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佩蒂和吉姆夫妇是我很要好的朋友.在退休前,他们准备搬出这个已经住了十年的房子.我不确定我能帮什么忙,于是有一天傍晚,我打电话过去,看看他们收拾得怎么样了. "我们有好多东西!"佩蒂唠叨说,"我试着把东西分成:‘要保留的’、‘给孩子的’、‘捐给慈善机构的’、‘要卖掉的’、‘要丢掉的’,以及‘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我知道有些东西再也用不上了,却舍不得放弃,这真是很棘手." 接着,她跟我谈起了她意外发现的一些原本属于她妈妈的东西.那是她妈妈三年前过世时,她放在盒子里、准备有时间再去整理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正母亲一个人在老家生活,我平时用电话跟她联系。每天晚上给母亲打个电话,已经成为我的习惯。母亲最怕给我添麻烦,她最大的心愿是我能安心工作和学习。我每次跟母亲通电话都感觉得出她很开心,所以我尽可能地多跟母亲聊几句。母亲跟所有的父母一样,只报喜不报忧,每天都说过得很好,不用我担心。母亲他们这代人不善于表达感情,  相似文献   

3.
突然袭击     
小时侯,母亲看着我那胖胖的小腿说:“这孩子长大了,准是‘懒虫’一个。”果真应了母亲的话。我这个人邋遢得可真够水平的。吃饭前总要洗涮上一顿的饭缸,待洗澡时,才发现脏衣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把我‘震’上了写作的道路;‘四五’运动的汹涌怒涛又把我‘推’向了新的长征!生命不息,挥笔不已!”这是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在《从“五四”到“四五”》一文中,所概括的她从一九一九年以来六十年的创作历程。从“五四”运动到现在,我们的国家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伟大的历史时期,各种矛盾复杂交错,斗争风云变化万千。而冰心的创作道路也是蜿蜒曲折的。她曾经历了文思潮涌和笔下消沉的不同时期。“五四”运动的风暴,触动了她的创作激情。社会主义祖国的诞生,又焕发了她的文学青春。“四人帮”被粉碎以后,她更孜孜不倦地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为繁荣社会主义创作而不停地挥毫。冰心六十年来的辛勤劳动,作品是丰富的,经验是多方面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总结。本文先就她的早期创作(“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开头写法一一扣题提示写什么:身材高挑,长发过肩,厚厚的眼镜片下有一双如鹰般锐利的眼睛。她,就是我的妈妈。妈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糖衣’还是‘炮弹’,看你表现。”中间写法——承头顺写详重点:我之所以听妈妈的话,大概就是因为她那“糖衣”和“炮弹”吧。“糖衣”,顾名思义就是我做了好事,可以得到的奖励;而“炮弹”嘛,就是毫不客气的惩罚。  相似文献   

6.
前言 1961年9月26日,茅盾同志在回答笔者问时写道:‘钱杏邨说的《文学导报》上的对于‘民族主义文学’的批判文章,署名为‘石萌’或‘石崩’者,我自己记不起来了。当时我写过批判‘民族主义文学’的论文,但究在何处发表,用何笔名,现在都记不起来了。可能就是‘石萌’或‘石崩’的,也可能不是。我用笔名也是随手拈来,用过即不再用,因而也不能肯定我是否用过‘石萌’、‘石崩’的笔名。原因是我从来不写日记,也不把自己的杂  相似文献   

7.
丢银案     
周海 《快乐青春》2011,(3):51-51,67
一天,王智凯在路上看到两个人在争辩。其中一个高个子说:“我拾了一袋子银子,大概50两,拿回家给了母亲。母亲说,‘这么多银子,如果这个人急着用钱,丢了钱,说不准会有什么意外的事情发生,快去守在那儿等着把钱还给人家。’  相似文献   

8.
山水与风景     
<正>寄居在华夏古文明心脏部位的"天下观念",一向乐于"倡导在人与他人之间(即同族的个体之人或其他种族之人,尤其是其他种族之人),必须遵循我-你关系的提调和统筹……我-你关系意味着‘王者无外’、怀柔远人,意味着化‘你’为‘我’,最终,达到不分‘你’‘我’、甚至没有‘你’‘我’的境地。"①有泯灭人我界限的"我-你关系"拔刀相助,仰仗"意义饱满的厚重概念"(thick concept)②———天下———撑腰、鼓劲,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家有机会组成一个非常打眼,也非常幸运的集团军③:在他们足迹所到之处,在他们极  相似文献   

9.
唐莉 《家庭科技》2006,(12):5-5
3年前,我和母亲吵过一架。起因是我工作太忙,忙得没有时间经常去看她,即使去了,也是从进门那一刻起电话就不断。那一次,从她做饭开始我就在打电话,对方是我的顶头上司。我妈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几乎把饭菜摔到桌子上。我捂着话筒对我妈小声说明这个电话的重要性。但是老太太已经愤怒——当然愤怒,她打电话到我办  相似文献   

10.
正小A是名高二女生,她苦恼地和心理老师说:"我妈妈特别敏感。只要是男同学来电话,她就会怀疑我谈恋爱了。我要是有一点不耐烦,她就开始生气,说我总是让父母不省心,告诫我不能早恋,应该一门心思把学习抓好。她还总是埋怨我不懂父母的良苦用心,做出‘如果怎样就会怎样’等一系列人生惨淡的最坏逻辑推断,最后还可能声泪俱下。我知道家长都是爱之深、责之切,可妈妈总是这样的情绪状态,我担心她会提早进入更年期。老师,我该怎么和她沟通  相似文献   

