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艺术起源的主客观条件——兼析“综合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艺起源问题是文艺理论的重要课题,它最终植根于美与美感的起源。以往种种文艺起源理论的不彻底性,归根到底在于它们并没有真正解决文艺起源的特定主客观条件——美与美感的起源;唯物史观的“劳动说”之所以是彻底的,就在于它从创造美学——审美学——艺术学的有机整体中,来考察这个问题。普列汉诺夫在阐发和宣传“劳动说”方面,有其特殊贡献。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明确阐释艺术起源的特定客观前提——对象的审美属性如何从劳动中产生,只侧重于论证其主观前提——美感的起源;而对于后者,他又没有把马克思关于从动物感觉到人的感觉的质  相似文献   

2.
关于艺术发展这一论题所涉及的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学的重要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时,对此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建国以来,文艺、美学界对不平衡理论的研讨一次比一次深入,取得了可观的理论成果,但何谓艺术形式发展的不平衡,马克思怎样论述艺术形式发展的不平衡,学界同人至今没作专门研究,以致影响对不平衡理论中一系列问题的科学把握。例如,有些论者并未深究何谓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为什么会出现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竟以为“平衡就是相适应,不平衡就是不相适应”,甚而以为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是一条根本规律,“表现为必然的发展”,似乎应该取代历史唯物主义总原理的地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是对古希腊以来诸多文艺思想批判继承的结果,它对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及中国当代文艺理论者的研究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新时期以来的国内学界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和文艺生产消费问题的研究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有巨大发展。首先,从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产生到历史发展,从经典作家的若干论断、命题到这一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现实依据、历史影响,研究日趋细致充分。其次,学界由注重对文艺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进行多维度的研究逐渐向注重深入研究文艺创作生产自身的特征、结构、系统和文艺生产方式变化。再次,由注重对文艺创作生产的研究逐渐向文艺社会生产、消费研究并重变化。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产生是整个文艺学历史上的大事变.它以全新的观念和方法塑造了文艺学的独特品格,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得到广泛的认同.因此,考察其生成过程及其历史型态,对于正本清源、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发展规律和总体特点,有着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所共同丰富、完善、发展起来的文艺学体系.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实践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下生产论文艺学根据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二分的社会构成论模式来描述文学生产问题,整体框架和理论基础有明显的缺陷,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有关论述,社会的生产结构应该分为种群生产、物质生产、权力生产和精神生产其中种群生产对文艺发生、文艺对象、内容和社会功能等具有重大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艺术生产”这一理论范畴是马克思对人类艺术活动的一种命名。从《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剩余价值理论》等一系列著作 ,马克思日趋完备地探讨了艺术生产的一般规律及历史变迁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 ,艺术生产的生产方式以及艺术生产力等问题 ,建构了较为系统的艺术生产理论。相对于从哲学的高度比照、规定艺术现象 ,艺术生产理论体现了从人类学、政治经济学等视角切入到艺术活动的另一理路。艺术生产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一个重要的理论创举 ,大大拓展了文艺学、美学的研究领域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当下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主义文艺作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的艺术生产,在本质上必然和只能是为了人民和属于人民的。“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文艺最本质的特征。显然,这种崭新的、不属于少数贵族和剥削阶级而属于全体人民的文艺,正如作为它经济前提和政治前提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一样,作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有一个从理想到现实的发展过程。考察和描述这一历史过程,对于我们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文艺的规律并展望其前景,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在这里透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艺术的发展也如此。在原始社会,一方面,一切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生产资料是公有的,即在部落、氏族的范围内归全民所有;另方面,一切生产中的物质环节和精神环节也并未分离,物质生产者同时也是精神生产者,反之亦然。除太小的孩子和年老体衰者外,全体原始部落的成员都参加劳动生产,并共同占有其生产资料和产品。差不多每个原始人都同时是制造劳动工具、打磨石器、制陶和编织的能手,他同时还可能是一位好猎人和优秀舞蹈家,是能维妙维肖地模仿动物神态的戏剧表演家和在陶器上描绘图案的造型  相似文献   

