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1 毫秒
1.
王海娟 《家庭科技》2014,(11):21-21
很多孩子都觉得家长太唠叨,比如对一件事情刨根问底、反复询问等。要让孩子耐心听话,就不要做一个唠叨的家长!家长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这种状况。抓大放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家长操心,但有些事情是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的。家长要能分清楚什么事情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应付,什么事情需要帮孩子一把。在一些小事上,如果再三提醒,孩子当然会嫌父母唠叨。  相似文献   

2.
许多时候,我们在为"快速育儿"的成功而窃喜时,却忽视了自己不知不觉中已在心理上伤害了孩子。年轻的父母们:育儿切莫图省事! "妈妈,快点来陪我哦!"女儿又在床上催我。 "你先睡吧,妈妈要等事情做完才能睡呢!" 女儿都五岁八个月了,晚上睡觉总是不敢一个人  相似文献   

3.
许多做父母的,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长得小模小样,“不大气”或一副“哭丧相”。殊不知,这与家长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 小薇薇6岁了,爸爸妈妈都长得很端正,小薇薇也长得很漂亮。可是渐渐地,薇薇的妈妈开始抱怨:女儿怎么越长越丑了,眼睛不如以前而大有神了,原来的一对双眼皮,有一只竟不知何时变成了单眼皮,  相似文献   

4.
《家庭科技》2016,(3):14-15
正很多父母白天忙着上班,晚上和周末是唯一陪伴孩子的时光。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两个家庭的不同方式家庭一:小明上一年级,放学后吃完饭,妈妈让他写作业,并一再强调写完作业后才可以玩。随后,妈妈就去收拾厨房了,爸爸则躺在床上玩起了手机。不时传来搞笑视频播放的各种声音和爸爸的笑声让小明坐不住了,好奇地走到爸爸身边看。爸爸对小明  相似文献   

5.
正人们常说家庭的中心是孩子,每一位父母都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至于很多家长让孩子马不停蹄地学习各种知识,就怕学晚了会错过什么。父母很拼也很累,回家还要教育和培养下一代,但孩子不一定长成想象的样子……让我们放慢脚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或许会有不同的收获。孩子们究竟需要什么呢?让我们先来听听孩子们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6.
有些父母会经常说,孩子不听话该怎么办啊?要我说,那得看他是在什么问题上不听话。比如说,孩子喜欢蓝色衣服,你非让他穿红色的:孩子喜欢学电脑,你非让他学钢琴……这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父母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呢?可近几年来,激烈的社会竞争催生了许多"紧张型"父母,他们非常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一些父母为了让孩子能挤进重点学校,要求孩子学这学那,英语、奥数、钢琴、书法、舞蹈等,孩子简直成了学习的机器.正是这些望子成龙的父母,他们一方面智力投资不惜成本,另一方面对子女要求极其严格,放学迟了挨骂,成绩不好挨打,有一点空闲要练琴,作业不能写得马虎.于是,挨批评就成了这些孩子的家常便饭.殊不知,这些在兴趣班里泡大,在父母的压力下长大的孩子变成了一只缺少快乐的小羔羊.那么,要怎样才能让孩子快乐地成长呢?  相似文献   

8.
孝顺是什么?很多人认为给父母钱、让他们衣食无忧就是孝顺。但我从小看着姐姐的爱情悲剧长大,父母的忧郁和伤感让我明白了:孝顺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不仅要照顾父母,还应该处理好自己的事情,让父母安心。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和数码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媒体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给孩子们的感官和头脑带来强烈的冲击,也给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如何利用这把双刃剑,发挥新媒体的正能量,削弱其副作用,需要我们共同探讨。家庭教育亟待创新当今孩子受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冲击,表现出的各种行为方式和言论,让很多家长越来越不理解,也感到越来越焦虑。例如,孩子看"快男快女"到夜晚11点,既影响学习又影响睡眠,父母理所当然要干涉,而孩子的回答只有简单的3个字——"你不懂"。再如,某同学手机上挂了一个方形机器猫的袋装手机链,但这个包装中装的橡胶圈是"创意"安  相似文献   

10.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小的时候很依赖父母、特别听父母的话,可是慢慢地孩子就变得逆反、不听话了。为什么自己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感觉快把孩子"弄丢"了呢?的确,外面的世界对孩子的诱惑很大,电视、网络、商家,时时刻刻和我们争夺着孩子的思想和欲望。家长要想不"丢失"自己的孩子,就必须和孩子建立互相联系的"精神脐带",不断给孩子输送爱的养料。这个"精神脐带"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经常与孩子聊天,并养成与孩子聊天的习惯。父母为什么要和孩子聊天很多家长会奇怪,"聊天"还有用?在他们看  相似文献   

11.
郭利 《家庭科技》2012,(11):10-11
离婚男女,不管谁欠谁的,大家都是成年人,理应自己担当自己的选择,即使有怨有恨,都是自己的事情.可中间夹杂着天真的孩子,这是无奈的事情.怎么跟孩子解释父母分开的事实呢?怎么面对孩子那一天天成长的岁月呢? 有一篇文章说,一个父亲在妻子抛弃他们去国外后,为了呵护孩子的心灵,精心编织了一个美丽谎言,说妈妈被天使带走了,她在天上时刻望着宝贝呢.  相似文献   

