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影视动画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玉龙 《社科纵横》2005,20(3):144-145
中国动画产业虽然从计划经济进入了市场经济的时代,但不仅未出现应有的繁荣,相反却走向了低谷。据调查,与体制、政策、市场等问题密切相关。所以,改革体制是当务之急;政策支持很关键;艺术创新是根本。动画业作为后起之秀,正在全球文化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大力发展中国的动画产业。我们应该尽早着手消除动画发展中不利的各个瓶颈,尽快形成适应全球化经济的体制,形成政府与业界、与市场的良性互动,生产者与受众的良性互动,真正把产业发展首位,才能实现中国动画的振兴,向国外动画霸权发出挑战。  相似文献   

2.
陶庆 《社会》2008,28(4):107-125
合法性理论涉及民间社会合法律性和政府权威合法性两方面。在“依法治国”的法治时代,地方政府愿意并能认同“非法”状态的福街草根民间商会的原因值得探讨。一方面正义原则是福街草根民间商会的合法基础,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业已认识到自身权威的合法性危机并试图走出危机。地方政府与民间社会暂时悬置相关法规,在互动中互补自身的合法性不足,使“非法”与合法语境在法治框架中有效自如地进行时空转换,地方政府权威与民间社会权利在重建社会秩序中因此能够相得益彰、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3.
周黎安 《社会》2018,38(2):1-45
本文运用和拓展了“官场+市场”理论,重新解析中国独具特色的经济增长机制以及政府与市场的互动模式。地方官员之间围绕着辖区经济发展的官场竞争嵌入在不同辖区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之中,而辖区企业参与的市场竞争又嵌入在官场竞争之中。作为一种分析框架,“官场+市场”的理论贡献在于揭示了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政企的有效合作必备的三个条件,即内部的政治激励(“把事做对”)、外部的市场约束(“防止做坏事”)和必要的信息反馈(“做对的事”)。中国“官场+市场”的增长模式在总体上提供了这三个关键条件,在最积极的意义上实现了辖区内政治企业家与民间企业家精神的结合,政治精英与经济精英的结合,中国历史悠久的官僚政治传统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传统的结合,为我们揭示中国增长之谜开辟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金秀光 《社科纵横》2011,26(7):20-22
本文以浙江景宁县"党员议事提案制"为案例,揭示了在既有的制度框架下中国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和制度创新的新空间。在"党员议事提案制"制度安排中党员与党委形成了正反双向的良性互动的反馈机制,创造了在党的有效领导下的有序民主化地方经验,将人民民主建设与党内民主建设紧密地、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发展,实现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持续、稳定、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竞争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竞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各级地方政府有自己独特的利益,其作为代理人有能力对经济施加影响。地方政府竞争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竞争、财政竞争以及人才和技术竞争。良性竞争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恶性竞争造成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造成了大量重复建设,造成地方产业结构雷同,形成产业内的恶性竞争以及其他诸多不利社会长远发展的后果。因此,必须规范地方政府竞争,主要措施包括:依法规范竞争,建立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合理秩序;建立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协调与合作机制,维护统一市场;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全面、科学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制度和升迁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胡浩 《创新》2012,6(5):88-93,128
住房市场是一个分散、区域性分割的市场,中央政府无法直接调节,对住房市场的微观调控是地方政府的职责之一。地方政府在住房市场的职责贯穿从住房生产到房屋消费的各个环节,涉及确定需求、土地供应、存量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众多领域,有时甚至直接给特定群体提供住房。以地方政府行为视角建立一个分析框架,重点剖析地方政府在住房市场中的职责,住房市场利益相关者及管制创新,住房健康发展的内在机制,中央—地方在住房市场既分工又协作的二级管理模式有效运转的约束条件,地方住房战略制定及其有效性等问题,有助于促进我国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现实中由于市场失效的存在,市场机制是难以独善其身的,也需要政府对某些产业实施规制以纠正企业的行为偏差。在自然垄断产业从垄断走向竞争的过程中,政府规制的存在是合理的:自然垄断产业存在着效率悖论,需要政府规制以保证一家或寡头企业可以获得规模效率;自然垄断产业存在着定价悖论,需要政府规制以保障消费者可以获得公平的价格或服务。竞争与规制两方面的博弈将贯穿于自然垄断产业的发展之中。在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政府规制目标的推进直接影响着自然垄断产业的顺利发展,这就需要对规制的目标和成效有一个不断修正和调整的过程,也需要对政府规制进行适时改革,或加强规制以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或放松规制以提高竞争效益,最终使政府规制与自然垄断产业的发展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8.
区域农业虚拟产业集群突破了农产品改良、生产、销售在自然气候与地理条件上的限制,实现了组织之间跨地域的合作与竞争,促进了集群内部各成员的良性发展。鉴于我国目前在集群信息管理上存在着资源共享深度广度欠佳、产业人才匮乏、供求信息不畅的现状,提升集群的生产经营效率与核心竞争力,应采取的措施为:通过构建信息平台,提高对资源整合与共享程度;拓展外部网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掌握消费者消费需求与消费心理,扩大产品销售;与政府进行及时沟通与反馈,为集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相似文献   

