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年回家     
过年回家是一种信仰,照亮离家人思乡的每一夜.拥挤的、颠簸的汽车,简易的、破旧的三轮车,载着在繁华都市漂泊得疲惫的身心,载着离乡之人盼归的心.回家,过年回家,只因冰天雪地里有父母在等待!  相似文献   

2.
过年前,我买了一套西装回家。朋友来访,见我在试衣,开口就问:“你的西装有几个口袋?”我说:“你应该发表一下对我这套西装的评价,问什  相似文献   

3.
春节年代秀     
正还记得跪下磕头之后从长辈手里拿到的压岁钱吗?还记得年关对新衣裳的期盼吗?还记得一家人围着炉火看春节联欢晚会吗?还记得过年走亲戚那一盒盒简陋的果子礼品吗?……古人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我们的童年中到底还有多少对新年的记忆  相似文献   

4.
妻子是城里人,我来自农村。初到城市时,印象最深的是城里人吃得好,天天吃肉,像过年似的。 一天陪妻到菜市买菜,路过一个卖红薯的摊位,便建议妻买。妻诧异地说:“你怎么想到要吃红薯?” 许多城里人是不吃红薯的,他们只吃精米精面、鸡鸭鱼肉。但我对红薯却有着深深的感情。我是吃着红薯长大的,现在有个健康的身体,多少得益于红薯。  相似文献   

5.
回家恐惧症     
又快到阖家欢聚的时候。在这临近岁末的日子里,一些在外工作的年轻人,由于种种原因,对过年回家有着一份难以言说的尴尬和无奈。"回家恐惧症"成为一个新现象。  相似文献   

6.
要过年了.此时我不禁想到:这过年到底过什么?怎么过才好?早些年生活物质匮乏,过年就是过吃喝,想方设法弄点鱼肉,全家美餐一顿就算过了.后来吃的穿的多了,觉得光吃喝没年味儿,就噼噼啪啪大放鞭炮,倒是蛮有喜庆的景象.  相似文献   

7.
一进入腊月,刚刚嗅到年的气息,母亲就有点儿坐卧不安了,常常翻看桌上的台历,然后便静静地守候在电话机旁。我知道,母亲在盼望着快些过年。因为只有过年,远在省城的弟弟才能回家团聚。尤其是父亲去世以后,母亲的这种愿望,一年比一年强烈。  相似文献   

8.
正晚饭后,窝在沙发里陪父母看电视闲聊。邻居胡伯来串门,一进门就叹息说:"看看你们家多幸福,一家子其乐融融的。哪像我们家,小杰刚打电话说今年过年不回家了,孩子不回来,我们老两口连饭都懒得做了,真没意思。"胡伯的独生子小杰在上海工作,每年只有过年才回家一次,匆匆回来,待不了几天又匆匆回去。趁着父母劝慰胡伯,我起身去卧室上网,正巧小杰在QQ上。我便问他是不是过年不回家了。小杰抱怨连连:"单位过年要加班,又碰上乘车高峰期,车票也不好买,回趟家还不够受罪的呢。再说回家过年也没多大意思,就不打算回去了。"看来小杰也是"失陪族"中的一员,而且是属于无奈加无知型的"失陪族"。我笑  相似文献   

9.
今天,老妈说我整天只顾着玩,不学习,还把十几年前的老账翻出来讲。天,这是暑假!我一气之下写了这篇文章,给老妈讲讲中外父母之别。一、在孩子放学回家后,中国父母会问:“今天学习怎样?考试得了多少分?”外国父母则会问:“今天在学校过得愉快吗,和同学相处得好吗?”二、当孩子在家里谈论某个同学时,中国父母会问:“这个同学学习成绩好吗?”而外国父母则问:“他为人如何?”  相似文献   

10.
正过年回家团聚,与家人一起享受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中国人向来讲究吃,那么怎么做能把餐桌点缀得既养生又美味呢?以下推荐几款药膳,不妨试一试。洋参淮山排骨汤材料:洋参25克,淮山、芡实各50克,排骨500克,陈皮、精盐少许。做法:先将洋参、淮山、芡实、排骨、陈皮分别  相似文献   

