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孝心·零食     
儿子一边看动画片,一边吃零食。我这做爸的一时牙根发痒,说:“给爸吃点好吗?”儿子盯着电视屏幕看得正起劲,头也不回,应道:“不给。”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 儿子说不给就不给。你是爸爸又怎样? 由此,我便想到了天下父母对儿女的爱心和儿女对父母的孝心。父母对儿女的爱心,经代代承袭,如同  相似文献   

2.
毒人传说     
《快乐青春》2007,(7):53
世上不要Face的人多矣,就没见过这样不要Face的…… 三子和朋友去吃饭,叫了两碗排骨面,刚吃一口,发现有只大苍蝇,三子拍案而起,冲着厨房吆喝老板:"这面能吃吗?"结果,老板拿着把菜刀出来:"咋不能吃啦!你小子存心找茬是不是?没钱早说,上我这儿来还想骗吃骗喝,美得你,给我滚!"三子盯着那把闪亮亮的菜刀直打哆嗦,还是朋友眼尖手快,在老板再次抡起菜刀的时候,拉起三子一溜烟闪了!  相似文献   

3.
正生了孩子之后,婆婆来帮忙,她坚持不用尿不湿只用尿布,弄得儿子得了"红屁股"。我心疼极了,可和婆婆怎么都说不通。她还说以前的孩子都是这么带大的,我什么都不懂。——阳阳妈儿子3岁了,婆婆还在喂他吃饭。我说这样会把孩子惯坏,婆婆却骂我狠心,不顾孩子的感受,还跟老公告我的状,弄得一家人吵成一团,好郁闷!——悦悦妈去年,我跟公婆因为孩子教育的问题而发生争执,后来我们达成了共识:公婆在生活上照顾孩  相似文献   

4.
正薇薇老师:您好。想和您咨询个事儿。我有一个儿子,今年5岁,特别活泼可爱。看着儿子一天天成长,我特别骄傲,同时也很失落,因为每次看到朋友新出生的宝贝就特别羡慕,真的很想再要一个孩子!儿子太孤单了,我想给他找个伴儿,我和他爸爸早晚会老去,不能永远陪伴、保护他,两个孩子再怎么说也能够相互帮衬,共同面对人生。我跟老公说了我的想法,他不同意,说再要个孩子经济压力太大。他说现在养孩子不比以  相似文献   

5.
晓梦 《家庭科技》2002,(5):32-33
近日,朋友向我诉说他的苦恼:他的孩子十多岁了,他对孩子可以说是关爱备至,从生活到学习,要什么给什么。可是孩子就是不领情,还认为这一切都是父母应该做的,根本不理解父母的一片爱心,更不要说回报了。一切为孩子着想,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众多父母都如此。当然,在付出爱的同时,也希望孩子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尊敬和热爱父母。可是,许多孩子对父母的无私奉献怎么就无动于衷呢?其实,  相似文献   

6.
问:我与妻子结婚三年多,因妻子是舞蹈演员,一直没有要孩子,我已经30岁了,父母只有我这么一个儿子,非常希望我们能有一个孩子。今年1月妻子怀孕了,我十分高兴,可是妻子未经我同意就做了人工流产,并决定为了她的事业,为了保持体形,不准备要孩子了。请问作为丈夫的我有决定生孩子的权利吗?  相似文献   

