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除了自己的友谊,还可以多多关心父母身边的邻居朋友,对他们好就是对父母好,也许哪一天,他们就会帮助到你。所以,为父母准备点人缘,比金钱更重要!  相似文献   

2.
怎样告诉朋友或同事。你不想透露自己的薪水? 腼腆、狡猾或是轻松地回应。答复可以有:“跟你差不多”、“够我生活的”、“少得不好意思拿出来谈”、“多得我怕你会觉得难过”或是“有些事我连我父母都不透露”。而且特别是在单位一定要守口如瓶,否则很容易得罪人,因为总有人觉得工作比你认真,该得到比你更多。 不想说出你的年龄怎么办? 微笑、改变话题或是将矛盾转向,回问:“你为什么想知  相似文献   

3.
下面是一个情绪稳定性测验: 1.看到自己最近一次拍摄的照片,你有何想法? a.觉得不称心。b.觉得很好。c.觉得可以。 2.你是否想到若干年后会有什么使自己极为不安的事? a.经常想到。b.从来没有想过。c.偶尔想到过。 3.你是否被朋友、同事或同学起过绰号、挖苦过? a.这是常有的事。b.从来没有。c.偶尔有  相似文献   

4.
张颖 《家庭科技》2014,(12):7-7
陈秀芳是上海市浦东新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婚姻疏导工作室"的"家庭辅导师"。林文、张之全是陈秀芳曾经实施过婚姻"急救"的一对"80后"夫妻。 抱着同一状态维系婚姻 结婚前,是张之全追的林文。当时林文觉得他配不上自己,一直对他不"来电"。可朋友劝她:"张之全家世好。如果嫁给他,可以少奋斗很多年。"爱情至上的林文却觉得,如果两个人没有爱情,婚后的生活会很痛苦。朋友笑她傻:"能过就过,不能过就离。找个爱你的人比找个你爱的人结婚要好。"朋友劝多了,林文心动了,答应了张之全的求爱。 结婚后,时尚、靓丽的林文身边仍不乏追求者,这让张之全十分吃醋。  相似文献   

5.
张颖 《家庭科技》2016,(4):34-35
正每个人身边都会有那么几个"有毒朋友"。这些人见不得你比他好、有意无意地挖苦你、嘲笑你。要想摆脱"有毒朋友"的困扰,最理性的解决办法是静下心来,定期盘点并清理自己的朋友圈。交友要谨慎,"有毒朋友"就在身边纽约的琼森曾深受"有毒朋友"的困扰。他说:"他们表面上与你很亲近,实际上却是要和你一较高下。在酒吧里,他们会笑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喜欢笑的人。前天有位朋友来电话,说她代另外一位和我只有一面之缘的朋友问好。我很惊讶那位朋友的记性,因为我已记不起对方了。她说:他记得你的,你的微笑他一直记得。可见,微笑对人时,人家回报给你的,也一定很美好。有一天,因为部门工作进度问题,老板大声训斥在座的员工。他的态度让我很吃惊,觉得他没有风度。我认为自己是部门负责人,有什么  相似文献   

7.
正我的一个朋友,总是觉得自己命不好,吃汉堡都能吃出苍蝇,喝凉水都能塞牙。她每天上网到凌晨,然后中午12点起床,过了几个月她开始间歇性吐血。她说:你看我命多么不好。我的另一个朋友,她知道自己胖,交了男朋友吵架不断,最终分手。她心知肚明自己不够好,她说如果我高挑又苗条,有天使般的容貌,我一定不会落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此?     
我从前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己之长,此人之短,以自己的优点比别人的缺点。这样一此,就满足了,觉得自己此别人强。有的时候,虽然也看到别人一些优点和自己的一些缺点,但总觉得,在这方面你比我强,可在那方面,你还不如我。比来比去,总觉得自己“差不多”,别人也没什么了不起。这次学习王杰同志的日记,王杰说:“一个人只有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才能感到自己不足,才会进步。一个人如果把自己估计过高,  相似文献   

9.
许多女性在PARTY(聚会)中总会觉得与平日里有所不同而显得过于拘谨或紧张。其实,只要对自己的个性进行分析与定位,就能很容易地在聚会中定位自己,并轻松地发挥自己的性格魅力,结识更多的朋友。 下面是在PARTY中经常出现的几种类型的人,你属于哪一种  相似文献   

10.
汤佳 《家庭科技》2014,(11):39-39
你比别人优秀一点,别人会嫉妒你;比别人优秀很多,别人才会羡慕你。最容易诠释这句话的莫过于我们对待陌生人和周边人取得成就的不同态度。比如你是一个网络推广者,你会不屑周围比你更厉害的网络推广专家,你觉得同样是学互联网的并且同在一个平台,他们只是比你好一点点而已。但是马云、马化腾成为了整个行业的英雄,他们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你会羡慕、钦佩他们,而不会嫉妒他们,因为你知道自己不够格。  相似文献   

