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深圳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一、深圳特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的外向型经济,“开放型”、“双向型”都不能成为特区经济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目标模式;二、所谓外向型经济,是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市场,以资本、企业、人才等在国际间的自由交往为基本特征;三、深圳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客观依据;四、实现外向型经济所应采取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决定经济结构调整的成败,而资本市场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山东省资本市场还不能满足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山东省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体系:一是完善种子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二是鼓励发展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三是加强场外交易市场建设;四是鼓励高科技企业场内市场融资。  相似文献   

3.
智慧城市建设是推动数据要素治理、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可以改善上市公司的营商信息环境。以股价同步性为切入点,基于2007—2019年中国城市和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智慧城市建设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显著降低了公司股价同步性,提高了资本市场信息效率。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媒体关注度的提高和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次数的增加是智慧城市建设促进资本市场信息效率提升的内在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对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以及内部两类代理成本较高的企业起到了更大的信息增量作用。因此,政府要进一步深化智慧城市建设,以“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为主线建设高质量资本市场;同时,企业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通过数字赋能健全信息披露机制。  相似文献   

4.
发展资本市场对于西部地区筹集开发资金和建立现代市场体系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西部地区资本市场的发展目标应该是“构建西部地区资本市场体系 ,形成西部地区金融中心” ;衡量这一发展目标是否实现的标准是数量型发展与集约型发展相统一 ,宏观效率、中观效率与微观效率相统一 ,发展资本市场与培育市场机制相统一 ,发展资本市场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 ;西部地区资本市场的发展模式可以表述为 :以发展全国性资本市场为主 ,区域性资本市场为辅 ;以发展直接融资市场为主 ,间接融资市场为辅 ;以发展证券市场为主 ,产权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为辅 ;以发展股票市场为主 ,债券市场和基金市场为辅 ;以发展场外交易市场为主 ,场内交易市场和柜台交易市场为辅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角度,系统分析了金融制度与证券市场对企业融资和治理的作用,提出了“扶持型”资本市场发展的构想以及切合实际的企业“三位一体”治理结构模式,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和企业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资本作为保险企业偿付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对于偿付能力的监管自然也成为保险市场的重点。经济资本作为企业虚拟资本的总和,可以实现对企业风险的量化和自有资本的合理配置,有效的经济资本管理可以实现保险企业风险与资本的合理配比,进而提升自身风险应对能力和资本使用效率。我国保险行业要实现与国际接轨,并满足市场转型过程中对经济行为所提出的“灵活、完善”的高标准,必须构建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新型、动态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资本结构的选择不仅影响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和市场价值 ,而且与企业的治理结构密切相关 ,在一定条件下 ,股权结构决定着公司的治理结构。资本结构效应概括起来主要有“财务杠杆效应”和“治理效应”两种。然而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资金来源以股权融资与流动负债为主、公司规模与资本结构并不完全相关 ,资本结构的两种效应均较弱。但这应该是在既定的制度框架和市场环境下的一种“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中国金融改革八大热点问题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要 :对中国20年金融改革中的8个问题进行评析 ,基本观点是 :金融改革和经济改革的关系是在“滞后”和“超前”的交替中“同步”推进 ;金融改革的突破口应是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商业化 ;以市场规律来整合金融组织体系 ,创建大中小金融机构并存的局面 ;减轻企业负债的有效办法是着重从金融性思路考虑 ,采取综合治理的方针 ;遵循银行和企业平等、服务、协调的原则 ,从银企内部机制转换中塑造新型关系 ;纠正对货币市场认识上的偏差 ,坚持以发展和完善货币市场为基础 ,推进资本市场的发展 ;坚持在规范中发展证券市场 ,规范是发展证券市场的主旋律 ;治理通货紧缩的途径是结构性调整和政策性措施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几个重大战略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的3个重大战略性问题进行探讨:(1)“先资本市场,后货币市场”的发展思路是不可取的。这种思路会削弱货币市场的基础作用,破坏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对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利率功能发挥和金融秩序稳定等产生负面影响。(2)重视企业债券市场的作用,因为其对约束企业负债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资本市场品种结构、降低银行经营风险和资本市场风险等,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3)要全面、辩证地认识中国股市规范与发展的关系,必须“在规范中求发展,在发展中重规范”。  相似文献   

