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年的印戳     
正中年到了,不知不觉中我已被深深地烙上了中年的印戳。童年的无知、少年的迷茫、青春的奔放一股脑儿全被抖落开来,不再有丝毫的神秘可言。取而代之的是凝重、深邃、空旷,就是人们眼里所谓的"一朵花",是成熟的象征。当你的身体上被烙上了"一朵花"的时候,你的心也被烙上了"责任"的印戳。家庭的责任,你要为家庭能够正常运转而奔走呼号;孩子的责任,你要为孩子的教育而费尽心思;老人的责任,你要  相似文献   

2.
要重新认识“重男轻女”生育观笔者把“养儿防老”、“(认儿子)传宗接代”、“为了(男)劳动力”等看重生儿子的观念在此合称为“重男轻女”生育观。“重男轻女”生育观是我们时下计划生育工作极大的思想障碍。过去学术界对“重男轻女”生育观多用经济目光去看待,所以过去解决“重男轻女”生育观问题总是局限于用经济措施,如建福利院收养老人,对农民也尝试退休制度,推行养老保险制度等用以对付“养儿防老”观念。对“为了(男)劳动力”观念,则实行让步政策——允许农村独女户生二胎以照顾其实际困难。对“传宗接代”观念更是只能靠那空洞的说教。说到底,在目前的认识水平下,我们制定的转变“重男轻女”生育观的对策是残缺不全的。面对控制人口的急切需要,笔者通过对这个问题的长久思索,认为要重新认识“重男轻女”生育观,以求得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一、“重男轻女”现象是“父系制”的产物,“重男轻女”生育观只是社会“重男轻女”现实在人们观念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有意义的"决定性的因素"已经由胡塞尔提出来了:现象不是感性的对象,而是某物对象性存在的突现方式。当你面对一个似乎是自在的认知对象时,其实你没有注意到这个假想对象的被建构性,因为你并没有真正发现"对象"本身是如何显现为对面站立的东西的。任何成为对象的东西必生成于一种"一定的看",这个能看到本身就是被建构的,因你能看到一个东西,是由于你已经在关于这一事物的一定的实际存在中熟悉和了解它。在海德格尔这里,现象学是方法论的入门,是一条在其上行走的思想道路,关键是我们要能够学会真正的倾听和思考,要把其中真正的可能性开放出来,而并非将其变成一种死去的理论和学问。任何把现象学凝固成一种哲学体系的做法都将被贬谪,胡塞尔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4.
"人作为目的"原本应该是一种教育现实,但是真正的现实却往往是"人被遗忘",于是它才有必要成为我们今天对未来教育的一种合理想象和希望--一种教育理想.针对人被异化为金钱和分数奴仆以及"我-它"关系遮蔽"我-你"关系的现状,教育应当做到"把人当人看",珍视每个人的尊严,最大限度地适合每个儿童;应当"使人成为人",引领人超越自身,"相遇"在"我-你"关系中.  相似文献   

5.
正有一次,听一个很有心得的朋友分享:和爱人说话,如果对方情绪突然不好,一定要记得"拐弯儿",把话题引向别处,对方被你这么一带,走出那个"危险"的区域,就吵不起来了。这个方法其实是通用的。一个男子跟80岁的老母亲聊天,说着说着,母亲的表情一下子变了。这时候,他忽然说:"妈,那啥,你晚上想吃点儿什  相似文献   

6.
丁为祥 《河北学刊》2013,33(1):39-43
在现实生活中,"人治"、"君君臣臣"、"为己"、"爱人"等儒学概念往往被人们从负面的角度加以理解。实际上,无论是"人治"还是"君君臣臣",其原初含义都是一种正面指谓。比如,"人治"源于《中庸》的"以人治人",是指以人道的方式对治人的过错,所以朱熹才将其注解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在现实生活中,"人治"往往被理解为完全出于一己之私的"其人之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则往往被理解为"专门以你的方法对付你"。再如,"君君臣臣"本来是孔子对人由不同职务所决定之不同职分的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则往往被理解成对特权等级制度的维护与肯定;至于"为己"、"爱人",本来都是出于道德角度的严格要求,现在则全然被理解为所谓"自利"与"偏私"。所有这些古今异俗乃至完全相反的指谓,都是一种值得深入分析的语言衍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陈彤 《家庭科技》2007,(11):8-8
"如果遇到比身边的男人更优秀的男人,你怎么办?" 这是我的一个女友经常要解决的问题.她管身边的男人叫"现货",管更优秀的男人叫"目标",她每次的选择都是先锁定"目标",然后及时"清仓",最后"新货上架".  相似文献   

8.
与西周时期的天命观有所不同,孔子所谓"命",主要指运命而言。但孔子不是宿命论者,他强调"知命"、"知天命",要人们透过对命运的体知,认识自己,所以孔子所谓的"知命"就是"认识你自己"。  相似文献   