7.
前几天领着儿子逛超市,正好碰见他的班主任,自然而然说到了孩子。老师随口说,孩子总体不错,就是脑瓜慢点儿,分数不高。本来笑容满面的我,脸立刻僵了,儿子可是瞪着眼在一旁听着呢。跟老师告别后,老师的话让我有两种担忧。一是怕孩子自尊心受挫;二是怕孩子认为自己真的脑瓜慢,影响他的创新创造能力。果然,儿子无心再逛,拉着我的衣角要回家。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成绩一直不太理想。我平日里经常看教育类的书籍,算是相对开明的家长,对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说法并不赞同,知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潜力无限,所以对他的学习并未施加过大压力。可是,儿子面对老师"脑瓜慢"的评语,是怎样的感觉?到了家里,‘还没坐定,他就怯怯地说:"妈妈,给我出题,我要做题。"我故作轻松地问:"怎么,不看喜羊羊了?"他摇摇头,眼圈红了:"我脑瓜慢,就得笨鸟先飞。""瞧瞧,我儿子脑瓜可不慢,还会用成语呢!"我打趣他,拉着他的手坐在沙发上。"儿子,你一定听说过‘人无完人’这句话,我的意思是老师说的话也不一定就正确。妈妈知道,老师今天这样说,让你伤心了,但妈妈一点儿都不  相似文献   

8.
正母亲去世得早,妈妈这个字眼,在我的人生字典里显得格外陌生。直到结婚后,我碰到那个女人,她就是我的婆婆。我和先生是闪婚。新婚典礼上,我才见到从老家风尘仆仆赶来的公公婆婆。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看得出来,婆婆对我一米五的个头有很多不满,拉着他们的儿子窃窃私语,但核心内容还是被我听到了:"她这么矮,能挑水担柴吗?将来能生娃儿  相似文献   

9.
对儿子,我一直有着这样的希望:善良,不欺人也不被人欺,做好事但不做蠢事,帮助人也不让自己吃不该吃的亏,有理想也知道脚踏实地,守规矩又敢于突破规矩……说得实在一点,就是希望儿子自己能把握住做人的分寸。 有一天,10岁的儿子放学回家后告诉我:“××同学借了我的笔,弄丢了跟我说对不起;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我发现儿子越来越烦我了。每次提醒他做事,他总是嘀咕:"真烦!老套话又来了!"我对老公抱怨儿子的态度,老公却说:"你的确有些啰嗦,不仅儿子烦,有时我都烦,要不你换个方式和他沟通?"哪有什么新方式呀?正在我一筹莫展时,机会来了。那天儿子快放学时,朋友有急事叫我出去,一时半会儿回不来,老公还没下班,我只能把钥匙交给邻居,让她代我接孩子。"没了我的督促,他能好好做作业吗?"我不太放心,就用便笺  相似文献   

11.
正1阿岚最近跟婆婆闹了矛盾。孩子把床单尿湿了,阿岚急着出差,就把它卷成一团,塞到了脏衣桶里。顺便嘱咐婆婆:"妈,我出差去了,帮我把床单洗一下。"等她出差两天回来,发现床单还在脏衣桶里,孩子的尿渍晕了大大一块,还散发出一股尿臭味。阿岚当下就有点生气了:"妈,你怎么还不帮我洗啊?都臭了!"婆婆当时在给孩子喂饭,孩子不肯吃,用力把碗一推,饭和菜洒了一地。老人也正在气头上,就硬邦  相似文献   

12.
2002年冬天,我和几个朋友给可能的作者发信,向他们约稿,这100来人给了我热烈的响应。到来年春截稿之时,有80多人寄来了稿件。这一事实本身,使我对兄长们感激之余,对他们的生活态度有了极大的信心。在策划本书时,朋友们就对成书的可能性质疑,约稿的对象都是当下的中坚成年,他们的生活代表了忙碌的真正含义,他们有时间坐下来回忆20年前的青春时光吗?还有,这代人,所谓的四五一代或说知青一代,是最少过反思生活的,他们愿意回忆吗?最后,社会变化太剧烈,民族的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早已无人坚守,连我们自己,所谓的八九一代人,也记不清十多年前如1990…  相似文献   

