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圆形图案被蒙古族人统称为普斯贺.圆形图案元素有着十分重要的艺术性,尤其在蒙古族地毯图案的表现中圆形图案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这种现象充分的反映了蒙古民族崇尚圆形的独特审美心理,因此以圆形为造型和装饰特点这一习惯普遍存在于他们的生活中.圆形符号在很多北方民族心中都是太阳的象征,表现出他们崇拜太阳向往光明的民族心理.至今仍是蒙古族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在地毯上的圆形图案不仅反映了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也反映了在发展过程中所融合的其它地域文化,由此产生的图案风格也有了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试论苗族服饰花纹图案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等服饰以其绚丽多姿、工艺精美而获得世人赞誉。苗族的服饰美,又集中地体现在花纹图案上。这些花纹图案大多绣织于衣服最引人注目和最容易磨损的部位。既增强衣服的耐磨性,起到保护的作用,又增强服饰的装饰性,使人得到美的感受。从审美角度看,这些花纹图案反映了苗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从艺术角度看,凝聚着苗族民间艺术智慧的结晶;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记录了苗族人民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花纹图案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对研究苗族的文化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花纹图案的色彩色彩是生活的音符,…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民俗图案是蒙古族民俗艺术的一个分支,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淀和传承下来的民间图样。它具有各类文化的兼收并蓄以及宗教艺术符号的特征。图案大致可分为自然纹样、吉祥纹样和几何纹样三种。在海报设计中蒙古族民俗图案的整合运用,主要侧重蒙古族民俗图案的提炼、创意、更新以及个性化。  相似文献   

4.
图案是一种特殊的装饰语言,它必须依附物质材料,借助生产技术来体现。将民族风格中的某些因素剖析、取舍后进行的有根据的再创造体现在它的载体上,是保持地域风貌、民族特色,使人类历史文脉得以延续的有效途径。门经过历代的完善、演变,其功能已经不仅仅是居住了,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越来越朝着纹饰雕琢的方向发展,展示古今风俗,体现审美追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本论文研究蒙古族图案和蒙古族门,民族符号与文化载体的完美结合,体现一种精神功能,反映出一种理念和追求,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相似文献   

5.
苏州园林建筑装饰图案是创造"惊人的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无与伦比。这些装饰图案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不啻一部中华文化"博物志"。本文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苏州园林的装饰图案进行了文化扫描和价值评价。  相似文献   

6.
以蒙古族传统文化为基础,通过各种形式的市场调研对蒙古族传统图案进行搜集、整理,利用图案处理软件及符号学方法对图案进行修复、单元提取、预编辑等处理。运用Access软件在windows系统下构建了蒙古族图案数据库,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表现,这对蒙古族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装饰图案形式的表现,不论平面构成或是立体构成,都必须在物质和工艺的特殊手段以及人们对生活不断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运用美的形式法则。 一、想象 装饰图案的表现必须要以想象为前提。想象局于一种高级认识过程,它是创造活动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它表现在构成图案成品的形象上。想象也可以是创造这样或那样一种形象的手段,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想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正由于这种想象,设计者有目的的创造性劳动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藏族图案是藏族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并经世代传承的文明成果,是藏民族千百年来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形成的传统的非物质文化。其内涵丰富多彩,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是藏族人民审美观念、审美理想、民族气质的再现。  相似文献   

9.
丝绸之路对中国染织图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染织图案的题材、形式、风格和色彩等方面分析了在丝绸之路开辟后 ,东西方文化交流对中国染织图案的影响。题材方面主要体现在新的植物形象、珍禽异兽形象、神的形象的出现 ;形式方面 ,西域文化对染织图案影响最大的是联珠形式 ;色彩方面的影响 ,织金织物的出现和发展使织物在用色上变得更为华美和富贵  相似文献   

10.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不仅花纹种类繁多,而且蕴含着厚重的民族传统文化,体现了苗族独特的审美情趣。现代苗族银饰图案内容趋于简化,青睐花草,成为苗族人民审美价值观的主体内容和核心体现。银饰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生活装饰,还是苗族民族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
藏民族装饰图案艺术受民族宗教信仰、生活民俗影响,具有显著的民族“属性”。同时,根据藏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关系,其文化内容和审美特征又蕴涵了中华传统母文化的“共性”。通过分析藏民族装饰图案的取材内容、艺术表现方式,从图案的起源、图案的寓意等角度,阐释西藏民族装饰图案审美的“属性”和“共性”。  相似文献   