9.
籍涛 《社科纵横》2008,23(1):34-37
烟草是一种嗜好品,具有特殊的市场形态,其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都不同于普通产品,而其市场结构亦呈现出独特的运行规律.对这类产业的政府管制既要考虑国际通例,也要结合中国的市场特性.烟草产业政府管制要在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分析框架内实行稳健的管制变迁,从而使得市场结构在动态的变化中始终朝着"有效竞争"的状态演进.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区域关联视角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主导产业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起主导性或支配性作用的产业.现有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基本上都局限于区域内部环境的分析,而忽略了发达地区或相邻地区对本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外部性影响.基于此,研究构建了一个三维互动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框架:一是区域关联维度,主要分析区域间产业联动和区域经济的空间相关性(空间溢出)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二是区域产业发展基础维度,主要反映了本区域现有的产业基础、技术条件和发展环境,是对区域产业发展自身能力的衡量;三是区域产业发展潜力维度,重点考察前瞻性、前沿性技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等对产业发展前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Land Finance and the Tax-sharing System: An Empirical Interpret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的区域竞争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其中的作用机制有待发掘。地方政府行为受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影响,尤其受分税制以来财税体制改革的影响。分税制集中财权使地方政府逐渐走向以土地征用、开发和出让为主的发展模式,从而形成了土地财政;利用省级的年度数据验证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无论如何评价以土地财政为代表的发展模式,与财政包干制相比,分税制都是一个理性化的制度变革,其建立了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的稳定互动框架,而以土地为中心的城市扩张模式是这次改革的意外后果。  相似文献   

12.
杨曼 《社科纵横》2020,35(1):99-103
地方产业政策在调整地方产业结构、促进地方产业发展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对提高地方经济竞争力有明显的效果。运用得当的地方产业政策可以实现与市场竞争友好并存,不悖公平,无损法治。法治环境下地方产业政策制定与实施应当优化。应当划定地方政府权力边界,大幅度减少地方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依法依规制定和实施地方产业政策;进行公平竞争审查;以开放市场和法治营商环境的构建吸引产业资源,逐步取代或减少直接干预政策,实现地方产业政策与地方法治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金融市场和政府行为的日益融合,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的联动关系越来越明显.防控地方政府风险不仅能够促进地方政府收支的合理化,而且可以减弱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向金融风险转化的风险.文章选取防控金融风险这一视角研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运用KMV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具体机制层面提出了建立政府债务风险双重评估体制、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和改革金融业的管理体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1978年至今,中国经济取得了年均9.8%的增长率,被称之为"中国奇迹".其根源在于中国在分权改革的同时维持了一个相对有效的政府间竞争市场,地方政府官员在经济增长为主要考核目标的锦标赛制度下,为完成政绩考核展开多种形式的竞争.地方政府竞争间接促进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改善了基础设施,吸引了大批的外商直接投资,从而推动了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官员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获得了晋升.近年来,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出现了"异化",表现为地方政府的恶性竞争与重复建设,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经济呈现粗放型增长.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中国加速融入全球市场,经济主体的成熟和社会力量的成长对政府行为边界的限制作用在逐渐显现,这成为推动政府竞争步入良性轨道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杨翠 《学术交流》2023,(12):34-45
生态环境具有整体性、外溢性、公共性属性,边界地区多为环境污染高发区,使得环境问题逐渐突破行政区划的地域界限及单一政府部门的管理权限,显现出跨部门、跨地域特征,需要地方政府合作治理。我国权力管辖具有属地原则,地方政府在所辖行政区域内独享行政管辖权,导致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合作中面临权力来源合法性缺失,行政权力闭合特征下合作治理效能受限以及权力运行依据单一影响合作关系稳固的困境。导致这一困境的原因是没有将地方政府合作中的跨区域权力与区域内权力加以区分。以环境治理系统属性为开放前提,地方政府合作中权力运行空间的拓展为开放基础,地方政府间从行政边界向功能边界转化为开放保证。可以此构建起地方政府合作中权力运行的双重维度,找到一条地方政府合作中行政权运行的合理路径,使权力在现有体制范围内有效运行,进而推动地方政府间合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政产校企合作的南京市鼓楼区大方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例,探讨为促进中国居家养老专业化的发展,政府、学校、非营利组织三方面的良性互动机制和在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建设的动力系统中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沈晖 《社会工作》2008,(16):8-11
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福利组织与高校等诸要素的相互支撑,形成良性互动,以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佳利用和配置。当前在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政府与福利组织之间的伙伴关系较为关注,而对于政府、福利组织和高校三者关系的论述有所不足。本文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剖析了政府、福利组织与高校在社会工作体系中各自的需求与供给情况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并指出三者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共生关系。文章认为,当前国内社会工作发展中遇到的一些困境,正是由于三者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的有机联系而导致。发展社会工作必须建立政府、福利组织与高校的联动机制,其中政府必须先行一步,在这个联动机制中发挥关键的推动和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推动地区产业转型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构建统一国内大市场、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的题中之义。利用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区的宏观面板数据,采用两步SYS-GMM模型探究了市场一体化发展、产业转型及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市场一体化发展可以显著推进地区产业转型,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在市场一体化发展对地区产业转型的影响路径中呈显著的非线性调节作用,二者的调节效应分别存在倒“U”型和“U”型门槛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城市政府在区域经济、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何切实认识城市政府的经济职能,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现阶段,有个别城市政府在国家规定的税收之外,盲目乱收费,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市场体制框架的建立,也损伤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从而不利于城市地方经济的腾飞。在此,笔者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个别城市政府乱收费的行为动机、相应机制,以期望有助  相似文献   

20.
叶大凤  黄锦恒 《创新》2009,3(9):35-38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能否良性发展将成为区域公共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加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协调,需要建立健全协调机构、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具有操作性的配套行政协议,要从考核机制上引导地方政府间的恶性竞争向区域协作方向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政治市场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建立有序的政府间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