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程颐与程颢虽然同为理学奠基人,但代表着不同的境界取向.与程颢提倡直觉主义、偏重即本体即工夫的体悟不同,程颐重视形上形下的区分、性情理欲的辨析以及心对性的认知,偏重于形而下的细密工夫,突出严格的日常规范践履,呈现出谨严、敬重、刻板的理性主义特征.程颐的敬畏境界所凸显的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境界,他将现实的伦理规范提升到"天理"的高度,赋予其绝对、必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程颢是我国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不仅在学术上有辉煌成就 ,在为学、为政与做人等方面均模范地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先秦儒家的优良道德传统 ,在他为政的实践中表现出了高尚的道德风范 ,从理论与实践方面为我们创立了丰富而独特的道德哲学。  相似文献   

3.
《诗》学在宋代发生了巨大变革。程颢程颐是宋代《诗》学变革的先驱之一。二程《诗》学情性观是宋代《诗》学变革的重要表现,既反映了宋代《诗》学研究思路重内轻外之理学倾向,又体现了宋代《诗》学以情论诗的文学思想。二程《诗》学情性观是理学与文学思想的交融。  相似文献   

4.
冯友兰作为新理学的代表人物,其核心点即在其境界说,而其境界说的核心又在其天地境界。也正是这天地境界一直以来在学界颇受争议。从传统“有”“无”概念来看,冯友兰天地境界是融有佛道之有无智慧,然终归有之境界。而要达到冯友兰天地境界,须是借助佛道之无之智慧,修养的过程就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觉解即是“无”中生“有”的过程,敬及集义的过程就是一个持“有”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程颢在《易传》"生生之谓易"论断的基础上,以易之道为关注点,从解读乾卦卦辞"元"字出发,揭示"易"字的真义指向生生之道。程颢在指出"易"首先指向万物的生意的基础上,继而揭示生意的根基在天理,天理就是易之道。万物因禀受此天理、易之道而成其性,因此性而确立各自生生的基因,进而以自己独有生意彰显自身精彩,映现天理、易之道的奇妙,展示着以天理、易之道为一本而通贯为一体的现实易世界的美好。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古代人性学说发展史上,孔子最早提出关于人性的命题。后经孟子、荀子、韩愈、李翱、张载等人的发展演变人性学说日益丰富。但是,由于思想家们各执一端,使人性学说缺乏内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程颢在前人的思想基础上,运用综合创新的研究方法,把人性学说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使儒家人性学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人性学说的“定论”。  相似文献   

7.
在北宋中期"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许多士大夫关心国事莫不言兵。程颢、程颐兄弟也厕身其中,并形成了相当丰富的兵学思想。他们所论兵学内容非常广泛,既包括针对宋朝要谋全局、论大略及总结战争的经验,又包括具体的应敌之策。从总体上说,他们的兵学思想具有现实性、儒学化倾向的特点,反映了文人论兵的时代现象。  相似文献   

8.
在程颢之前,"天理"具有自然、天命、道德等含义。为了批判佛老、复兴儒学,程颢对"天理"古义进行了改造。为了辟佛,他肯定"天理"的自然之义。佛教否定人的自然之性,程颢则认为人的自然之性是天理的体现。为了批判道家,程颢为"天理"赋予仁德。道家主张"绝仁弃义",程颢则认为仁德是天理的表现。程颢对"天理"的改造,奠定了理学的思想基础,在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不过,程颢的天理论还存在不足之处,体现在他对天理善恶缺乏一贯的认识,后经程颐改造,"天理"才真正成为理学的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9.
虽然程颢和程颐只是有着不同的宇宙本体论倾向,却导致了他们两者具有很大不同的人学本体论、功夫论和本体功夫思想。为此,比较一下这两者的不同及其原由,对于进一步理解宇宙本体论在哲学中的主导地位和深入探究本体功夫思想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牟宗三是现代新儒家的典型代表,他自觉地运用中西哲学比较方法,说明中国哲学的特点,从实践之进路诠释中国哲学,很好地揭示了其境界形上、内在超越、乃至本体与实践统一的问题。但是因子新儒家的立场.他否定了佛家和道家的存有形而上学。然而,他对中国哲学的思考。仍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启发,他的哲学理论仍是我们现代人文精神重塑的重要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1.
冯友兰先生引进了西方逻辑分析的方法 ,力图将长于体悟的中国哲学奠定于理智分析的基础之上。他分析了理、气、道体、大全四组概念 ,又对人本身进行了分析 ,认为通过概念与经验的联合而能通达于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2.
"极高明而道中庸"是冯友兰先生理想人生的最高境界."极高明"是就人的境界说的;"道中庸"是就人的行为说的.就境界说,由于人对人生觉解的程度不同,可有四种不同的境界,天地境界是人的最高妙的精神境界;就行为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不必有什么特别的不同,只是一种平凡而自然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文章先从纵、横两方面论述陈炯明是其理想--民主联邦制理想的真诚信奉者,以及他与同时期其他谈论联省自治者的区别;继从四个方面评价陈炯明的民主联邦制方案,指出他对中国实施民主联邦制作了相当精细的设计,崭露出他对中国和世界情势的认真思考及力图对中国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供应对方案,且具有某种实践性格;同时,论证了陈炯明的民主联邦制所具有的新旧交替交错的特色以及循此展现的社会属性;最后分析了陈炯明民主联邦制方案未能实施的原因及其意义,着重阐述陈炯明和他所创立的致公党与孙中山和中共从离到合、又从合到离、最后归于合的曲折历程,以说明陈炯明和致公党所代表的中间阶级所 走的第三条道路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宋代理学的主要论题是围绕着"境界"问题展开的。境界的核心是对人生价值的确认。宋儒以实现"心与理一"的心灵自由为人生的根本追求,宋儒境界就是心灵自由的存在状态和呈现方式。宋儒的境界理论则表现为一个多重因素纵横交织的立体网络式的结构系统:仁者情怀、本体体认和践履工夫,构成其主体构架;而体验感悟、心境之乐和气象风貌,则是其动态进程主要层面的特征。通过对宋儒境界系统的解析,可以发现其各个构件及整体追求都充满着道德理想主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15.
柳永的文学贡献及其成功之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词的题材、语言、体式和平民风格等方面系统地归纳和总结了柳永对于宋词的重大贡献 ,又从时代环境、个人遭遇、个性心理等方面 ,深入地分析和揭示了柳永在文学上获得重大成功的几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神魔小说《西游记》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既有总体的寓意,也有局部的象征,无论总体寓意或局部象征都散发着折射现实的光芒,均能够反映出作者的思想,这其中就蕴含着作者的和谐社会理想。吴承恩的和谐社会理想在《西游记》中具体反映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在人与人的关系层面上,力主铲除邪恶势力,以维护社会的和谐;二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主张人既要顺应自然,又要改造恶劣环境,以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由此亦可以窥见作者的社会意识和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7.
从康德的先天直观到胡塞尔的本质直观,他们的直观有着根本的一致性,既通过先验性保证了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又通过原本直接地被给予的明见性(直观)担保了知识的真理性.  相似文献   

18.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本文在分析新形势下理想信念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实际,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
赛珍珠对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启蒙有她自己的独立思考。在作品中,她描写到三种启蒙方式:宗教启蒙、革命启蒙和文化教育启蒙。她否定了前两种诉诸文化霸权和暴力变革的启蒙方式,而是欣赏以文化教育来达到渐进改革的启蒙方式。她的意见在今天也仍然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