11.
开心做作业     
“功课做完了吗?”这几乎是每位做父母的下班回家,见到孩子的第一句话。它凝聚着父母们的许多期望,也包含着他们的许多焦虑。做家庭作业是必要的,问题是有些孩子讨厌做功课。父母监督过严,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这个头痛的问题折磨着许多父母。有的话天天说,效果未必好。如果一位厂长每天下班时都守在厂门口问工人:“你定额完成了吗?”这和一回家就问孩子功课引起的心理反感,恐怕是差不多的。为什么我们不问问:“今天你什么课上得最有意思?”“你向老师提了什么问题?”“球赛胜负如何?”“你借到了什么新  相似文献   

12.
过年好     
新年的钟声又敲响了,岁岁新年,今又新年。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绚丽迷目的光彩跃上空中舞台,脆亮悦耳的音符透出大街小巷。揉着惺忪睡眼的小孩早早冲向街巷,雀跃欢呼:“过年啦,过年啦!” 过年好,一声声欢呼,喜悦着每一家人,温馨着每一颗心。12个月廿四节气的祝福似乎都集中在过年,贺岁的乐曲在  相似文献   

13.
孩子的能耐     
假如你问一句如今的孩子有多大能耐?很多父母会说,如今的孩子真是聪明绝顶,小小年纪能认多少多少字,会背多少多少诗,玩起电子游戏来能得多少多少分。可是,假如你再追问一句,如今的孩子自理能力有多强?比如能不能自己整理玩具或学习用品,自己洗脸洗脚,自己挤公交车去上学……恐怕很多父母要为此语塞。  相似文献   

14.
敏行 《家庭科技》2013,(1):12-12
每到过年,他们两个总会闹点别扭。都是独生子女,谁不想回自己家过年?春节将至,在商量过年的事情上,两个人又开始打起冷战。她背地里给母亲打电话,说起过年的事,一肚子委屈,还拼命解释可能不回去过年的原因。他则背地里给父亲发短信,说过年可能回不去,已经争取了。为了让父亲相信他说的话,他甚至还把两人  相似文献   

15.
正不少年轻夫妻对过年表示畏惧和茫然,因为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连串难题:到底回谁的家过年?孩子还小,一路上如何照顾?年轻经济财力有限,如何给两边的老人发红包……可以说过年是对许多年轻夫妻的大考验。为此,我们特别总结了5个细节,希望能帮助年轻夫妻过一个祥和幸福的春节。其一,过年计划早制订。尽管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春节氛围已经越来越淡,但是在父母的眼里,过  相似文献   

16.
杨芳 《天府新论》2007,(Z1):93-94
私募基金近来成为中国证券市场最受关注的主题之一。但围绕着这一主题,却有大量的基本问题未曾廓清:私募基金的准确定义是什么?规模多大?有多少种形式?在中国当前的证券监管框架中处于何种位置?带来何种机遇或者挑战?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通常所称的私募基金,仍处于灰色领域。本文对中国私募基金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认为募基金的存在是不可回避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妈妈,要过年了,我们去哪里呀?"3岁的儿子眼巴巴地望着丽华问。"当然还在你外婆家过啊。"看着活泼可爱的儿子,丽华十分疼爱地说,"别的地方咱哪儿都不去。"儿子十分不解:"我想同爸爸一起去奶奶家过。奶奶不是又打来电话,让我们去她家过年吗?我有好多小朋友都是回老家过年的。妈妈,是不是我们  相似文献   

18.
夫妻间的语言该怎么读?如果不出现意外,一对夫妇少说也要在一起生活30~40年.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夫妻间有多少话需要交流,又有多少情意需要通过语言来传达.但是,在这众多的话语里,彼此又能理解多少,理解到什么程度呢? 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是陌生人,你大凡可以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但若是朝夕相处的伴侣呢?  相似文献   

19.
在《三国演义》的研究中,人们似乎对小说存在着的“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从未有过多少异疑。有这种思想倾向是不是说作者创作前先有一种抽象的观念,而后用形象去衍化出来,还是客观地、自然而然地体现在作品的形象中?也就是说作者是从形象出发,还是从观念出发去进行艺术构思?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因为在某些同志文章中谈作者思想和作品倾向时,隐隐绰绰地  相似文献   

20.
我家8个月的宝宝得了感冒,我们急忙给她服用速效伤风药。但使用说明书只是简单写着:"口服,一次2~3粒,一日三次,儿童酌减。"搞了半天也不知道应给孩子喂一粒还是半粒?请问,"儿童酌减"究竟该减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