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自由主义有不同类型:从学理渊源的角度,可区分为西化自由主义与本土自由主义;从问题领域的角度,可区分为政治自由主义、文化自由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从问政方式的角度,把对"直接参政"感兴趣的行动型自由主义分为认可、容忍、融入现政府的介入型与同样热衷于"直接参政"但与当局互别苗头、另组政党、另走"第三条道路"的组党型,把拒绝"直接参政"的观念型自由主义者分为热衷于舆论干政、办报议政的议政型与"参透"政治因而与政治保持距离的疏离型四类.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的主体是西化自由主义,西化自由主义内部则有从古典自由主义到新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的演进过程;但也有思想家相对来说更关注从本土的思想资源中挖掘类似于西方近代自由思想的元素.中国近代自由主义主要发生在政治与文化领域,经济自由主义较为薄弱.从问政方式的角度,以胡适为代表的民间议政型自由主义与民主党派领导人的组党型自由主义,在现代中国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的基本类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自由主义者对自由主义的态度为根据,可以将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将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终极信念与原则去追求的思想理念型自由主义;二是根据中国现实对自由主义加以修正的政治功利型自由主义;三是以疏离政治的方式将自由主义理想贯彻在学术和教育中的学术超越型自由主义;四是对中国自由主义运动进行批判性检讨的文化反思型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自由主义抱持乐观主义的人性论,认为人性是可以进步的,少数优秀分子的人性是无可置疑的,民众是可以教育的,因而使得自由主义者对教育充满期待,对民主缺乏警惕,其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只能成为少数精英的书斋之谈;中国式自由主义从发生机制来看,属于半截子的自由主义,尽管传统资源在接引西方自由主义时没有缺席,但是与同时代其他社会思潮相较,西方典范对自由主义思想的作用力远较传统为大,理论建树缺乏系统性;中国式自由主义的传播机制表现出对于启蒙的迷信,走的是精英主义路线,使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成为书斋里的玄想和少数精英分子的共识,而难以形成必要的政治运动,这就决定了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在近代中国终究只是少数精英分子的乌托邦建构。  相似文献   

4.
以胡适禅宗研究为个案,研究了胡适自由主义思想与传统自由思想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胡适的禅宗研究虽然缺乏思想深度,但他的自由主义理论与禅宗存在关联,胡适要求政治与文化自由,这是中国近代自由主义不同于传统的主要进展,但胡适并没有意识到现代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传统思想体系中也能找到它的参照.  相似文献   

5.
国民党退据台湾后,出于反共和寻求美援的需要,一度支持自由主义杂志<自由中国>的创刊,该杂志成为从大陆四散的自由主义者在台湾集结的据点.在反共的前提下,自由主义者以<自由中国>为阵地,多方面对台湾国民党的威权统治提出激烈的批评.并提出了相应的政治主张.而当自由主义者与台湾本土精英结合准备组织新党之时,国民党拘禁雷震,<自由中国>停刊,台湾自由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相似文献   

6.
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政治思潮,自其理论流派创立以来,对世界政治实践和政治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影响,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借鉴其积极方面,摒弃消极因素,正确认识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7.
殷海光的自由主义思想以逻辑作为论说基础,他所表达的仅是一种理论层面的政治信念,并没有也无法转化为一种政治实践。将信念依托于逻辑之上,是导致其自由主义主张落空的原因。殷海光意图寻找中国的自由之源,但是他拒斥中国传统,凭空想将西方的自由主义嫁接到中国的土壤上,这使得他的理论既无法获得自由主义的支持资源,又因超越现实需求的超前性而缺乏现实底蕴。只有社会政治生活需要自由主义发挥现实功效的时候,自由主义理论才具有切合政治生活需要的实践品格。  相似文献   

8.
罗蒂: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罗蒂政治哲学批判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政治哲学的讨论成为西方哲学的焦点.在这场影响深远的政治哲学讨论中,主要争议发生于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间.罗蒂的政治哲学包含着两种成分,一种是后现代主义,一种是自由主义.罗蒂政治哲学中的两种成分之间存在着内在张力,而这种张力使他与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关系都变得复杂.  相似文献   