9.
工作、生活当中,人与人的关系最为复杂,也是最难处理的一件事情,很多人经常为此苦恼。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呢?以下十招让你打造职场超级人脉。"一表人才"所谓"一表人才",就是说当你与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我们都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要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让对方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你。第一次见面时,我们要注意自己的内涵、修养等,而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备的,需要我们日常养成良好习惯。"两套服装"所谓"两套服装",就是说  相似文献   

10.
正人老了,年纪大了,应该获得儿女的尊敬和孝顺,但老人和儿女在一起时,也不要倚老卖老讨人嫌,心中常有"六个切记",生活才能舒心。1.切记岁数大了不是本钱。心里千万别有那么多的"应该"或者"不应该"。喊你声"老头儿"没什么错,叫你声"老先生"是对方的教养,并不关你什么事。有人给你让个座,那一定要记着说声"谢谢"。  相似文献   

11.
忠告五官     
耳,虽然你曾忠心耿耿为主人履行过对顺耳的话"洗耳恭听",对逆耳的话"充耳不闻"、"左耳进右耳出"的职责,但如今你好像有些不大称职了,这全因为你"两耳不闻窗外事".首先你听不懂别人的言外意、话中音,以致求人办事、请假、往来……该做的"手脚"没做到,受尽了折磨.其次,你对社会上的流行用语也不甚了了,以致被人当作了"土老冒".  相似文献   

12.
说起航天技术,很多人都会觉得高高在上,是太空里的事,离日常生活很远,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关系.其实,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许多航天技术早已"下凡",它们有的被我们穿在身上,有的被我们踩在脚下,有的则被我们吃进嘴里……总之,你以为的"遥不可及"其实早已渗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3.
正"站"这个动作,只要身体健康,没有残疾,一般人都能做到。可是要"站对",就没那么简单。看你的侧面站姿,专业的骨科医生就能判断出你有没有"站对",是不是可能会遭受背痛或其他疾病的折磨。勺型还是桥型英国脊椎治疗协会的调查显示,除了医学上认为的正常体位外,大多数人站立时,还有这4种站姿:勺  相似文献   

14.
"凤凰男",面具很美 原谅我,我忍不庄还是要对你唠叨几句,好让你能在遇到一个足够成熟的"凤凰男"时,能撕下他闪亮或优雅的面具,尽快看到真相.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农村重男轻女陋习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男轻女传统陋习在现阶段广大农村地区仍相当严重地存在着。文章从七个方面列举了现阶段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表现,从历史与现实两个方面分析了重男轻女陋习存在的原因,从建立养老保障制度,开展计划生育保险和依法治理等方面论述了消除农村重男轻女陋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家庭科技》2012,(9):9
谁埋单当女孩子说:"我们晚餐AA制吧",其实是想告诉你:"我的确真心对你,但现在我已有不错的工作和收入,没理由总让你为我付饭钱,是吗?"他收到的信号:"我不想因为钱的缘故觉得欠你什么。"恰当的传输信号原本是这样的:没有必要把谁付钱说得清清楚楚,一个简单的规矩就是——谁提出邀请谁付钱。"我讨厌自己在约会时被当做小女人,"一个女  相似文献   

17.
"你毫无希望了。" "天啊!这衣服真漂亮,可你穿着怎么那么难看!""你还在练钢琴?简直是在浪费时间,你永远也弹不好的。" "呀!你看上去很美,是不是去过整形外科?" 恶语中伤是那些让你难堪不已、气愤至极的冷嘲热讽,而且经常是在我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难"。尤其令人厌恶的是那些经过乔装的中伤之言,比如说:"我是真心实意的,你可别往心里去。"此时,你一方面要感激批评者的"好意",另一方面又为那些折磨人的内容伤心不已。恶意中伤的方式之多,使得我们难以将其归类,但是直觉告诉我们:它是那么的令人不愉快!不过别担心,面对恶语中伤并非毫无办法,如果你遇到别人不甚友善的做法,可以这样对付:  相似文献   

18.
如果需要将一些软件与朋友分享,可是又不记得原来下载软件的页面了,怎么办?现在教你利用下载工具找到它们. 迅雷如果用迅雷进行下载,打开"任务管理"下面的"已下载",然后在右侧的列表中找到要提取下载地址的软件,右键单击,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复制网址到剪贴板",这样就可以获得直接下载软件的地址了.  相似文献   

19.
常回家看看     
亲,你多久没回家探望父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喊你"常回家看看"。2013年7月1日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首次立法规定子女要常回家看望空巢老人。这既强调了伦理道德的正义性,又体现了法律的善意。  相似文献   

20.
语言演变是内外因合力的结果,在知识不断更迭的当下,汉语的演变也在加速。"到"一般出现在动词后表示"到达或达到",如"走到学校"或"拿到奖牌";当代汉语中的"到"有了新用法——出现在典型及物动词后,如"帮到你"、"给到你"等,这类用法日益为大众所接受,并不断类推到其他动词后,其中"到"是一个高及物性标记,作用在于突出强化宾语作为受益者的身份。"到"的新用法之所以能被广泛接受一方面是因为闽粤优势方言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符合口语表达的编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