11.
单纯词与合成词在部颁汉语教学大纲词汇与语法部分里已经正式提出来。但单纯词与合成词如何划分,教学大纲里却无明确规定。现行初级中学汉语课本第一册第二册合编管‘螳螂’、‘盘尼西林’、‘莫斯科’、‘布尔什维克’这种词‘每个字都不表示意义,只有合起来才有意义’的叫作‘单纯词’;管‘学习’、‘照象机’这种词‘每个字都表示意义的叫作‘合成词’。‘一个字的词自然也是单纯词’。汉语课本又把合成词分为‘联合式’、‘偏正式’这是两种主要的;次要的还有‘动宾式’、‘动补式’(这两种名称是笔者给加上的)等等。汉语课本还把用辅  相似文献   

12.
五笔字型《培训教材》(王码公司刊印)中有这样一段话:“还有点‘、’呢,它怎么能归并到捺‘(?)’类中去呢?您可能还有这样一个疑惑。不妨让我们一起来作一道类似平面几何的证明课题。我写一个‘木’字,它的末笔笔划是什么?你会脱口而出:是一捺!我再写一个木材的‘材’字,再问您它是什么旁?您肯定会说,是‘木’字。那么,我  相似文献   

13.
王力教授很早就提出:“在上古汉语里,判断句不用系词。”①“‘是’字在上古只当代词和形容词用,直至六朝以后,才用为其正的系词。”②王力教授所说的是上古判断句的主要特点,这已为语言学界所公认。 又有徐德庵教授也曾提出:“是在先秦文辞中,已经可以证明肯定系词‘是’‘惟’‘维’‘为’的存在,有的还跟否定副词‘非’对举成文。”“上古汉语中,肯定系词‘是’是否已经在使用,……却是已经在使用。”③而且他还举出23个例证。 也有《古代汉语》教材,在论述文言文用“是”字表判断时,认为“‘是’作为判断词,是从这种复指前文的指示代词‘是’发展来的。它复指的作用逐渐减弱,帮助判断的作用逐渐加强,于是便由指示  相似文献   

14.
开心果     
《快乐青春》2010,(7):159-160
超过老师 几位母亲聊天。 “你们知道吗,我家冯笛弹琴的水平已经超过老师了……” “真的吗?” “是真的。昨天他和老师在钢琴上演奏,我听到老师说:‘冯笛,你比我整整快了4拍!'”  相似文献   

15.
至善狂     
正【案例】"最近不止一次听到我指导的几个同事说我太苛刻,把他们逼得喘不过气。我让他们做得尽善尽美是为他们好,做学术研究不就是要这样吗?在家妻子也总说我太不宽容,对自己‘狠’,对别人也同样,连对读幼儿园的女儿‘也不放过’。我要求她言行举止不得出现问题,要做淑女,但女儿却越来越不喜欢我。我到底怎么了?我错了吗?"杨先生大吐苦水。【分析】对工作、学习、生活追求完美是没错。一旦这种对完美的要求过分了,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6.
黄春明是台湾省的重要“乡土文学”作家,他一九七二年以后的作品比起以前的作品,在思想内容上有明显的转变。关于这一点,黄春明有过坦诚的自白:“在我写以小人物为主的那一系列的小说的时候,我获得了‘有良心的作家’、‘人道主义作家’、‘小人物的代言人’、‘悲天悯人的胸怀’等等这一类的称赞。……自从我看清自己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个70多岁的女患者,濒临生命终点,艰难地喘着气,但怎么也不肯瞑目离开,亲人看着很难受。她的儿子上去轻轻拥抱住母亲,说:"妈妈,您生养我这么多年,辛苦了,我从没有跟您说句‘我爱您',也从没对您说声‘谢谢',现在我要对您说,妈妈我爱您,您放心地去吧,儿子永远都是爱您的,谢谢您,妈妈!"女患者的眼角流出了泪水,这才放心地走了。  相似文献   

18.
钟点工黄阿姨这几周没空,她是我家楼下的邻居。看她搞的家庭卫生一尘不染,我就请她帮忙,每周日她都给我打扫家庭卫生。早几天,她终于回来了,说:“81岁的母亲心血管堵塞,到广州做心血管扩张手术,我去照顾了。”我问她:“你母亲去广州治病花了多少钱?”她就唠唠叨叨地说了一大堆——  相似文献   

19.
开心果     
《快乐青春》2010,(11):80-80
冯笛:“老师让听写4个字,我错了5个。” 爸爸:“怪事!哪4个字?” 冯笛:“就是成语‘肆无忌惮’。我听成了‘四五鸡蛋’,觉得不通顺,便写成了‘四五个鸡蛋’。”  相似文献   

20.
正一好多年前,我五六岁时,外婆来我家吃饭。看到母亲在厨房里忙碌,外婆想过去帮忙,但被母亲推了出来。母亲说:"吃了那么多年你做的饭,今天你就尝尝我的手艺吧。"于是,外婆就和我、我姐姐,在客厅里聊天。她摸摸我们的手,掀掀我们的衣襟,看我们穿得够不够暖和,还夸了我们不少话。她对我们的喜爱,酒香一样地弥漫开来。很快,她就把话题转到了她的女儿、我的母亲身上:"你们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