9.
自由主义思想是西方政治思潮中的主要思想之一,从其产生至今,已经历了数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密尔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在自由主义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一经产生,便引起极大热议,成为中外学者争相研究的对象.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密尔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重新进行解读,力求获得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被淹没在中国现代史大潮中的自由主义运动 ,中国自由主义的来源和参与现代中国政治的过程 ,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 ,对这些问题 ,今天都应该在比较广阔的视野里进行考察和研究 ,才能有比较真切的了解和比较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新自由主义是近现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经济理论和意识形态,并通过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向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产生负面影响.文章在阐述新自由主义内容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加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并从四个方面探究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以遏制新自由主义的泛滥.  相似文献   

12.
二十年代语丝人强调知识者的自我与独立个性,欲摆脱政治依附或以某种意识形态为指导,重建一个生动活泼的文化批评空间的愿望,这是具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努力寻找政治以外的思想文化的立足点及对其安身立命之所的重新设计与思考.但在中国政治社会现实中,自由思想者却不免遭到到处碰壁的命运.从语丝到论语,表明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理念必然在内忧外患的艰难时世、自由主义思想资源的贫乏、薄弱及中国“士大夫”传统意识的强大作用力下,走向式微和没落.  相似文献   

13.
戊戌变法后,由于西方政治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原有的一些维新派演化为立宪派,他们所发起的立宪运动,在传播西方自由主义政治思想方面,产生过相当大的政治影响,在客观上为辛亥革命的深入发展,起了思想奠基作用。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清末立宪运动,是中国政治自由主义的肇始。  相似文献   

14.
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个历史时期.西方服务型政府理念与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有密切的联系,以其为基础的政府的根本目的即保障个人的基本权利.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古典自由主义主张消极的政府服务观念.经过理论转型,新自由主义实现了政府服务职能由消极向积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对罗蒂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进行评析可以发现其根本特点在于否定自由主义的理性主义基础,通过对罗尔斯新自由主义正义理论的曲解和裁剪,又在实用主义的前提下,把后现代主义和现代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统一起来,他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不但没有对自由主义这一西方主流政治哲学作出贡献,实际上是一种倒退,是一种实用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杂烩。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代中国的两大思潮,现代新儒学与自由主义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重要结果就是新儒学对自由主义一些思想观点的接纳与改造.于是,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现代新儒学中形成了一个政治自由主义的传统.该传统具有明确的理念结构,主要体现在性善论、人格主义、自由观、平等观与治理模式五个方面.这个传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7.
自由主义是西方政治哲学的主流,而社群主义则是自由主义的挑战者.鉴于罗尔斯是当代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社群主义者通常都把罗尔斯当做批评的主要对象.社群主义的自由主义批判主要集中于三个问题:首先,自由主义关于人的观念是抽象的;其次,自由主义的理论是普遍主义的;最后,自由主义的本质是个人主义的.社群主义主要表现为一种批判性的思考,而不是一种建设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美国建国之后,由于其独特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崇尚民主自由为特征的自由主义政治,并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成为了美国政治的主要传统.随着19世纪后期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自由主义政治所导致的政府权力弱小已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现实,这一时期美国政治面临巨大的危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进步主义运动把加强政府权力作为其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美国政治由自由主义逐渐走向国家主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的纠葛,使国内学者对"自由主义"及其文学派别的定位和评价经历了一个由"政治本位"向"文学本体"的回归过程。对"自由主义"概念的认知偏差和多元阐释塑成了"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多重面孔,使之成为一种颇耐人寻味的研究现象。文章对"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发端、命名及其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关系、"文学自由论"产生的根源和流变过程,以及当下研究中"泛自由主义"的过度阐释倾向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究和方法论思考。  相似文献   

20.
自由主义是近代世界历史中的政治观点、经济观点的一种体系,也是政治上的一种派别,它在近代世界的政治、思想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最先出现于17世纪的西欧,到了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等人进一步发展了自由主义思想。17—18世纪,自由主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思想的一种倾向,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19世纪,自由主义是西欧各国广泛流行的一种政治思想,是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一大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