12.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蒙古族的古老发祥地 ,它不仅在历史上有特殊的地位 ,其民歌也如离离原上草一样繁茂。流传在呼伦贝尔蒙古人口中的民歌珍藏了民族的心音 ,表现了他们的独特习俗。我们从呼伦贝尔民歌———这一劳动人民世代创造并传唱的“心曲”中可以看到它所体现出的蒙古族物质民俗的发展和变化。这些表现蒙古族物质民俗的呼伦贝尔民歌 ,以草原奔放、豪迈的性格 ,为我们展示了当地蒙古族人民衣食住行的一幅幅画面  相似文献   

13.
越南传统家具装饰图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传统家具一般采用贵重的木材,木材构造形式为榫卯结构,造型以曲线和直线线为主。家具装饰喜欢采用雕刻、镶嵌、镀金的手法,其装饰题材非常丰富、很有寓意,工艺有着很高的水平。笔者就越南传统家具的装饰图案的研究表明:主要装饰图案题材有飞禽走兽类、植物花卉类、吉祥类、几何类、风景图案类等;装饰图案主要分布在靠背部、牙子部、腿足部和板面部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传统民族图案的审美特征和表现形式为视点,分析探讨了传统民族图案的美学特色。  相似文献   

15.
图案艺术是实用美术的重要组成部。也是高师普及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图案色彩的情感语言,有利于其它姊妹艺术。要懂得图案色彩的情感语言,首先就要懂得色彩。 色彩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色彩的点缀。宣传、广告更离不开色彩的组合。色彩不仅向我们展示大自然美丽的外表特征,而且还能诱发我们丰富的想象,创造美化生活的——图案艺术。  相似文献   

16.
传统图案与中国现代家具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现代家具,人们喜爱其简单的结构,但却希望它们能够承载更多的历史与文化,所以对现代家具进行适当的装饰符合社会的需要.合理的装饰,在美化家具的同时,也使家具具备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结合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立足于传统文化基点上,对传统冢具的丰富多彩的表面装饰进行分析、借鉴,从而归纳出传统图案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同时提取出传统装饰图案的人文精神、装饰要素、造型要素(色彩、肌理、纹样)等,并且运用在中国现代家具的设计中,从而使中国现代家具有自己的创新和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17.
“桃花源”是陶渊明在表现劳动美的文学创造过程中逐渐建构起来的,是其劳动美理想的最高体现。劳动美是社会美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人在自觉自愿的劳动中表现出的轻松愉悦,在观赏劳动成果时所产生的自豪自信,在劳动所带来的仍然是贫困的情况下,激起的对美好理想的构想以及日常田园生活的情趣和愉悦等,都是劳动美的体现,或者说它们共同构成了劳动美的内涵。陶渊明所发现表现的劳动美,也不例外。涉足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也只有陶渊明一个人全面深刻地发现并表现了劳动美。仅凭这点,他就足以彪炳千古:一、同魏明表现劳动英的动因…  相似文献   

18.
民族服饰在民族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裕固族传统服饰的艺术价值是裕固族人民长期游牧生活中形成的,是裕固族人民审美智慧的体现。裕固族女子服饰,无论款式、材质、色彩,还是装饰图案都充分展现出游牧文化的特征,装饰中透着实用的光芒,它的形成离不开与周边各民族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19.
古代蒙古族就以勤劳、勇敢、强悍以及精诚团结而闻名于世。形成这种优秀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特征,是与蒙古族传统的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就此作一浅略的探讨。 (一)生产劳动本领的教育。进行生产劳动本领的教育,这是蒙古族的传统教育的重要部分,也与蒙古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蒙古族儿童,从小就跟随父母劳动,放牧、挤奶、制做饮料和食品、鞣制皮毛、使用大车及搭建毡帐等,也练习骑马、寻  相似文献   

20.
大理的白族家具经过漫长的发展和变化,最终形成了自己独具白族文化特色的民间工艺品之一,特别是它的图案装饰更是体现了其民族特色.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它,就是为了更好的把装饰元素运用融入现代的设计中,也是现代设计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设计师设计传统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