11.
多数人曾经借过钱给朋友。一般来说,你的朋友会及时还钱,但也有例外的时候。不少人觉得,向朋友讨债,总是难于启齿。以下的步骤将会对你有所帮助。 1.很多人都不仅仅把借给朋友的钱当作一笔欠款,更是对朋友品格的考验。这种态度很容易导致严重的冲突。  相似文献   

12.
张杰 《家庭科技》2013,(9):43-43
你正在facebook(脸谱)上翻阅朋友的相册,突然看到一张照片中有自己——而且是很丑的自己,你会不会突然蹦出一种念头,"这张照片为什么这么丑?"按下快门时,真正的"你"被绑架了,换上的是一个假冒的"你"。照片出来后,你会问自己:我看起来真的是这个样子吗?答案是肯定的。但事实上,你真正的相貌比你想象的要好看。照片中的你为什么看起来和自己很像,但是总  相似文献   

13.
如果你工作兢兢业业,却不如那些能力比自己差但会和领导搞关系的人受重用,这使你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在这种处境中,不仅压抑人的良好心境,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会扼杀聪明才智与创造才能。对此,有关专家提出了一种自我化解的方案。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一个“公平理论”,认为职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自己所得的绝对报酬(即实际  相似文献   

14.
所谓个人本位主义就是个人主义。它对20世纪初痛苦麻木的中国人现代意识的觉醒,重新审视自我的存在,恢复人的本来面目,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胡适发表于1918年6月《新青年》4卷6号即“易卜生专号”上的《易卜生主义》是其时第一篇比较全面的介绍解释个人主义的文章。他借易卜生的话说: 他(易卜生)主张个人须要充分发达自己的天才性,须要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他有一封信给他的朋友白兰戴说道:我所最期望于你的是一种真实纯粹的为我主义。要使你有时觉得天下只有关于我的事最要紧,其余的都算不得什么。……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成器。……有的时候我真觉得全世界都象海上撞沉了船,最要紧的还是救出自己。(《尺牍》第八四) 胡适后来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一文中提到《易卜生主义》这篇文章时,又画龙点睛地概括了“易卜生主义”:  相似文献   

15.
同是年轻人,你为自己的人际关系烦恼,朋友寥寥无几,平时也不怎么联系;别人为什么就特讨人喜欢?这其中有诀窍,如果你懂了,你也能在朋友间如鱼得水。 尽量迎合别人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和朋友赛跑     
有人说,朋友好啊,多个朋友多条道,在困难的时候还是朋友来帮你;有人说,朋友毒啊,你看那些对你起了杀心的有几个是陌生人?还不是那些平时跟你推杯换盏的!反正各有各的理。在这里我不想介入这些纷争,我有自己的一个比喻:朋友是一个标高。 你和朋友之所以成为朋友.是因为你们曾经有着共同的际遇,共同的经历,共同的生活环境。然而人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大家都在朝着更好、更光明的方向奔  相似文献   

17.
春天的雨夜,好友告辞,我坚持要送他到车站。最终,他拦住了我,“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你反正只能陪我一程,就此止步吧。”我尊重他的意见。 每一个人都只是穿插在他人生活中的一个片断,这注定永远只能陪人一程。你爱自己的父母,希望他们长命百岁,但你再孝顺,他们也会走在你前面,你只能陪父母一程;你喜欢自己的儿女,想用自己的身躯为他们遮风挡雨,然而,你再高大,总有一天也会走在他们前面,你只能陪儿女一程;你拥有一个心心相印的妻子,但是,她前面二十多年属于父母,后面几十年会被儿女、命运分割,你只能陪妻子一程;你看重两肋插刀的友谊,然而,不是朋友先离开你,就是你先离开朋友,你只能陪朋友一程……  相似文献   

18.
黎燕玲 《家庭科技》2011,(10):14-14
1.不强迫自己。尽量避免可能会让你觉得恶心的食物或气味。如果你吃什么都觉得恶心,不要着急,吃那些能提起你胃口的东西,哪怕这些食物不能让你达到营养均衡也没关系。不管什么东西,多少吃进去一点,总比吃一大顿但全都吐出去了要强得多。  相似文献   

19.
一家知名招聘网站曾经就同事关系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8%的受访者认为与同事"亦敌亦友";8%的受访者表示"同事即战友",希望和同事共同奋斗。但5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职场中没有真正的朋友,也不想和同事成为朋友。这些人认为,职场如战场,同事就是竞争对手,跟同事做朋友,只能给自己埋下定时炸弹,因为他了解你的缺点,甚至握有你的把柄。  相似文献   

20.
悠然 《家庭科技》2010,(2):11-11
和陌生人交流别太热情 春节回家聚会多,老朋友聚会也会带上新朋友一起玩。有的朋友是那种“人来熟”的性格,见到陌生人就不停地跟对方说话,让人觉得有点絮叨。在与陌生人交流时,即使你很活泼外向,也要注意一些交往禁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