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红山文化玉器在中国史前玉器发展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红山文化玉器的出土、红山文化玉器的种类、红山文化玉器的功用及造型等,探讨红山文化不同类型玉器尤其是特殊类玉器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内涵.有助于我们对红山文化玉器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红山玉器是红山文化最突出的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的红山文化玉器的出土,向世人展示了红山玉器丰富的文化内涵。红山玉器独特的造型设计和精湛的雕琢技艺,在我国玉器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对红山文化玉器造型特征及相关问题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发掘我...  相似文献   

3.
红山文化是东北地区最发达的一支考古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6500~5000年。红山文化高度发达的玉工艺及多姿多彩的玉器造型,是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物质载体。从艺术分析和审美的视角观察红山文化玉器,对其分类、制造工艺、审美情韵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解读红山文化玉器,揭开她神秘的面纱,从而开辟红山文化玉器研究一个崭新的领域,揭示红山文化玉器史前的历史地位、社会发展和演变规律及玉与人的关系,探索红山文化玉器的审美情韵。  相似文献   

4.
红山文化是史前考古最重要的文化之一,而红山文化内涵中居于核心地位的玉器研究,是当今研究红山文化的重大课题,它对探讨中华文明起源,中国农业文明发端,中华传统文明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回顾与思考红山文化玉器研究,将会推动红山文化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玉器文化源远流长,玉和玉器在中国古代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而且由于人们不断赋予的各种含义而使它具备了不同的社会属性。分布于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是我国东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红山文化的遗物有石器、玉器、陶器、蚌器、骨器等,其中尤以玉器最为突出。在各地发现的红山文化墓葬中,我们常发现有玉器随葬。以玉为葬,以玉为祭,是红山文化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器有相当一部分与原始宗教有关,并且具备了礼器的性质,有的可能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人们所佩带的装饰品,同时也是人们从事宗教活动和礼制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中国玉器文化源远流长,玉和玉器在中国古代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而且由于人们不断赋予的各种含义而使它具备了不同的社会属性。分布于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是我国东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红山文化的遗物有石器、玉器、陶器、蚌器、骨器等,其中尤以玉器最为突出。在各地发现的红山文化墓葬中,我们常发现有玉器随葬。以玉为葬,以玉为祭,是红山文化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器有相当一部分与原始宗教有关,并且具备了礼器的性质,有的可能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人们所佩带的装饰品,同时也是人们从事宗教活动和礼制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红山文化特殊类玉器的宗教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史前玉器发展进程中,红山文化玉器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雕琢工艺以及自成体系的用玉制度而闻名于世。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特殊类玉器是巫、史等神职人员司职的神器和法器,它的出土对于研究北方远古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及意识形态具有重大意义。特殊类玉器作为祭祀神器,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祭祀观念,进一步证明红山文化时期已经形成了原始的宗教体系——巫教,神职人员(巫)借助它来“绝地天通”,并以此来维系氏族或部落内部的稳定与团结。特殊类玉器在文明起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8.
新石器时代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因其独具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几十年深受中外学界重视。在一系列研究文章中,学界普遍关注的是红山文化玉器。据统计红山文化玉器绝大多数出土于积石冢石棺墓中,并且从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前期至红山文化后期,积石冢石棺墓的规模、分布情况,随葬玉器种类、数量、玉器组合等均有高层次的发展,本文试图将红山文化玉器与北方区域原初形态萨满教相结合分析玉器的功能所在,以求深入了解史前时期辽西地区先民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9.
红山文化玉器种类繁多,造型多样,类型划分方法也有多种,按照玉器形制及使用功能,红山文化玉器可分为装饰类、工具类、动物类和宗教典礼类4种类型,这些造型多样、寓意深刻的玉器,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先民们当时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更体现了先民们的独特理解和创新精神,反应出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相似文献   