8.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集中体现了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文艺新时代的发展。它所形成的实践意识形态论的思想原则,正确地引导文艺工作者,在文艺实践中切实解决创作主体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根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主体自觉的能动的创造性,把坚持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与遵循文艺审美创造的规律融合统一起来,使艺术形象的真实性与倾向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社会价值与审美价值有机结合,充分反映出革命文艺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的艺术特色。既要批判脱离生活、脱离群众、脱离革命文艺实践“为艺术而艺术”的唯心主义倾向;又要杜绝、反对抹煞文艺的审美特性和规律的“标语口号式”等错误倾向。因此,它对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指导意义,正在现实的文艺变革中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9.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规律和原则,它既反映了劳动者之间平等地占有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的生产关系,又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生产.但怎样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贯彻好按劳分配原则,尚有一些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急待解决. 近些年来,对按劳分配中的“劳”的理解,经济学界开展了热烈讨论,究竟是指过去的物化了的劳动,潜在形态的劳动,还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文艺学学科建设过程中,可以明显感到现有的理论并不能很好地阐释日新月异的文学现象,也难以满足大众不断提高的审美实践活动,文艺学知识得不到很好的转化,并产生了理论艰涩难懂、高不可攀的排斥心理。同时文学活动样式和艺术审美形式的变革要求文学理论对现实及时作出解释与回应。本文从文艺学学科发展规律出发,试图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学和艺术活动,引入到文艺理论学科当中,探索文艺学学科新体系,将地方文化研究与文艺学学科结合起来并贯穿到文学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11.
文艺消费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这个研究对象的顽强的客观存在迫使我们必须去研究它、认识它.文艺消费不是一个先验的逻辑问题,而是一个现实问题和实践问题.在现代社会,经济的中心客观上必然由物质生产转移到文化生产.图象化和景观化是当前文化消费的重要特点,我们应当正视这个事实,按照当代审美活动的特点来正确对待公众文化消费的欲求,引导中国文化产业、文艺产业良性发展.文艺消费对文艺生产的影响也渗透到了文艺样式的层面.现代文艺消费模式所制约的不仅是文艺生产的内容,而且是文艺生产的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现代化包括文论的现代化。文艺学研究应面向中国的社会现实和历史传统,向古代优秀传统寻求资源,与现代化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艺学。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必须开掘传统,使之成为现代文艺学的有机组成因素;面向现实,研究社会现实和文艺现实的新发展和新特点;全面检索现代文艺学研究现状,进行20世纪百年文艺学学术史的研究。研究20世纪百年文艺学学术史,首先需要思考的是:(1)何谓“学术”,(2)文艺学术史的研究对象,(3)文艺学学术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4)如何进行20世纪百年文艺学学术史研究。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是实践,实践性是它的基本理论特色。它以深刻的实践性求取科学性,以美学观点同历史观点统一起来为理论方法,是实践性与科学性、开放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文艺理论学说。它受到英美一些有远见卓识学者的肯定与重视。中外一些学者把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看成是不关心文艺审美特性与规律的“社会批评的一个特殊支派”,或不是一种有系统的文艺学说,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五十年前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称《讲话》),全面而深刻地阐发了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讲话》是中国社会主义文艺运动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讲话》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在于它第一次把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作为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的核心问题来论述. 以什么人为服务对象,是衡量文艺性质的重要标志.在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之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文艺必须为无产阶级的解  相似文献   

15.
文化研究语境下的文艺学身份重建,存在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两种思维方式。本质主义坚持文艺学中的元理论、科学性、经典化;反本质主义重新定义文学性、文学自主性,并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下反思文艺学的学科性。在重建文艺学的思路上,一派主张在文艺学内部进行调整,拉近与现实的关系;另一派主张从文艺学外部重建历史化、地方化的文艺学。前者的优势在于拥有体制性的确认和多年的学科底蕴,劣势在于守成有余而创新不足,对日新月异的文学、文化现象反应迟钝,与社会现实、大众实际的文化活动、文艺实践等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后者的优势在于紧跟社会、时代的文学、文化节奏,对崭新的文学、文化文本具有超强的敏感,善于对其进行文本分析,劣势是过于偏爱的西方理论,自我理论创新不足,解构有余而不足以建构的文艺学新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批判西方传统法律正当性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以劳动哲学为基础的法律正当性理论,强调法律正当性应该建构在主观与客观、事实与价值、个人与社会以及历史与现实辩证统一的基础上。法律的正当性在于,法律既要反映社会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实际情况,也要契合大多数社会成员特别是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者的主观价值观念,法律既要充分保障社会成员的个人权利也要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稳定。马克思的法律正当性理论较之自然法学派和实证主义法学派的法律正当性理论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问题,在我国及苏联教育界、经济学界曾引起很大的争论,而且还在延续。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教育是一种纯消费,它不创造价值,不属于生产劳动的范畴,因为它与物质生产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实践的日益发展,这个观点日益受到挑战,因此,理论上有重新认识这个问题的必要。笔者认为,教育应当是生产劳动,它通过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生产力得到提高,从生产力的运用上我们看到了它的经济价值,它间接地作用于最终的物质  相似文献   

18.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真理就其内容来说是客观的,就其形式来说是主观的。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真理。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这就是社会实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能够直接改变现实,具有直接现实性,同时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纽带、桥梁。因此,实践是检验思想理论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除此之外,没有第二个标准。  相似文献   

19.
文艺学研究的中心是人的问题。“认识你自己” ,这是打开艺术殿堂之门探讨文艺的特点、规律的金钥匙。随着人类对自己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文艺学也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呈现出新的形态和面貌  相似文献   

20.
发展文艺美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艺和审美乃是一种交叉关系 ,文艺美学就是和美学相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不同于哲学美学、艺术哲学和文艺理论 ,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方法和问题。简言之 ,它主要研究文学艺术的审美和创美规律。文艺的创美要受“自律”和“他律”相互作用的“合律”所支配。面对急速发展的商品经济对文艺的冲击 ,文艺美学更应在自律和他律相互作用的张力关系中探索其艺术的特性和规律 ,回答当下现实的艺术实践中提出来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