12.
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让孩子生理和心理都健康,父母以身作则最关键。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坏习惯,在孩子的成长中坏习惯可能就更多了。因为他们还不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对"与"错",所以要靠家长告诉孩子。对于一些坏习惯,如果家长只是口头上对孩子说:"不对!不能这样!这样做是错误的!"但家长自己却没有遵守,也没有纠正自己的行为,那么这些坏习惯就会影响孩子。孩子的眼睛时刻  相似文献   

13.
晓梦 《家庭科技》2002,(5):32-33
近日,朋友向我诉说他的苦恼:他的孩子十多岁了,他对孩子可以说是关爱备至,从生活到学习,要什么给什么。可是孩子就是不领情,还认为这一切都是父母应该做的,根本不理解父母的一片爱心,更不要说回报了。一切为孩子着想,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众多父母都如此。当然,在付出爱的同时,也希望孩子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尊敬和热爱父母。可是,许多孩子对父母的无私奉献怎么就无动于衷呢?其实,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8月10日,四川省乐山市一对父母把儿子"五花大绑"后吊挂在摩托车车尾,之后父亲开动摩托车,孩子被吊绑在行驶的摩托车的过程中嚎哭不止,看着都让人害怕,万一摩托车倒地孩子就危险了。有不少路人围观,却没有人上前阻止。据了解,之所以吊绑孩子是因为孩子不听话、太调皮,经常惹祸,父母用这种办法吓唬孩子,教育他要听话。这对父母的所作所为简直让人不可思议。孩子不听话而且经常惹祸,当然需要教育,但是如此惩  相似文献   

15.
正每年9月,家有萌宝的家长都会经历一道难熬的"入学关"。那么小的一个人儿,要离开亲人呵护的怀抱,独自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怎能不让爸爸妈妈牵肠挂肚、焦虑担忧呢?孩子上幼儿园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如何缓解"入园焦虑症"?孩子的适应能力超乎想象"很多时候是孩子在外面哭,家长的分离焦虑比孩子严重得多。"珠海市某幼儿园园长说出了"入园焦虑症"的真相,大人们总是认为孩子小,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加上孩子哭闹,因此产生了太多的忧虑和不放心。  相似文献   

16.
很多年轻的妈妈常常有这样的困惑:孩子长到三四岁,想让他独自睡觉,可是怎么也不成功。孩子每次都答应得好好的,可一到睡觉时就犹豫,一会儿让妈妈先陪一会儿,一会儿又要喝水……好不容易睡着了,有的孩子到了半夜,或者过来找大人,要求在大人床上睡觉:或者自己醒来就哭,妈妈们没办法,只有再和孩子一块儿睡。甚至有些孩子一和大人同睡就特高兴,有的到了半夜还会爬起来,看看自己是否还在大人的床上,然后才会踏实睡去。孩子在独自睡觉时的心理是怎样的,大人又该如何培养孩子独自睡觉的习惯呢?这成了许多年轻父母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这天,肾内科门诊匆匆走进一位神色焦虑的年轻妈妈,手里牵着一位5岁左右的男孩,进来就对医生说:"大夫,快帮忙看看我的孩子。"原来,几天前妈妈给孩子洗澡时突然发现儿子小腿上出现很多出血点,两侧小腿对称分布。于是妈妈带孩子去皮肤科  相似文献   

18.
正这个世界谁都可以嫌弃你的父母,唯独你不可以。一去年,一条"学生暴打女子"的视频在网上引起热议。14岁男孩对一名中年女子拳打脚踢,甚至用自行车往她身上推压。中年女子正是男孩的妈妈,患有精神疾病。孩子觉得她跟着"太没面子",因此报以拳脚。"儿不嫌母丑",对于生病的妈妈,不是爱护,而是嫌弃,这孩子的自私冷漠,让人寒心。在这个校园也不能幸免的浮躁社会,孩子对父母的各种嫌弃,早已不是新闻。  相似文献   

19.
前几天领着儿子逛超市,正好碰见他的班主任,自然而然说到了孩子。老师随口说,孩子总体不错,就是脑瓜慢点儿,分数不高。本来笑容满面的我,脸立刻僵了,儿子可是瞪着眼在一旁听着呢。跟老师告别后,老师的话让我有两种担忧。一是怕孩子自尊心受挫;二是怕孩子认为自己真的脑瓜慢,影响他的创新创造能力。果然,儿子无心再逛,拉着我的衣角要回家。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成绩一直不太理想。我平日里经常看教育类的书籍,算是相对开明的家长,对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说法并不赞同,知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潜力无限,所以对他的学习并未施加过大压力。可是,儿子面对老师"脑瓜慢"的评语,是怎样的感觉?到了家里,‘还没坐定,他就怯怯地说:"妈妈,给我出题,我要做题。"我故作轻松地问:"怎么,不看喜羊羊了?"他摇摇头,眼圈红了:"我脑瓜慢,就得笨鸟先飞。""瞧瞧,我儿子脑瓜可不慢,还会用成语呢!"我打趣他,拉着他的手坐在沙发上。"儿子,你一定听说过‘人无完人’这句话,我的意思是老师说的话也不一定就正确。妈妈知道,老师今天这样说,让你伤心了,但妈妈一点儿都不  相似文献   

20.
不打扰孩子     
罗兰 《家庭科技》2022,(5):24-26
当前,网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常态。不用上班的父母可以全程督促,防止孩子上网打游戏;对于要上班的父母,其孩子的网络学习效果一言难尽。此时,孩子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如何让孩子主动、专注地学习?家长不妨尝试3个“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