13.
《家庭科技》2013,(12):10-11
媳妇的烦恼 又到了给儿子喂奶的时间,我的头皮开始发麻.婆婆还在我的房里,没有准备出去的意思.她又要看着我给儿子喂奶!这已经不是第一回了.自从我出院回家,婆婆就来照顾我坐月子.本来,我是很感激的,但是没想到会发生这种尴尬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儿子的作文一向不好,一提起作文,他就一脸苦相,这可急坏了我们夫妇俩。各种作文辅导书给他买了不少,辅导老师也请过好几个,可就是不见效果。 儿子喜欢看电视,尤其爱看动画片,每次看完后,总要眉飞色舞地给我们讲述电视剧情,讲得津津有味。孩子他奶奶耳朵不好,看电视常犯迷糊。儿子很有耐心,主动给奶奶当解说员,常常让老人听得不亦乐乎。我灵机一动:让孩子复述电视情节,不就是训练孩子运用语言、词汇进行作文练习的好办法吗?于是,我郑重其事地给儿子布置任务:每天看半小时动画节目,完整地记录下节目内容,然后交给奶奶,让奶奶不但能了解节目内容,而且觉得生动有趣。孩子愉快地答应了,能痛痛快快看动画片的机会他当然不会放过。  相似文献   

15.
楼梓杉 《家庭科技》2013,(11):24-24
周末去朋友家,发现朋友家的书桌上摆放着几张纸,上面一条条罗列着一些内容。细看下来,得知是朋友写给自己孩子的。里面的内容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有"考场谨记:寸土必争,分秒必争"字样的语句;还有诸如五讲四美之类的内容。饭桌上,朋友的孩子没吃几口就溜走了。他随手拿起茶几上我带去的零食,边吃边看电视。朋友喊他过来吃饭,他反驳道,这不是正吃着吗?一句话搞得我们哭笑不得。最后他吃他的,我们吃我们的。  相似文献   

16.
让孩子先说     
正让孩子先说,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对事实的尊重。耐心等待一分钟甚至半分钟,慢半拍,先听听孩子说,等孩子说完,再做评判又何妨?周末下午,儿子的同学来家里玩,儿子说:"妈,我和小乐到楼下吃快餐。"正忙着做家务的我,头也不抬:"行啊!"儿子又说:"吃完饭,我们到广场转转。"我挥挥手:"去吧!去吧!"等我做完家务歇下来时才发现,儿子出去已近2个小时!这小子,去哪了?给点自由就撒野!  相似文献   

17.
结婚3年,我和老公才决定要孩子.从我怀孕开始,除了我和老公天天算着临产的日期外,还有两个人密切关注着我的肚子,一个是我妈,另一个就是我婆婆,她隔三差五总会打个电话问长问短. 2011年3月,我在医院顺利生下儿子浩浩.婆婆喜不自胜,抱起孙子就不愿意放下.随后,我妈也赶到了.  相似文献   

18.
亲爱的孩子,今天你来跟我告别,说为了帮男友庆祝生日,要提前赶回学校去,给他挑选合适的礼物.我只不过是回了一句--你从来不记得给妈妈买生日礼物,你便生了气,说,为什么别人的妈妈从来没主动向孩子索取过礼物呢?他们疼自己的孩子还来不及呢,哪像你一样,时时地抱怨?况且,爱情怎能拿来与亲情相比呢?  相似文献   

19.
我儿子正上小学五年级,经常违反课堂纪律,老师没少向我告状,气得我每回都打他一顿. 一天,数学老师打电话对我说:“张师傅,你儿子小磊上课不学习,却玩一只悠悠球.我问他为什么不听讲?他说都会了.我承认他挺聪明,可是不听课总有一天要落后的.我觉得这孩子恐怕有多动症.” 儿子放学刚进家门,我就扇了他两个耳光.妻子急忙跑过来劝解.  相似文献   

20.
正搬到新家没几天,婆婆就把朋友叫来,领着人家把屋子里里外外参观了一遍。等人走后,我跟婆婆说:"妈,以后别随便把人领回家。"婆婆一怔,没说话。接下来的一天,我正在家里忙活,忽然听到楼下有人喊婆婆的名字。婆婆听到喊声,立马换鞋出门了。等她回来,整整一个下午过去了。我好奇地问婆婆去哪儿了。婆婆说,是老家的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