10.
会计法治变迁分析以市场具体发展阶段为基础,以典型资本市场危机为标志.1720年爆发的“南海泡沫”事件、1929年爆发的“大危机”和21世纪初爆发的“安然事件”把最近三百年来的世界会计法治划分为四个阶段.“南海泡沫”事件反映了会计制度是确保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大危机”显示出统一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安然事件”证明社会市场经济,尤其是现代资本市场呼唤全面会计法治的实现.中国已进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阶段,全面会计法治的实现应该注重提高立法者、执法者、司法者、守法者和法治保障者的职业胜任力.会计法治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形成,会计法治变迁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围绕市场供求和价格的涨落而进行。市场不仅是商品市场,更重要的是要素市场,包括资本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等。企业需要资本就必须到资本市场上去筹集,资本筹集的规模和资本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如果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筹集到所需资本数量,则会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则处于不利地位。可见,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无论是企业的成长,还是国民经济的发展,资本始终是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健全的资本市场既是衡量一国市场经济与金融发展是否成熟…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谈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明确地使用了“资本”这一范畴,从而打破了传统理论认为资本仅是资本主义经济特有的范畴的局限。但是,对于“社会主义资本”存在的依据问题,理论界还没有做出充分的说明。本文试图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本的论述为出发点,依据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资本产生和存在的方法,对“社会主义资本”存在的依据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资金投入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制度缺陷,致使我国农村传统融资渠道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就成为一种必然.而市场化程度的深化及中国资本市场的初具规模为农业提供发展资金成为一种可能.但要做到这一点,政府必须要切实转变职能,成为一个"综合协调者",出台各种相关政策,优化农业产业化企业的上市环境;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企业自身也要向资本市场靠拢,进行股份制经营,并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其受到整个社会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而在每年的“两会”上,资本市场同样是代表与委员建言或提案的焦点。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指出,要“健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积极发展债券市场”。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海南经济发展面临着增长速度低小、上市公司业绩不佳、金融形势严峻和财政收入增长缓慢的困境。其主要原因是:1.早期产业结构失衡;2.企业抵抗风险能力低下;3.上市公司品质下降;4.资本市场功能开发不足。要摆脱困境,应实施资本市场战略,发挥政府的功能作用,进行资产重组;同时采取“上市”、“配股”、募集产业基金和发行项目债券等融资策略。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初,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推出为大宗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商品期货品种”。在避险和投资需求仍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国际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潘多拉之盒已经打开的情况下,对外贸易企业如何回避风险,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正常收益,是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在一段时间内要经常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分析了现阶段在进出口贸易中“期货定价”的风险及其规避风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前以国有银行为主的债权融资市场不适于为私营企业尤其是私营中小企业服务,因而大力培植股权融资市场应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促进甘肃省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一是要尽快创建甘肃省风险资本市场;二是要争取在兰州设立区域性的、以私营企业为上市主体的“区域性”市场。  相似文献   

18.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由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必须坚持质和量的统一,既要反对“机械数量论”,又要反对“退出论”;必须弄清非公有制的性质;不能混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资本结构问题是公司理财的核心问题,资本结构的安排实际上就是企业控制权的安排,它不仅直接决定着公司控制权掌握在谁手中,而且决定着公司控制权在不同主体之间的配置格局,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选择和融资决策事关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对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有助于实现资本结构的优化。本文以市场时机资本结构理论为依据,探讨了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和相机治理结构、融资方式的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20.
荣家企业在旧中国三座大山的夹缝中得以生存和发展,靠的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方略。其土要内容为:坚定的实业救国的思想基础,尽量把企业盈余用于扩大再生产,使资本升值转化为资本积累;采用租办、收买他厂和借债办法扩充企业规模,以利竞争;剥削工人“恩威兼施”,注重温情效应;企业实行家长式管理,任人唯亲,以增加凝聚力;注重生产技术的改进、引进人才和企业员工的技术培训;被迫采用行贿、记假账等一些“非常手段”,应付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