第一次伟大的转移 ,成为中国革命走向成熟、走向胜利的源头和出发点。在井冈山 ,毛泽东通过积极而富有开拓性的建党实践 ,初步形成了他独特的建党思想。七十多年来 ,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所进行的建党实践以及他建党思想所放射出来的光辉始终鼓舞着我们 ,指引着党的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一)坚持用马列主义先进思想教育党员 ,以保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井冈山地区是农业经济 ,有些地方还停留在杵臼时代。“党在村落中的组织 ,因为居住关系 ,…  相似文献   

8.
《布尔塞维克》是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10月24日在上海创办的中共中央机关理论刊物.《布尔塞维克》宣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理论背景来源于毛泽东等同志早期的“上山”思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以及中共中央对两潮暴动和南昌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布尔塞维克》登载了一系列的文章,宣传这种还不成熟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布尔塞维克》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宣传,对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最终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影响,坚定了毛泽东等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决心与信心.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在领导工农红军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提出了红军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的《赤色游击战术》(下简称《战术》)一书,是1929年编著印发的一本介绍井冈山根据地军事斗争经验的专著。它依据红军在井冈山根据地的实战经验,全面具体地阐述了红军在游击战争中应采用的战略战术及有关的军事规则,特别是在游击战术的运用方面作了详尽的分析说明。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最早编著印发的军事理论著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二七年九月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原定战略计划是:起义后兵分三路进攻长沙。但是,当起义部队分别在平江金坪、浏阳东门市及浏阳县城受挫后,毛泽东和前委果断地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将剩余部队带往湘南广大农村去坚持斗争,最后引兵井冈山,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转兵意义重大,因此,党史界对这一问题都非常重视。然而综观已发的文章和材料,大体都是说在文家市的前敌委员会议上,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与向井冈山进军的。我们通过对有关材料的研究,认为这次转兵,不只是取决于那一次会议,而是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首先,毛泽东和湖南省委许多同志,早就有深入农村或上山去坚持武装斗争的思  相似文献   

11.
论安源与秋收起义□肖南春肖益萍1927年9月9日,在毛泽东的亲自发动和领导下,湘赣边界爆发了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和作用的秋收起义。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的伟大进军,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正如罗荣桓所总结的:“秋收起义是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12.
"战争不但是军事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1](P1024)经济斗争是井冈山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问题一直是建立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基本问题.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井冈山领导边界军民积极探索根据地建设的道路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进行革命的经济保障问题,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经济建设思想.文章试就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经济建设思想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领导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及所形成的经济建设思想,较之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经济建设思想更为系统、更为科学和完整。他的中央苏区经济建设的思想,是在同党内“左倾”错误的斗争和反对国民党经济封锁,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经济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毛泽东中央苏区经济建设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经济关系学说的创造性发展,它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原理与中国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实际紧密结合,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红色政权和根据地建设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正> 早在三十年代初期就被毛泽东同志誉之为“方志敏式”的赣东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最重要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它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方志敏同志在领导弋横武装起义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块根据地的创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起了重大影响。(一)大革命失败后,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和残酷的屠杀政策,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地先后发动了许多次武装起义,建立了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同志在一九二七年十二月组织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弋横大暴动。随后,弋横武装暴动的胜利成果不断扩大,他们坚持深入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发展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武装和基层苏维埃政权。一九二八年五月,弋阳召开第一次全县工农代表大会,建立了弋  相似文献   

15.
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重要根据地之一。在根据地发展过程中,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中华苏维埃政府赞扬它“在打击进攻苏区的敌人方面,在深入土地革命方面,在苏维埃建设方面,在白区工作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成绩。”毛泽东同志称之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本文试就这块根据地的白区工作作一点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十周年,也是人民解放军建军六十周年。六十年来,我们的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走过了光辉的战斗历程。我们这些曾经参加这一伟大斗争的同志,都已垂垂老矣。回首往事,缅怀先烈,心情难于平静。我们今天纪念这一伟大日子,就要发扬井冈山的革命精神,尤其要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17.
井冈山革命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激励我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斯,发扬井冈山革命精神,继承革命传统,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试结合企业实际,就如何继承和发扬井冈山革命精神探讨三个问题。 (一)什么是井冈山革命精神? 江泽民同志去年10月视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满怀激情地写下:“继承和发扬光荣的井冈山革命传统”。这是他当总书记后破例第一次题词。并要求我们江西革命老根据地,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向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党中央领导如此重视革命传统教育,使我们深受启示,深感紧迫。  相似文献   

18.
王旭宽 《学术论坛》2007,30(6):15-18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就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探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重要发祥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之作。  相似文献   

19.
方志敏同志是我党、我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同志不仅领导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而且为中国革命积累与提供了“方志敏式”根据地的经验。在赣东北的具体条件下,采取波浪式向前扩大的策略,是创建“方志敏式”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策略,是方志敏同志对土地革命战争的一个重要贡献。这也是研究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发展史必定要融及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意在抛砖引玉,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武装斗争思想,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思想。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战争”。这种农民革命战争思想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根据地三者相结合起来: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