10.
红山文化玉器在中国史前玉器发展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红山文化玉器材料来源、材质特点及对其开发利用做出分析和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红山文化玉器的特征,也便于我们今后对红山文化玉器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玉器是红山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已发掘的红山文化墓葬中,牛河梁红山文化积石冢石棺墓出土的玉器最具代表性。其中第二地点一号积石冢21号墓出土玉器数量多、质地精美、造型独特、工艺精湛,玉器的组合关系属于最高级的组合,为研究红山文化玉器、葬俗及宗教信仰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红山文化玉器种类繁多,造型多样,类型划分方法也有多种,按照玉器形制及使用功能,红山文化玉器可分为装饰类、工具类、动物类和宗教典礼类4种类型,这些造型多样、寓意深刻的玉器,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先民们当时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更体现了先民们的独特理解和创新精神,反应出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古代玉器滁程教学的角度看,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史前玉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红山文化玉器资料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包括考古发掘报告和调查报告、玉器图录、博物馆展出的玉器及研究论文等多种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准确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才能使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红山文化玉器的特点及历史地位,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古代玉器”课程教学的角度看,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史前玉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有关红山文化玉器的资料逐步增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学习、准确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才能使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红山文化玉器的特点及历史地位,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5.
红山文化是我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近年来,随着大量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成果的不断出现,不仅向世人充分展示了红山文化丰富的内涵,而且对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红山文化、探讨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也提供了宝贵资料。红山文化玉器是我国史前时期一个独立的玉器系统,是红山文化丰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红山文化玉器认识与研究的状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将有助于我们对红山文化玉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展开,进而解决红山文化的社会发展阶段等较深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红山文化以玉器而闻名,红山玉器名称的翻译统一和规范问题也日益成为红山文化对外推介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通过对70多件红山文化玉器及其名称的翻译分类研究,发现红山玉器名称的翻译有规律可循。本文引用费米尔的“目的论”为理论指导,根据红山玉器的造型特点和文化内涵选用三种翻译方法,搭建出八种翻译结构,以期为红山文化玉器外译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玉器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遗物之一,位于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与位于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均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考古学文化,两地出土的联璧显示了两者之间存在文化交流,而联璧的研究也成了研究中国史前玉器发展与传播交流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是一个好玉的民族.中国人对玉有着独到的理解和认识.古往今来,世界上没有另一个民族能象中华民族那样对玉一往情深,崇尚备致.黄金和美玉得之不易,价值昂贵,可以充当空货.但中国人爱玉,并不仅仅爱它本身的价值.它那璀璨晶莹的色泽、细腻温润的气质以及内聚抗压的品格,博得了人们由衷的喜爱和钦敬.爱玉成了中国人的一大传统,这一传统的滥觞和奠基,应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以前的红山文化.早在红山文化还没有被人们发现和认识以前,红山文化玉器便不断出土,散落流失乃至惨遭毁弃者,数量难以确估.在红山文化被正式发现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仍然不能认识红山文化玉器,如天津博物馆收藏的两件属于红山文化的玉龙和流落日本的马蹄形玉箍,都曾经长期被误认为是商周古玉.直到1971年5月,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民在北山红山文化遗址中意外地掘得一件大型碧玉雕龙.这一消息不径而走,传遍了辽河上下,惊动了燕山南北.它就象济公手上那般神奇的法术,把考古工作者的目光紧紧地系在红山文化及其令人费解的原始玉器之上.人们开始乍惊乍喜地意识到,中国玉雕艺术的源头很可能发生在五、六千年以前的西辽河流域.  相似文献   

19.
距今五千年至四千年的良渚文化以其璀璨的玉文化而与北方的红山文化构成南北玉文化之双峰.良渚玉器上的神人兽面纹寓含着人性的觉醒;有一定数量的玉琮、玉璧和玉钺的发现说明祭祀礼仪和王权专制在当时已经确立;龙和鸟的艺术品的发现说明良渚已经有了龙凤崇拜且以凤凰崇拜为主.整个良渚文化较为完整地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天地至尊精神和礼乐教化精神.如果说红山文化的玉器以巫玉为本质的话,那么,良渚文化的玉器则以礼玉为本质.  相似文献   

20.
玉器作为中国古代器物文化的一个代表,凝结了中国古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也折射了中国人的审美追求与道德操守.文章在对传统玉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就玉器造型设计中的神性、物性和人性进行了分析.进而说明器物、制度(仪式)与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论证了玉器中蕴含的人与神、人与物和人与社会三个维度的文化内涵,对现代人更好地理解和借鉴中国传统造物法则和欣赏中国古代玉器提供一个认识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